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榜下捉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榜下捉壻意思是指挑選科舉考試榜上有名者為婿,是宋時的一種風尚,是屬於現代漢語中的白話詞彙,在古代該詞比較少見,是屬於使用頻率較高的漢語詞彙。在一般場合比較常見。[1]

[]

榜下捉婿-事例

在科場選婿者,不乏「飢不擇食」者,將習俗所重視的陰陽吉凶、家世背景等都拋之腦後,甚至是這位新及第進士是否還是單身都來不及考慮。曾有一個新及第的年輕舉人,體貌亦不凡,為一權勢之家看中,其家便派出十多個壯丁將青年簇擁至其家,該青年既不拒絕,也不逃避,而是欣然而往。不多時,一位着高官袍服的人來到青年面前,問道:「我只有一個女兒,長得並不醜陋,願意嫁與公子為妻,不知可否?」此青年深深鞠了一躬,推辭道:「我出身寒微,如能高攀,固然是件幸事,要不您等我回家和妻子商量一下再說,怎麼樣?」圍觀眾人見狀哄堂大笑,隨即散去。   有時年齡也是可以不考慮的。有一個叫韓南老的人,考中了進士,很快便有人來向他提親,他並未拒絕,而是作了一首絕句「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基本內容

詞目:榜下捉壻

拼音:bǎng xià zhuō xù ㄅㄤˇ ㄒㄧㄚˋ ㄓㄨㄛ ㄒㄩˋ

解釋:挑選科舉考試榜上有名者為婿。是宋時的一種風尚。   

出處

  宋 朱彧 《萍洲可談》卷一:「本朝貴人家選壻於科場年,擇過省士人,不問陰陽吉凶及其家世,謂之『榜下捉壻』……近歲富商庸俗與厚藏者嫁女,亦於榜下捉壻,厚捉錢以餌士人,使之俯就。」   

相關詞語

  榜例 榜簇 榜諭 榜笞 榜人 榜花 榜吏 榜青戶 榜募 榜頭 榜汰 榜尾 榜書 榜式 榜筆 榜服 榜毒 榜棰  鏤榜 釣榜 擎榜 詩榜 鹿盧榜 漁榜 殿榜 駁榜 木榜 笞榜 擔榜狀元 右榜 名榜 牌榜 黃金榜 豫榜 恩榜 殃榜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