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篇:(山羊臭虎耳草(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
目录
开花的种类——山羊臭虎耳草(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
是虎耳草科、虎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21厘米。基生叶具长柄,叶片椭圆形、披针形、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两面无毛,边缘疏生褐色柔毛或无毛,叶柄基部稍扩大,边缘具褐色卷曲柔毛;茎生叶向上渐变小,披针形至长圆形,单花生于茎顶,或聚伞花序,具花;花梗被褐色卷曲柔毛;萼片在花期由直立变开展至反曲,椭圆形、卵形至狭卵形,花瓣黄色,椭圆形、倒卵形至狭卵形,子房近上位,卵球形,6-9月开花结果。
山羊臭虎耳草全草入药,味微苦、辛,性寒。有小毒。有祛风清热,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之功效。分布于中国山西、新疆、四川、云南和西藏,俄罗斯及欧洲北部、东部和中部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2100-4600米的林下、高山草甸、高山沼泽草甸及高山碎石隙。
山羊臭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hirculus L.)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山羊臭虎耳草
- 拉丁学名:Saxifraga hirculus L.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蔷薇目
- 亚 目:虎耳草亚目
- 科:虎耳草科
- 亚 科:虎耳草亚科
- 族:虎耳草族
- 属:虎耳草属
- 亚 属:山羊臭亚属
- 组:山羊臭组
- 亚 组:唐古拉亚组
- 种:山羊臭虎耳草
-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5-21厘米。茎疏被褐色卷曲柔毛,而叶腋部之毛较密。基生叶具长柄,叶片椭圆形、披针形、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长1.1-2.2厘米,宽3-10毫米,两面无毛,边缘疏生褐色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2-2.2厘米,基部稍扩大,边缘具褐色卷曲柔毛;茎生叶向上渐变小,下部者具短柄,上部者渐变无柄,披针形至长圆形,长0.4-2.2厘米,宽1-6毫米,两面无毛,边缘具褐色卷曲长柔毛。
单花生于茎顶,或聚伞花序长2-3.7厘米,具2-4花;花梗长0.9-1.3厘米,被褐色卷曲柔毛;萼片在花期由直立变开展至反曲,椭圆形、卵形至狭卵形,长3-6.1毫米,宽1.5-3.5毫米,先端急尖或钝,腹面无毛,背面和边缘具褐色卷曲柔毛,3-11(-13)脉于先端不汇合;花瓣黄色,椭圆形、倒卵形至狭卵形,长0.79-1.03厘米,宽2.9-6.8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具长0.3-0.5毫米之爪,7-11(-17)脉,具2痂体;雄蕊长4-5.5毫米,花丝钻形;子房近上位,卵球形,长2-5毫米,花柱2,长1-1.8毫米。
主要变种
高山虎耳草(Saxifraga hirculus var. alpina Engl.)花单生于茎顶,萼片两面无毛,可与山羊臭虎耳草区别。花期7-9月。分布于中国西藏西南部。生长在海拔4500-5000米的沼泽化草甸。印度至克什米尔地区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1、大孢子发育:在胚珠的珠被形成过程中,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个核,第二次分裂形成个核,个核成直线排列。四分体中只有靠近合点端的大孢子继续发育成功能大孢子,其余靠近珠孔端的个大孢子退化。功能大孢子体积逐渐增大,细胞质浓厚,核大而明显。随着体积的增大,珠孔端出现液泡,发育的功能大孢子纵向生长,占据了整个四分大孢子,进一步发育成为单核胚囊。此时,外珠被己超过珠心,并开始弯曲向内生长,内珠被生长至珠心顶部。胚囊极度增大,但细胞质不相应增加,于是显示出大的液泡。胚囊成熟时,液泡占据了胚囊的极大部分体积。