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楠梓天后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楠梓天后宫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图片来自台湾公论报

基本资料

等级    直辖市定古迹

旧名    楠和宫

公告日期  2007年5月31日

登录类别  寺庙

地理位置  高雄市楠梓区楠梓路1号

建成年代  1713年至1764年期间

楠梓天后宫,旧称楠和宫,是“楠仔坑街”[注 1]的重要庙宇,主祀妈祖[2][1][3]

资产简介

  • 位于台湾高雄市楠梓区该庙,也是高雄历史相当久远的妈祖庙之一,其历史据说可追溯至康熙年间,于公告为高雄市的直辖市定古迹[2]
  • 而根据信徒代表名册,可知楠梓天后宫的信徒主要分布在楠梓区的享平里、五常里、惠楠里与东宁里,其中又以享平里最多[4]:44
  • 从建庙以来就是楠梓地区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人潮汇集聚会的场所,同时见证了三百年来楠梓地区的发展历史。
  • 发展初期,楠梓天后宫就在市街之中,因此庙宇的规模不大,属于典型的中小规模寺庙。
  • 而后,随著楠梓市区发展的发展,人口日益密集,庙宇也无法改建成气派宏大的格局。

历史沿革

  • 楠梓天后宫所在的楠仔坑街是清朝从府城(台南)通往凤山县城(左营)路上的重要街市,在清康熙年间已有相关文献记载[1]。当时楠梓天后宫的“大妈”据说应是移民来台前先从湄洲宫请分灵后,先奉祀于民宅,再兴建庙宇供奉[1]:80
  • 楠梓天后宫确切的建成年代不明,对此据说楠梓天后宫妈祖曾降神谕表示,天后宫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奠基,历时五年完工[1]:80
  • 参阅康熙年间的《凤山县志》,可知当时楠仔坑街已经形成[1]:80,不过该书所列的妈祖庙仅三处,分别在“安平镇渡口[注 2]、“兴隆庄左营”与“兴隆庄龟山之顶”[4]:31。直到乾隆廿九年(1764年)的《重修凤山县志》中,方提到“南仔坑街”有天后宫[4]:32。而根据清初的方志,当时楠仔坑街附近虽然已有不少庙宇,但只有天后宫在楠仔坑街,其他各庙在观音山里各庄[4]:32
  • 而在楠梓天后宫立庙之后,在咸丰五年(1855年)有生员郭对扬发起重修[1]:80。光绪年间于庙中立有“邓邑侯禁碑”(严禁恶丐强索横行碑记),以供众人阅读,此碑的存在也表示了天后宫为当地聚落中心[注 3][1]:65[4]:39
  • 二次大战后,楠梓天后宫在1946、1957、1972与2010年皆有进行重修[1]:80[4]:42。而在1992年时由主委林皆胜申请改名,方改称楠梓天后宫[1]:65[4]:40

建筑风格

  • 楠梓天后宫整体布局接近合院,前后二进,两边有护龙[4]:76
  • 但是四栋建筑之间没有亭廊相接,与传统建筑的做法不同[注 4][4]:76。而楠梓天后宫虽然腹地不大,但三川殿部分仍透过匠师的设计将原本单开间的规模变成像有三开间的外观,使得天后宫仍可呈现恢宏气度[4]:77
  • 由于道路拓宽的关系,目前天后宫紧邻道路,没有前埕[4]:78。过去的前埕据说约是现在庙前28公尺宽道路的一半左右,而且要进庙还要踏两阶阶梯[4]:78

奉祀神祇

  • 楠梓天后宫的正殿除了供奉妈祖、千里眼与顺风耳外,还陪祀有注生娘娘福德正神,并有五营与虎爷[4]:42
  • 后殿则主祀观世音菩萨、释迦佛祖与弥勒佛,此外还供奉有十八罗汉与至圣先师孔子、积庆衍泽公及其夫人的神位[4]:42
  • 2017年9月后又增奉月老公及文昌帝君。

姊妹神传说

  • 据说楠梓天后宫的妈祖神像与台南大天后宫、北港朝天宫的妈祖是用同一块香木所雕成,故三尊妈祖彼此有“姊妹神”之称[1]:40
  • 又说在台湾日治时期大正年间(1920年左右),楠梓天后宫大妈在前往台南大天后宫途中,施法收伏在二层行聚落(今台南仁德二行里)一带作乱的“雄鸡精”,因而使当地居民感念不已[1]:83
  • 至今二层行清王宫每年在主神三府千岁圣诞时(农历九月廿六日),都会朝楠梓天后宫的方向设香案遥祭[1]:83

注释

  1. 清朝历来方志有各种写法,像是“南马坑”(《台湾府志》,1685)、“楠仔坑”(《台湾府志》,1694)、“南仔坑”(《重修凤山县志》,1764)、“楠梓坑”(《凤山县采访册》,1894)[1]:63
  2. 清初安平镇隶属于凤山县,后来改归台湾县管辖。
  3. 该碑还立于观音里大庄三山国王庙与赤山里大将庙口[1]:65[4]:39
  4. 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天后宫草创时期只是单进规模,后来才陆续增建,但受到经费与腹地的限制,所以才不兴建亭廊[4]:78

参考文献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郭丽娟. 《高雄找庙趣──寻访年轻城市的信仰足迹》.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2-06: 页62-87. ISBN 978-986-03-1623-0. 
  2. 2.0 2.1 楠梓天后宫.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3. 楠梓天后宫为市定古迹,台湾公论报,2019-06-02
  4.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吴依君. 〈楠梓天后宫之建筑研究〉. 树德科技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