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開時送春歸(張冬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楝花開時送春歸》是中國當代作家張冬梅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楝花開時送春歸
本是暮春時節,天氣驟變,風呼呼的吹,清晨出來時的衣服如薄薄的紙片,難以抵擋寒風的入侵。我從母親家回去的時候,沒有掃青桔騎,畢竟步行回家還能為身體提供一點熱量,同時也減少了街上亂串的風與青桔騎行時相撞帶來的寒意。
步行在漢陽路上,平時隔着車窗的風景,騎行時一晃而過的花朵都成了我拜訪的對象。
漢陽路與黃河路口的小公園裡的花朵紛紛謝幕,只剩下碧綠的枝葉欣欣向榮,街上的道路,橫的、縱的都已煥發出勃勃生機,如翠綠的翡翠項鍊鑲嵌在街道上,樹冠俱已亭亭如蓋矣! 小公園北,路西的加油站的牆壁成了美麗的花牆,一牆金黃,一牆紅艷,那是盛開的爬藤月季的功勞。花朵昂揚,花瓣從內向外一層層打開,走近了芬芳陣陣,那一朵朵迎風招展的花朵似張開的笑臉。許多人家的門前也栽種着藤蔓月經,開出千朵萬朵的火紅的、金黃的花朵,纏繞着人們的生活。
高枝月季近些年被廣泛栽種美化城市,此刻,正在開今年的第一茬花。花朵飽滿碩大,花頭眾多,花色鮮艷,紅的明艷、黃的嬌貴,紫的高冷,都在微風中搖擺起舞,讓我不知拍哪一朵好!
陰天,風吹來吹去,天空昏沉沉的,走到西大街南,一種有別於月季的花香被風吹過來,這香味最容易引起久遠的回憶,這是來自於童年鄉間常見的樹——楝樹。
在鄉下,家鄉的房前屋後是不種梅花的,不僅是梅,凡是與高潔有關,與生活無關的花朵都不在農家的栽種範圍。我母親的口頭禪是:栽花不如種樹,養鳥不如養雞。
農村春天的信使是村頭的薺菜花、油菜花,是河溝里的黑白丑喇叭花,是庭院裡的紫花地丁和蒲公英……沒有人關心它們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結籽,它們的種子什麼時候被風吹走,悄悄地在地里安家。
可是,楝樹開花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夏天馬上就要來了。實在是楝樹花開香味濃郁,從樹下走過,那些淺紫的小花似乎蘊藏着無限的力量,釋放出的香味直往人鼻孔里鑽,而此時鄉村的樹木都已綠樹成蔭了。由於楝樹花開時獨有的氣味,院中栽上一棵楝樹,蚊蟲不生,如果被蚊蟲叮咬了,揪下幾片楝樹葉搓一搓很快就不癢了。等楝樹花落,結出的楝棗子就是鄉村女孩子的玩具,大小均勻,抓在手裡玩正好。
隨着年齡的增長,歲月的變遷,個人的興趣愛好逐漸與季節同步。喜歡四季賜予的每一場雨雪風霜,熱愛春天,也謳歌冬天,喜歡夏天,也留戀秋天。以感官感受氣候的變化,用心聆聽每一朵花開的聲音。
二十四番花信風,始於梅花,而終於楝花,這細碎的楝花已開,這些屬於春天的花又能經受幾番風雨呢? 夜裡,雨水終於落下來。
風雨送春歸,鄰居家的薔薇花一瓣一瓣的飄落,鐵路公園的薔薇花架還沒有來得及去看。
中午時分,我打了把傘,踩着路上的雨水去拜訪鐵路公園]的薔薇。粉紅的薔薇相互纏繞着在雨中開得熱鬧,雨水在花朵上凝成水珠,如帶淚含笑的美人,有花瓣落在花架下的長椅上,因為下雨,沒有其他人來,那麼我來了,花朵是不是不再孤單寂寞?
雨停了,天空藍如明鏡,白雲一大朵一大朵的在天空流浪。
閨蜜約我去看月見草。
月見草是草本植物,很矮,沿着廢棄的鐵軌開放,鐵軌的枕木是沒有生命的水泥,而花朵的色彩是淺粉、粉紅,明媚嬌艷,如一張張嬌憨的娃娃的笑臉。讓人心生憐惜。朋友說月見草的花期很長,能開到九月。
忽然之間,我的心情開朗了,春歸了又怎樣,月見草已經開了,每一個季節自有屬於它的花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