随着功能大孢子生长,细胞核分裂成个子核,在中央液泡的作用下移向胚囊的两端,形成二核胚囊,二核胚囊细胞核同步分裂,形成四核胚囊。核胚囊的核同时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核胚囊。随后核胚囊很快进行细胞质分裂,分化出细胞,珠孔端可见有两个助细胞和卵细胞组成的卵器。珠孔端和合点端各有一个细胞向中央大液泡移动,成为中央细胞。合点端的其余个细胞向向极底移动成为反足细胞。接着细胞壁形成,构成由细胞核组成的成熟胚囊。成熟胚囊包藏在几层珠心细胞内,具有典型的寥型胚囊结构胡适宜。卵器位于珠孔端,占成熟胚囊的左右。卵细胞呈洋梨形,具中央大液泡,细胞核大位于合点端。助细胞并列在一起,呈倒形,极性明显,其珠孔端具丝状器,细胞质集中在珠孔端,细胞核也偏向珠孔端,合点端为液泡占据与卵细胞成“品”字形排列。极底端的个助细胞排列不规则,后面退化。中央细胞高度液泡化,为个相靠近尚未融合的极核。极核的排列方向不定。
2、小孢子发育:花药为药室。小孢子起源于抱原细胞,抱原细胞经平周分裂形成出生壁细胞和小孢子初生母细胞。初生壁细胞再进行分裂形成内层细胞,内层细胞发育为绒毡层细胞,外层细胞接着分裂形成药室内壁和中层。成熟的花药壁由层细胞结构组成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其中绒毡层尤为重要,它在小孢子的发育过程中退化分解,为小孢子提供营养。来源于初生造抱细胞的次生造抱细胞直接发育为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进行第次减数分裂,并不伴随胞质分裂第次减数分裂之后进行胞质'分裂,脐服质形成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形。随后四分体小孢子开始合成各自的细胞壁,脐服质开始溶解,四分体小孢子分离,释放到药室中。随后小孢子体积增大为球形,细胞内部的细胞质逐渐开始液泡化,外观上的三条萌发沟也初具成型。萌发沟是小孢子接受药室中绒毡层分泌物的结构,对后面的生殖受精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小孢子细胞核开始向细胞一侧移动,核仁明显,细胞核大,同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大液泡,随后小孢子进行不对称有丝分裂。不对称分裂的两个细胞分别为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细胞的细胞质是融合在一起的。营养细胞体积较大,再分开前占整个小孢子细胞的绝大部分,包括大液泡和大部分的细胞质,核仁十分明显。而生殖细胞则体积很小,核仁不明显,只含有少量的细胞质。接着生殖细胞核逐渐向营养细胞核靠近,细胞质也相互融合,直到生殖细胞完全进入到营养细胞质中。这时,成熟的花粉粒形成,即一细胞花粉粒,小孢子发育完成。通过对山羊臭虎耳草的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山羊臭虎耳草的花粉粒为椭球形,具有条萌发沟,萌发沟内各有一个球形的小突起,这可能是山羊臭虎耳草在进化过程中,为提高授粉的效率进化出来的有利于花粉在柱头的附着。花粉表面为相互交叉的网路结构,网孔大小不均一。因此山羊臭虎耳草的划分属于网络三萌发花粉。当花粉成熟以后,通过花药壁的裂开,在外力的作用下附着在柱头上,从而完成授粉。山羊臭虎耳草的花药壁裂开方式为纵裂,裂开后的花药成蝴蝶状。
花果期6-9月。 [1]
主要价值
山羊臭亚属(学名:Subgen. Hirculus (Haw.) Torr.)
亚属的模式种:山羊臭虎耳草Saxifraga hirculus L.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我国有3组,182种。
下级分类
点地梅形组:Sect. Aretiaria Sternb.
山羊臭组:Sect. Ciliatae Haw.
鞭匐枝亚组:Subsect. Flagellares (Clarke) Engl.
具芽亚组:Subsect. Gemmiparae Engl. et Irmsch.
- 短柄系Ser. Brachypodae C. Y. Wu et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齿叶系Ser. Dentosifoliae J. T. Pan in Acta Biol.
- 猬状系Ser. Erinace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小刺系Ser. Spinulosae (Clarke) Gornall in Journ.
