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橡胶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橡胶草

中文学名:橡胶草

拉丁学名: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属:蒲公英属

橡胶草(学名:Taraxacum kok-saghyz Rodin)是菊科,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不分裂、全缘或具波状齿,花葶长于叶,有时带紫红色,头状花序;总苞钟状,总苞片浅绿色,先端常带紫红色,舌状花黄色,花冠喉部及舌片下部的外面疏生短柔毛,柱头黄色。瘦果淡褐色,5-7月开花结果。
分布于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欧洲也有分布。生长在河漫滩草甸、盐碱化草甸、农田水渠边。[1]
根含乳汁,可提取橡胶,用于制造一般橡胶制品。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颈部被黑褐色残存叶基,其腋间有丰富的褐色皱曲毛。叶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4.5—5厘米,宽6—17毫米,不分裂、全缘或具波状齿,先端钝或急尖,有时主脉显红色。花葶1—3,高7—24厘米,长于叶,有时带紫红色,顶端被疏松的蛛丝状毛;头状花序直径25—30毫米;总苞钟状,长8—11毫米,总苞片浅绿色,先端常带紫红色,具较长而尖的角;外层总苞片披针状卵圆形至披针形,长4—5毫米,宽1.5—2毫米,伏贴,具白色膜质边缘,等宽或稍宽于内层总苞片;内层总苞片长为外层总苞片的1.5—2.5倍;舌状花黄色,花冠喉部及舌片下部的外面疏生短柔毛,舌片长约7毫米,宽约1毫米,基部筒长约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有紫色条纹,柱头黄色。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欧洲也有分布。生长在河漫滩草甸、盐碱化草甸、农田水渠边。

繁殖方法

苗床制作:苗床应选择距定植地较近、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水源较好的地方,苗床面积按照移栽大田的1:200的比例准备。苗床宽1.3-1.5米,长6-8米,苗床四边起垄,垄高20-25厘米,苗床平整后,均匀填充细沙,厚度8-10厘米,保持床面平整。
种子发芽试验:按GB/T3543.4规定要求,做发芽试验。
种子处理:将干种子置于布袋内,约占布袋容积的1/3,将袋口扎紧后挂1个标签,并做好标记。将整个布袋浸入生活饮用水中,约6-8小时,期间每隔1小时对袋子进行振摇,使里面的种子均匀吸水。将浸好的袋子从水里取出,待无水滴滴下时将种子倒入容器内,拌入细沙或基质后即可播种。
播种:播前苗床浇透水,将种子和育苗基质或细沙搅拌均匀后撒播,播种量为8-10克/平方米,基质用量为90-110克/平方米,细沙用量为190-200克/平方米。种子播完后撒盖一层育苗基质,覆盖层不超过1厘米,及时覆盖地膜。
支拱盖膜加盖遮阳网:用小拱棚盖膜,小拱棚拱高为40-45厘米,拱间距为45-50厘米,盖严压实。拱棚外需盖一层遮阳网。

栽培技术

适时揭地膜:出苗前必须盖严棚膜,幼苗出土率达到50%时,要及时揭地膜。
温度管理:播种后将拱棚膜盖严,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益,子叶期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益,2片真叶期以后保持在21-23益,移栽前7-10天温度与外界相同。
水分管理:苗期以湿润管理为主,2片真叶期前控制浇水,2片真叶期后按需适时浇水,采用喷淋式浇水,1次浇透,每隔3-5天浇水1次,具体浇水量和浇水次数视苗期天气和幼苗生长情况而定。移栽前5天要控水炼苗。
通风管理:播种后幼苗出齐时,应及时通风换气,幼苗生长期间,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适时、适量通风。
光照管理:出苗后晴天17时后至次日11时和阴雨天要揭去遮阳网。
施肥管理:2片真叶期后开始追肥,每隔12-15天追肥1次,采用水溶性肥料或者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喷施,水溶性肥料符合NY1107要求,浓度为0.15%-0.20%,每次用量10-15克/平方米。
除草间苗:采用人工除草,出苗后15天,除去小苗、劣苗,适时间苗,苗距3-4厘米。余壮苗标准幼苗有5-6片真叶,根粗0.4-0.6厘米,叶色浓绿而有光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发现历史

根含乳汁,可提取橡胶,用于制造一般橡胶制品。橡胶草与巴西橡胶树、银胶菊并称世界三大产胶植物。它是在苏联政府组织的寻找橡胶植物运动中(1929年-1932年)被发现的。1930年植物学者在哈萨克斯坦南部天山山脉的卡拉陶山区发现该物种。其根部含有大量天然橡胶,从它根部提取生产的橡胶不逊于橡胶树所生产的,随后苏联开始在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大面积种植。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个能自己生产天然橡胶胶鞋的国家。 1931年苏联生产的第一批橡胶原料约2500吨,哈萨克斯坦是主要原料基地。在二战之前苏联的橡胶草种植园每公顷产量为200公斤,而生产成本只是国外的一半。 二战期间橡胶树橡胶生产和贸易受到限制迫使俄罗斯、德国和美国政府更加确定了在本土种植能产生天然橡胶的植物。苏联橡胶草产量的巅峰时期能供应国内橡胶市场的约30%,种植一直持续到1956年。中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时对新疆野生橡胶草进行过考查和研究,主要目的是解决国内天然橡胶供应不足。后由于战争结束,天然橡胶价格回落,橡胶草的研发和应用被各国束之高阁。

近年来的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天然橡胶日趋短缺,价格上涨,使得人们再一次将目光锁定在其他产胶植物,橡胶草的研究又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现在植物育种者已在培育改良该植物,努力使这种植物的商业化栽培和应用成为可能。科研人员在德国中部萨克森 - 安哈尔特州进行田间试验,以研究不同种植方式、种植密度下对橡胶草产量质量的影响。
发现垄作栽培产量显著高于平地栽培。此外,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较大。在温室条件下4个月就可收获乳胶,在6-8个月时乳胶中天然橡胶的量达到最大值。冬季根部含胶量会减少,在第二年春天再次开始合成。

参考来源

  1. 橡胶草, 植物通,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