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檄 |
檄,漢語二級字, 讀作檄(xí) , 是中國古代官府往來文書的下行文種名稱之一。原是文書載體名稱,指比較長的竹木簡,用於書寫比較重要的文書。以後用檄書寫的文書也稱為檄。"二尺書。從木,敫聲。"--《說文》。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檄
拼音; xí
部首; 木
字碼; U+6A84
五筆; SRYT
倉頡; DHSK
鄭碼; FNSM
筆順; 橫豎撇捺撇豎折橫橫捺橫折撇撇橫撇捺
字級; 二級(6212)
平水韻; 入聲十二錫
注音; ㄒㄧˊ
筆畫; 17
結構; 左中右
造字法; 形聲:從木、敫(jī)聲
筆順編號; 12343251141533134
註解
檄xí
⑴ ㄒㄧˊ
⑵ 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或聲討的文書:"此臣之所謂傳~而千里定者也"。~文。羽~。~移(文體名,"檄文"與"移文"的合稱。檄文多用於聲討和征伐;移文多用於曉喻或責備)。
⑶ 鄭碼:FNSM,GBK:CFAD
⑷ 筆畫數:17,部首:木,筆順編號:12343251141533134
a call to arms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木敫
漢字部件分解: 木白方攵
筆順編號: 12343251141533134
筆順讀寫: 橫豎撇捺撇豎折橫橫捺橫折撇撇橫撇捺
詳細註解
名詞釋義
⑴ 形聲。字從木,從敫,敫亦聲。"木"指"木簡"。"敫"意為"從一點擴散到廣大空間"、"由點到面地擴散"。"木"與"敫"聯合起來表示"從一地發送到全國各地的木簡(文書)"。本義:通電。通告。說明:"檄文"相當於現代史上常見的通電通告。如袁世凱稱帝,雲南等地軍政界人士便通電全國宣布本省獨立,脫離中央政權。
⑵ 同本義 [a call to arms in ancient times]
二尺書。從木,敫聲。--《說文》
太祖得書,便命移檄。--《英烈傳》
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堂奧之間,疑檄不絕。--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
哄甚,兩台檄公(袁可立)解之。--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徵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奉檄守御。--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⑶ 又如:傳檄(傳布檄文);羽檄(上插鳥羽的古代徵兵軍書)
⑷ 泛指信函 [letter]
使君子年善?來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詞性變化
動詞釋義
⑴ 用檄文曉諭或聲討 [announce]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縣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於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顧終不成。--魯迅《墳·摩羅詩力說》
⑵ 又如:檄調(行檄調動);檄委(用檄文曉諭、托咐)
常用詞組
檄文
xíwén
[an official public declaration,addressed to junior officers and people,usu. on starting a compaign;call (summons) to war] 古代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用於曉諭、徵召、聲討,特指聲討的文告
操作檄文以達諸郡。--《三國演義》
羽檄
檄移
漢譯英
檄
a call to arms
announce or denounce in such a call
關於檄
X í
The ancient authorities calls up in order to or the clerk who condemn.
a call to arms
戰國時期秦相張儀曾用檄指斥楚相的過錯。西漢時期凡高級官員對官民有所告諭、徵召以及徵調軍隊都用檄。遇有緊急軍情,檄書插上標誌加快傳遞的羽毛,稱為"羽檄"。東西漢之際,政局動盪,內戰頻繁,一些統兵將帥常用檄告諭軍民,指斥敵方罪過,誇耀己方實力,藉以提高士氣、瓦解敵軍。此後直到南宋初的一千多年中,檄主要作為戰時政治宣傳品使用。南宋以後使用得很少。1367年朱元璋派兵北伐時作《諭中原檄》,指斥元朝殘餘統治勢力的罪惡,安撫中原地區民心。
近代中國農民革命政權和一些群眾團體也曾使用過檄文,如太平天國軍師洪仁1861年發布《誅妖檄文》二篇,號召清朝官兵起義或投降;1861~1890年間,湖南、四川、江西、河北等許多地方都有群眾團體聲討外國侵略者的檄文流傳。唐、宋到清代,檄又作為下行的符、牒、牌、札等文種的別稱;"文檄"一詞常被用作一般官府往來文書的統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檄 ·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3
《唐韻》胡狄切《集韻》《韻會》《正韻》۬狄切,$音薂。《說文》下尺書也。《顏師古曰》檄者,以木峑為書,長尺二寸,用徵召也。《前漢·申屠嘉傳》為檄召通。
又有急,則加以雞羽揷之,示速疾也。《史記·漢高紀》以羽檄徵天下兵。
又《韻會》陳彼之惡,說此之德,曉諭百姓之書也。
又曰:檄,皎也,明言此使令皎然而識也。漢《司馬相如·諭巴蜀檄》、魏《陳琳·討曹操檄》皆是。
又《逸雅》檄,激也。下官所以激迎其上之書文也。
又長檄,印封長牒也。《後漢·安帝紀》民窮困道路,欲歸本郡,在所為封長檄。
又檄棹直上。《爾雅·釋木》無枝為檄。
又檄糴,疾貌。《嵆康·琴賦》懰檄糴以奔邀。
又《唐韻》胡敎切,音效。《郭璞·蜜蜂賦》誅戮峻於鈇鉞,招徵速乎羽檄。集不謀而同期,動不安而齊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