唐古拉亚组:Subsect. Hirculoideae Engl.
- 小泡系Ser. Bulleyan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近岩梅系Ser. Cavean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春丕系Ser. Chumbienses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近异枝系Ser. Heterocladoide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唐古拉系Ser. Hirculoideae (Engl. et Irmsch.) Gornall
- 繁缕叶系Ser. Stellariifoliae (Engl. et Irmsch.) J. T. Pan
莲座状亚组:Subsect. Rosulares Gornall in Journ.
- 灯架系Ser. Candelabriformes J. T. Pan
- 小芽系Ser. Gemmuliger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小斑系Ser. Punctulat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小伞系Ser. Umbellulat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爪瓣系Ser. Unguiculatae J. T. Pan
- 玉树系Ser. Yushuenses J. T. Pan
舌形组:Sect. Ligulatae Haw.
小果亚组:Subsect. Microgynae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德钦系Ser. Deqenenses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 小短尖系Ser. Mucronulatae J. T. Pan
- 朗县系Ser. Nangxianenses J. T. Pan
- 巴格系Ser. Parkaenses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垂头亚组:Subsect. Nutantes Engl.
- 隐茎系Ser. Jacquemontianae J. T. Pan
- 金珠拉系Ser. Jainzhuglaenses J. T. Pan
- 剪秋罗系Ser. Lychnitideae (Engl. et Irmsch.) Gornall
- 唐古特系Ser. Tanguticae J. T. Pan
- 雅鲁藏布系Ser. Yaluzangbuenses J. T. Pan in Acta Phytotax.
对叶亚组:Subsect. Oppositifoliae Hayek in Denkschr.
- 具缘系Ser. Marginatae (Engl. et Irmsch.) Gornall
- 矮生系Ser. Nanae J. T. Pan
- 对叶系Ser. Oppositifoliae (Hayek) Gornall in Journ.
- 粗糙系Ser. Squarrosae (Engl. et Irmsch.) Gornall
高山虎耳草(学名:Saxifraga hirculusvar. alpina)
为虎耳草科虎耳草属下的一个变种。
形态特征
此变种花单生于茎顶,萼片两面无毛,可与原种区别。花期7-9月。
山羊臭虎耳草(原变种)
多年生草本,高6.5-21厘米。茎疏被褐色卷曲柔毛,而叶腋部之毛较密。基生叶具长柄,叶片椭圆形、披针形、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长1.1-2.2厘米,宽3-10毫米,两面无毛,边缘疏生褐色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2-2.2厘米,基部稍扩大,边缘具褐色卷曲柔毛;茎生叶向上渐变小,下部者具短柄,上部者渐变无柄,披针形至长圆形,长0.4-2.2厘米,宽1-6毫米,两面无毛,边缘具褐色卷曲长柔毛。单花生于茎顶,或聚伞花序长2-3.7厘米,具2-4花;花梗长0.9-1.3厘米,被褐色卷曲柔毛;萼片在花期由直立变开展至反曲,椭圆形、卵形至狭卵形,长3-6.1毫米,宽1.5-3.5毫米,先端急尖或钝,腹面无毛,背面和边缘具褐色卷曲柔毛,3-11(-13)脉于先端不汇合;花瓣黄色,椭圆形、倒卵形至狭卵形,长0.79-1.03厘米,宽2.9-6.8毫米,先端急尖或稍钝,基部具长0.3-0.5毫米之爪, 7-11(-17)脉,具2痂体;雄蕊长4-5.5毫米,花丝钻形;子房近上位,卵球形,长2-5毫米,花柱2,长1-1.8毫米。染色体2n=16,28,32。花果期6-9月。 [3]
生长环境
高山虎耳草产于我国西藏西南部、锡金至克什米尔地区和北半球寒冷地区和温带地区。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地区。高山虎耳草生长于海拔4 500-5 000米的沼泽化草甸。
植物篇:(山羊臭虎耳草(虎耳草科、虎耳草属植物))的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