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楷 kǎi

①法式,模范:~模。~范。~则。~式。

②汉字的一种书体:~书。正~。小~。~体。

楷 jiē

<名>落叶乔木,木材可制器具,种子可榨油,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亦称"黄连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楷

拼音; kǎi / jiē

部首; 木

部外笔画; 9

总笔画; 13

笔顺; 横竖撇捺横折撇折撇竖折横横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6977

五笔; SXXR

仓颉; DPPA

郑码; FRRN

四角; 42962

笔顺编号; 1234153532511

汉字首尾分解; 木皆

汉字部件分解; 木比白

详细释义

古汉语含义

楷 kǎi

①<名>法式;典范。《礼记·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

②<名>楷书,汉字字体。曾巩《尚书省郎官石记序》:"布此序独~字,精劲严重,出于自然,如动容周旋中礼,非强无者。"

③<名>简单外形制品的工具,与模或范配合使用,楷决定了制品的表面质量,范决定了外形尺寸和形状。

楷 jiē

①<名>楷树,也叫黄连木。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蜀中有木类柞……蜀人呼为~木。"

②<形>刚直。刘劭《人物志·体别》:"强~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音韵参考

【 广 韵 】:古谐切,上平14皆,jiē,蟹开二平皆见

【平水韵 】:上平九佳·上声九蟹

【 国 语】:kǎi,jiē

【粤 语 】:gaai1kaai2

【 闽南语 】:khai2

字源演变

形声字。从木,皆声。"皆"字甲骨文作(《甲文编》50页),秦故道残诏版作(《金文续编》79页),西周金文"楷"字所从、即此种写法之省。楚帛书"皆"字作(《楚系简帛》291页),上从"虍"从二"人",是的讹省(省去一"虍",又讹""为"人")。这种讹省之体再省去"虍"头,就成为先秦古文字中习见的""字(从二"人"从"曰")。秦文字作、(《金文续编》79页),变二"人"为"比"。《说文》小篆作,又变"曰"为"白",为后世楷书所沿用(参见《说文·白部》"皆"字)。"楷",本义是树木名,音jiē,即黄连木。《说文》:"楷,木也。" 《广韵·皆韵》:"楷,《说文》云:'木名。' …… 《广志》云:'孔子冢上特多楷树。'"相传楷树枝干疏而不屈,因用以形容刚直。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体别》:"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又引申为法式、典范,音kǎi。《广雅·释诂一》:"楷,法也。"又《释诂四》:"楷,式也。" 《礼记·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陆德明释文:"楷,苦骇反,法式也。"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㗀《唐韵》《集韵》《韵会》《正韵》$苦骇切,音锴。《说文》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淮南子·草木训》楷木生孔子冢上,其干枝疎而不屈,以质得其直也。

又《广韵》模也,式也,法也。《礼·儒行》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后汉·李膺传》天下模楷李元礼。

又强楷。《人物志》精良畏愼,善在恭谨,失在多疑。强楷坚劲,用在桢干,失在专固。

又楷书。《晋书·卫恒传》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路史》今人楷书,亦有数体,有古字楷书,有今字楷书。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居谐切,音皆。义同。

又叶遣礼切,音起。《后汉·史岑·出师颂》允文允武,明诗说礼。宪章百揆,为世作楷。

说文解字

【卷六】【木部】楷

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从木皆声。苦骇切〖注〗㒉,古文。

说文解字注

楷木也。孔子冢葢树之者。皇览云。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传言弟子各持其方树来种之。按楷亦方树之一也。儒行曰。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楷,法式也。楷之言稽。我稽古,而后世又於此焉稽也。从木。皆声。苦骇切。十五部。以下言木名。故先之以孔冢所树。

常用词组

楷模 kǎi mó[model;exemple;pattern] 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模范。故北中郎将卢植,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后汉书.卢植传》 楷书 kǎi shū[regular script] 汉字字体的一种,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

汉字演变

篆文- 金文- 甲骨文

字源演变

金文大篆(西周先秦)→小篆(秦西汉)→隶书(东汉)→章草(东汉西晋)→行书(东汉东晋)→狂草(唐)→楷书(唐)→宋体(宋)

楷书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是:唐初欧阳询、盛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朝赵孟頫。

欧阳询

欧阳询(557一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

唐朝欧阳询:其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在书法史上,他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其书初学"草圣"张旭,初唐四家,后广收博取,一变古法,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唐朝颜真卿(颜体) :其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代表作《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多宝塔碑》《祭侄文稿》。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后世以「颜筋柳骨」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

唐朝柳公权(柳体) :其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元史》本传讲,"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鲜于枢《困学斋集》称:"子昂篆,隶、真、行、颠草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

元朝赵孟頫:其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代表作《玄妙观重修三门记》。[1]

参考文献

  1. ,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