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槐店回族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槐店回族镇'粗体文字隶属于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地处沈丘县西部,东、东北与东城街道毗连,东南接石槽集乡,南邻莲池镇,西南与项城市郑郭乡接壤,西北、北邻北城街道,区域总面积29.34平方千米。

西周时,为古项子国国都;1983年8月,槐店镇改为槐店回族镇。截至2019年末,槐店回族镇户籍人口为122086人。截至2020年6月,槐店回族镇下辖17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东关社区镇府街1号。

截至2019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工业企业194个,其中规模以上7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3个。[1]

建置沿革

西周时,为古项子国国都。

唐、五代、金、元至明前期,称秣陵,为项城县治所。明宣德三年(1428年)8月,黄水泛滥河道北移,城陷河中,项城治所南迁南顿县殄寇镇(今项城市秣陵镇)。

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改称“槐坊”。

清嘉庆年间(1796年至1820年),设县丞驻分县衙门。清咸丰七年(1857年),设槐坊厅。

民国时期,置省辖特别镇。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0月,河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此。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建立槐店区民主政府;同年6月,建槐店镇民主政府;同年11月,豫皖苏军区机关和沙河工委移驻槐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豫皖苏行政公署在该地建立槐店市。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撤市改为槐店镇。

1950年10月,沈丘县人民政府移驻该镇。

1953年,先后分置海楼回族乡和槐店回民自治区。

1956年8月,为槐店回族镇。

1958年8月,撤镇建立公社。

1962年,改建为槐店镇。

1983年8月,槐店镇改为槐店回族镇。

行政区划

2006年,槐店回族镇下辖10个社区、9个行政村:东关社区、南关社区、中心社区、北关社区、蔡河社区、西关社区、沙南社区、河南社区、船民社区、东城社区、大王楼村、小王楼村、刘楼村、海楼村、马楼村、高营村、左庄村、丰产河村、贾寨村。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下辖东关、东城、船民、河南、沙南、南关、中心、西关、北关、蔡河10个社区,海楼、马楼、刘楼、丰产河、贾寨、高营、左庄、小王楼、大王楼9个行政村;下设5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槐店回族镇下辖17个社区:东关社区、南关社区、中心社区、北关社区、蔡河社区、西关社区沙南社区河南社区、船民社区、东城社区、大王楼社区、小王楼社区、海楼社区、马楼社区、高营社区、左庄社区、贾寨社区,镇人民政府驻东关社区镇府街1号。[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槐店回族镇地处沈丘县西部,东、东北与东城街道毗连,东南接石槽集乡,南邻莲池镇,西南与项城市郑郭乡接壤,西北、北邻北城街道,区域总面积29.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槐店回族镇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41米,最高点张湾、闸北西路东段海拔42—43米;最低点位于贾寨,海拔39.5米。

气候

槐店回族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多大风天气,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14.7℃,1月平均气温为1.1℃,极端最低气温-13.5℃;7月平均气温27.6℃,极端最高气温40℃;最低月平均气温-4℃,最高月平均气温36℃;平均气温年较差20.5℃,最大日较差12℃;生长期年平均266天,无霜期年平均21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0.5小时,年总辐射138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75天(一般为2月15日—1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758.7毫米;最大雨量1080.3毫米(1989年),最少雨量482.1毫米(199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份最多。

水文

槐店回族镇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沙颖河,河流总长度557千米;河网密度1.67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河流为沙河,自登封嵩山南麓至安徽省寿县正阳关入淮,境内长6.75千米,流域面积5.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650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西蔡河、谷河等。

自然灾害

槐店回族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干旱、暴雨、冰雹、大雪、大风、虫害等。暴雨、大风灾害年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7月—9月,严重的一次大风灾害发生在2008年7月,9级狂风加暴雨,造成槐店回族镇1/4的大树被刮断刮倒,庄稼受淹。

自然资源

2011年,槐店回族镇有耕地0.98万亩,人均0.08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总人口有11785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2690人,城镇化率为78.7%;另有流动人口8260人。总人口中,男性61164人,占51.9%;女性56686人,占48.1%;14岁以下29226人,占24.8%;15—64岁57865人,占49.1%;65岁以上30759人,占26.1%;以汉族为主,达93924人,占79.7%;有回族等8个少数民族,共23926人,占20.3%,其中回族2390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9%。2011年,槐店回族镇人口出生率11.7‰,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长率6.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4016人。

截至2017年末,槐店回族镇常住人口为126614人。

截至2018年末,槐店回族镇户籍人口为122027人。

截至2019年末,槐店回族镇户籍人口为122086人。[3]

