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乐民新村

乐民新村
图片来自hkhs

乐民新村英语:Lok Man Sun Chuen),旧称乐民邨,是香港房屋协会第一个自资兴建的甲类出租屋邨,位于九龙土瓜湾靠背垄道120-160号及高山道91及111号,建于1970年代初,由司徒惠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分三期兴建,于1970年到1974年分期完成入伙,共有9幢楼宇,占地面积411,615.36 sq ft(38,240.318 m2)。现由香港房屋协会负责屋邨管理。

目录

屋邨资料

乐民新村是香港房屋协会辖下屋邨,共有9座楼宇,由1970年到1974年分三期落成,其中第三期的两座大厦(乐智楼及乐爱楼)是用当时最新的“预制组件”兴建。

简介

乐民新村是房协首个自资兴建的屋邨,皆因当时政府已没有对房协提供财政支持。1967年,政府拨交一幅位于靠背垄道的地皮予房协兴建廉租屋,故此早期该村又名靠背垄道廉租屋邨。共有9座大厦(A-I座),分三期兴建:第一期即是F及G座,于1971年落成;第二期即A-E座,于1970年中落成;第三期是H及I座,于1973年至1974年落成。本来预算中第一期是比第二期的大厦早入伙,但是因为G座地盘平整时间稍为耽误,故此是第二期先行落成。

第三期两座大厦的土地是在1969年由政府再拨地予房协作为当时兴建中的乐民新村扩建部份。两座大厦是用了当时最新的“机械代建筑法”兴建,即是预制组件。在1974年4月20日为庆祝房协第十四个廉租屋邨(即乐民新村)全部落成,房协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村仪式,由当年的署理布政司祈廉桐主持。

乐民新村是第一个安装食水加压系统的房协出租屋邨,令居民得到更稳定的食水供应。

自2007年起,房协更换大厦的升降机,可以直达各楼层、同时改善水压及照明系统、提升电力装置及加强保安设施等。到2010年,因应老人居民增多,耗资3,200万港元建造新的升降机大楼及连接F座的行人天桥,并加建有盖通道,大楼在2014年启用。[1]

参考文献

  1. 房协面临财赤 两年后或加租. 成报. 2014-07-26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