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無窮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歡樂無窮盡》外文名:Let our gladness have no end,音樂類型:聖詩讚美詩(新編)。
歐洲的古典音樂[1]是在中世紀的伊利莎白時期發展而來的,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以格里高利宗教音樂占主導地位。當時人們對於基督教的崇拜和信仰完全不像這樣。中世紀時期的歐洲教會的權力要高於國家和一切的社會形勢,宗教[2]是直接影響到政治和音樂的。所以當時的音樂只是純粹的宗教用途,在教堂中演唱,並沒有樂器伴奏,但這個時期的音樂卻對後來的音樂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簡介
(來源:《讚美詩新編史話》)
歡樂無窮盡歌
Let our gladness have no end
經文:「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 (太2:10)。
《歡樂無窮盡歌》的歌詞和樂曲原是一首15世紀初波希米亞的聖誕頌歌 (Carol)。正如第72首所介紹的那樣,聖誕頌歌原是歐洲人伴隨舞蹈的民間歌曲。在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獨立之前,該地區統稱為波希米亞 (Bohemia)。他們的民族服裝、民間音樂和舞蹈在世界上素負盛名。該民族中曾產生出好幾位音樂家,諸如斯美塔那 (B.Smetana,1824—1884)和德伏夏克 (A.Dvořák,1841— 1904)等人。波希米亞民族主要信仰基督教,所以他們的音樂中有很多基督教音樂和歌曲,這首《歡樂無窮盡歌》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曲調歡樂,節奏鮮明,副歌的和聲又很活躍,充分表達出聖誕節來臨的歡樂,在歐洲很受人們歡迎。早在 1602年就被選入德國信義宗的讚美詩集中。在傳到英國時出現過有好幾種不同的英文譯詞,除這首首句為「我們歡樂無窮盡」 (1et our gladness have no end)外,還有的首句為:「基督我主今降生」(Christ the Lord to us is born), 「天地與我同歡慶」(Be ye joyful,earth and sky)。
這首詩的調名為 ((NARODIL SE KRISTUS PON》又叫做《救主誕生(SALVAT0R NATUS)》。
參考文獻
- ↑ 歐洲古典音樂欣賞,豆丁網,2016-03-26
- ↑ 如何正確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搜狐,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