经济

综述

2001年,槐店回族镇有个体工商户3896个,民营企业1700多家,上规模的近百家,从业人员万余人。

2002年,该镇企业总产值达4.6亿元,销售收入4.51亿元,贡献国地两税1514.8万元。2002年,该镇企业总产值达4.6亿元,销售收入4.51亿元,贡献国地两税1514.8万元。

2011年,槐店回族镇财政总收入0.393亿元,比2010年增长10.2%。2011年,槐店回族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167元。

截至2018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工业企业191个,其中规模以上7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1个。

截至2019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工业企业194个,其中规模以上7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73个。

农业

2001年,槐店回族镇农业特种种植、养殖形成规模,形成了以丰产河、高营为中心的花木繁育专业区,面积达800多亩;以小王楼、马楼为中心的棚菜生产专业区,面积达1500多亩;以大王楼为中心的蛋鸡饲养专业区,养鸡场200多个,蛋鸡存栏量14万只;以马楼、海楼为中心的牛羊繁殖专业区,槐山羊存栏4000多只;以高营为中心的生猪饲养专业区,生猪存栏达8000余头。

2011年,槐店回族镇农业总产值0.13亿元。槐店回族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槐店回族镇生产粮食5600吨,农民人均222.6千克。槐店回族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油菜、槐山药等。

工业

2011年,槐店回族镇工业总产值为141.5亿元,比2010年增长19%。2011年,槐店回族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职工2.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8.3亿元,比2010年增长20%。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商业网点8256个,职工24768人。2011年,槐店回族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亿元,比2010年增长8.2%;城镇集市贸易交易额3.3亿元,比2010年增长9.5%。

金融业

2011年,槐店回族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3.55亿元,比2010年增长10.6%,人均储蓄3000元;各项贷款余额18亿元,比2010年增长13%。

邮电业

2011年,槐店回族镇邮政业务收入为120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5960万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幼儿园17所,在园幼儿6756人,专任教师245人;小学12所,在校生10464人,专任教师43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9所,在校生8852人,专任教师48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9%;普通高中(县级)5所,在校生3760人,专任教师376人;各类有各级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7所。2011年,槐店回族镇教育经费达0.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71亿元。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各类科技人才0.9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0.17万人,经营管理人才0.08万人,技能人才0.1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05万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电影院1座,座位600个,年放映400场次,观众10万人次;有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9个,藏书16万册。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体育场地6处,60%以上的社区和80%以上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常住人口的30%。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农村有广播喇叭0.296万只,农村入户率11.76%。通响率80%;有中央、省、市、县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1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个,其中卫生院6所(含民办医院),社区诊所145个;设病床166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15张;专业卫生人员459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197人,注册护士162人。2011年,槐店回族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3万人次,住院手术3326台次,出院病人2.9万人次。槐店回族镇重点医院有镇中心卫生院。2011年,槐店回族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2万人,参合率96%,孕产妇死亡率12/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槐店回族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500户,人数6450人,支出1161万元,比2010年增长20%;月人均150元,比2010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162人次,支出58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20户,人数1154人,支出121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9人,支出13.08万元,比2010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3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1人次,共支出21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农村临时救济530人次,支出12.6万元,比2010年增长60%。[5]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邮政网点4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17千米,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2.6万份、期刊1.1万份;有电信服务网点56个,固定电话用户0.5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5万户,比2010年增加3200户;宽带接入用户1.9万户,比2010年增加3000户。

供电

2011年,槐店回族镇售电量累计完成2.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0%,供电可靠率98%。

交通运输

槐店回族镇有铁路漯阜线经南部过境,境内长6千米,为双轨电气化铁路,境内兆丰大道南端设1个三级站;兆丰大道北端连接宁洛高速入口;238、210、102、207省道过境。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有县乡公路4条,总长29千米。2011年,槐店回族镇客运总量516万人次,货运总量186万吨;境内通航河道1条,船闸1座,河道境内长6.75千米,最大通航能力为100吨级船舶,槐店港可通航至下游的淮河、长江及其支流,上游通航周口港、漯河港。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槐店回族镇因明代时,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民到该地围教坊(清真寺的旧称)而居,故称“槐坊”“槐坊店”,后简称“槐店”。

非物质文化遗产

槐店回族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文狮子、翎船叼鸭、老街龙舞、扑蝶舞、老绵羊抵灯、踩高跷、说唱、吹唢呐等,其中“槐店回族文狮子”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

文物古迹

截至2011年末,槐店回族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李鸣钟故居、清真古寺2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