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樹鷚 |
---|
原圖鏈結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Anthus hodgsoni 目/科/屬 雀形/鶺鴒/鷚 遷徏狀態 冬候鳥/台灣 普遍性 普 體長/體重 15-17cm/17-26g |
樹鷚,雌雄同型。虹膜暗褐色。下嘴粉褐、上嘴及嘴先黑褐色。腳粉褐色。
亞種hodgsoni成鳥:體上大致欖綠色。
- 頭上有黑細縱紋,兩側較粗,形成黑色次眉線。乳白眉線,前端皮黃,呈雙色調,過眼線黑褐色,耳羽暗
- 褐色,耳後有一淡色斑,旁邊有塊黑斑。黑顎線隔開頰紋及喉污白。
- 背具不明顯黑褐色縱斑,翼黑褐具淡色羽緣,有2條淡色翼帶及明顯中覆羽軸斑。
- 腹面灰白,胸、脇帶有黃褐色並具黑粗縱斑。
棲地&習性
中海拔針葉林的邊緣,草皮和蕨類覆蓋的山坡,開闊的岩石地面和林間空地。
昆蟲,包括成年和幼蟲蛾和蝴蝶(鱗翅目),蠅(雙翅目),甲蟲(鞘翅目)和蟲子(半翅目)。[1]
繁殖期
西伯利亞,6-8月的季節;5月至7月/8月結束於南方範圍;通常是雙親。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輕細高頻率「滋、滋」聲。
外觀相似性
林鷚體背偏灰褐色調,背黑褐色縱斑較明顯,耳後有淡色斑,無明顯黑斑。胸、脇黑縱斑較集中於胸,至脇轉為細縱紋,有明顯差異。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A. h. yunnanensis OD Uchida & Nagamichi Kuroda, 1916 –俄羅斯西北部(從佩喬拉中部的W,西伯利亞西南部和阿爾泰北部)到堪察加半島,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S到N蒙古,中國東北(至少到遼寧)和日本北部(北海道); 亞洲和東南亞的冬季。
- A. h. hodgsoni Richmond, 1907 – 喜馬拉雅山(E,來自印度西北部)從E到C中國(西藏南部,從青海東北部,S內蒙古和山西S到四川和雲南),以及南朝鮮和日本(S到本州C);亞洲和東南亞的冬季。[2]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
視頻
參考文獻
- ↑ 臺灣國家公園- 樹鷚|
- ↑ olive backed pipit,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