植物篇:开花的种类(菊叶三七(菊科、土三七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目录
开花的种类——菊叶三七(菊科、土三七属植物)
是菊科、菊三七属高大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块状,纤维状根茎直立,中空,基部木质,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常枯萎。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羽状深裂,顶裂片大,倒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侧生裂片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头状花序多数,花茎枝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梗细,被短柔毛,总苞狭钟状或钟状,小花多个,花冠黄色或橙黄色,管部细,裂片卵形,顶端尖;花药基部钝;瘦果圆柱形,棕褐色,冠毛丰富,白色,易脱落。8-10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尼泊尔、泰国和日本;在中国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西。常生于海拔1200-3000米的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
菊三七的全草入药。具有治跌打损伤、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消炎止血、抗癌防癌、治妇科诸病的功效。
菊三七(学名:Gynura japonica (Thunb.) Juel.)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菊三七
- 拉丁学名:Gynura japonica (Thunb.) Jue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合瓣花亚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亚 科:管状花亚科
- 族:千里光族
- 亚 族:千里光亚族
- 属:菊三七属
- 种:菊三七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Juel.,1891
- 拉丁异名:Gynura segetum (Lour.) Merr.
形态特征
高大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块状,直径3-4厘米,有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中空,基部木质,直径达15毫米,有明显的沟棱,幼时被卷柔毛,后变无毛,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叶在花期常枯萎。基部和下部叶较小,椭圆形,不分裂至大头羽状,顶裂片大,中部叶大,具长或短柄,叶柄基部有圆形,具齿或羽状裂的叶耳,多少抱茎;叶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30厘米,宽8-15厘米,羽状深裂,顶裂片大,倒卵形,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侧生裂片(2)3-6对,椭圆形,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长1.5-5厘米,宽0.5-2(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大小不等的粗齿或锐锯齿、缺刻,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绿色或变紫色,两面被贴生短毛或近无毛。上部叶较小,羽状分裂,渐变成苞叶。
头状花序多数,直径1.5-1.8厘米,花茎枝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个头状花序;花序梗细,长1-3(-6)厘米,被短柔毛,有1-3线形的苞片;总苞狭钟状或钟状,长10-15毫米,宽8-15毫米,基部有9-11线形小苞片;总苞片1层,13个,线状披针形,长10-15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渐尖,边缘干膜质,背面无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个,花冠黄色或橙黄色,长13-15毫米,管部细,长10-12毫米上部扩大,裂片卵形,顶端尖;花药基部钝;花柱分枝有钻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棕褐色,长4-5毫米,具10肋,肋间被微毛。冠毛丰富,白色,绢毛状,易脱落。花果期8-10月。
生长环境
菊三七常生长在海拔1200-3000米的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菊三七属喜阴植物,喜冬暖夏凉的环境,畏严寒酷热;喜潮湿但怕积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为宜。夏季开花的菊三七气温不超过35℃,冬季气温不低于-5℃,均能生长,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菊三七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广,但以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凡过黏、过砂以及低洼易积水的地段不宜生长,土壤pH值4.5-8适宜。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选择适宜栽培的土地,每亩施土杂肥3000-5000千克,捣细、撒匀,深耕20厘米,耙细整平,按1米宽做畦,备用。
田间管理:栽种后要按时浇水,防止干旱。苗出齐后要按时中耕除草。在植株生长旺盛期可追施1次人畜粪水或每亩施20千克尿素。雨季要防止地内积水,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根茎腐烂。
采收加工:栽种当年的10月中、下旬采收。采收时先割去地上部的茎,刨出块根,去除块茎上的木质部,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后搓去须根,晒干即可药用。
种栽贮存:菊三七种栽在中国北方最好存储于地窖内,窖温控制在0-5℃。存储时,顶芽向上摆好,一层沙一层根茎,摆4-5层后上面盖沙土。要定期检查,防止发热霉烂。
虫害防治
菊三七的病虫害较少,主要害虫是地老虎和蚜虫。发生地老虎为害时,可用敌百虫原药配成1:1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50%辛硫磷50克拌碎鲜草5千克制成毒饵诱杀;发生蚜虫为害时,可用40%乐果乳油1000-1200倍液喷雾防治。 [1]
主要价值
菊三七的全草入药。具有治跌打损伤、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消炎止血、抗癌防癌、治妇科诸病的功效。
菊叶三七(中药材)
来源
为菊科土三七属植物土三七Gynura segetum (Lour.) Merr.,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冬挖根,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夏秋采全草,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9~15克,水煎服;或根3~6克,研粉开水冲服;外用适量捣敷。
传统应用
治吐血、衄血、血尿、便血、血崩、月经过多、产后流血不止、产后瘀血腹痛、闭经、风湿骨痛、跌打损伤、乳腺炎、痈疮肿毒。
方例
1.跌打损伤 凡七咪(菊叶三七)、钻地风(透骨消)、竹叶风(大罗伞)、上山虎(海金子)、牛膝风(土牛膝)、从亮(马尾松)苗、大钻(厚叶五味子)、入山虎(两面针)各运量,捣烂酒炒敷患处。
化学成分
根含菊三七碱类,千里光宁碱,3-表-薯蓣皂甙元-3-β-D-吡喃葡萄糖甙,3-表-塞普屈姆甙元-3-β-D-吡喃葡萄糖甙,3-表-罗斯考皂甙元,3-表-新罗斯考皂甙元,千里光菲灵碱,菊三七碱甲,菊三七碱乙。地上部分含D-甘露醇,琥珀酸,5-甲基脲嘧啶,腺嘌呤,氯化铵,菊三七碱类,芸香甙。 [2]
药理
10%土三七注射液对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影响与凝血酶类似。菊三七碱有抗疟作用,亦能引起家兔和大鼠肝细胞坏死。菊三七碱给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80.72mg/kg±2.7mg/kg。
菊三七的作用与功效
原植物:
菊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根肉质肥大,土褐色,具疣状突起及须根,断面灰黄白色。茎直立,具纵沟纹,绿色略带紫色,上部分枝。基生叶簇生,全缘,边缘有锯齿或羽状分裂;茎生叶互生,羽状分裂,裂片宽披针形至窄卵形;托叶成对,羽状分裂。头状花序排列成伞房状;总苞片条形,总梗上有条状小苞片;花两性,黄色,全为管状花,5裂,裂片条形至卵形,先端尖;瘦果细小,条形,表面有棱,褐色,冠毛多数,柔软白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菊三七生于阴湿肥沃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多有栽培。
采收加工:秋、冬挖根,晒干。夏、秋采全草,鲜用或晒干。
性味功能:味甘、微苦,性温。有散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能。
主治用法:菊三七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瘀血腹痛,大骨节病;外用治跌打损伤,痛疖疮疡,蛇咬伤,外伤出血。用量3~9g。 [3]
应用:
1.大骨节病;鲜菊三七6~12g。水煎服。
2.外伤出血:菊三七,研细粉,外敷伤口。
3.骨折:菊三七根、陆英根皮、黑牵牛根皮、糯米团根各250g,鲜品捣烂加白酒炒热,骨折复位后,敷药包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