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欢聚与离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欢聚与离别》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的作品。

作品

我的心儿狂跳,赶快上马!
想走想走,立刻出发。
黄昏正摇着大地入睡,
夜幕已从群峰上垂下;
山道旁兀立着一个巨人,
是橡树披裹了雾的轻纱;
黑暗从灌木林中向外窥视,
一百只黑眼珠在瞬动眨巴。

月亮从云峰上俯瞰大地,
光线是多么愁惨暗淡;
风儿振动着轻柔的羽翼,
在我耳边发出凄厉的哀叹;
黑夜造就了万千的鬼怪,
我却精神抖擞,满心喜欢:
我的血管里已经热血沸腾!
我的心中燃烧着熊熊烈焰!

终于见到你,你那甜蜜的
目光已给我身上注满欣喜;
我的心紧紧偎依在你身旁,
我的每一次呼吸都为了你。
你的脸庞泛起玫瑰色的春光,
那样地可爱,那样地美丽,
你的一往深情——众神啊!
我虽渴望,确又不配获取!

可是,唉,一当朝阳升起,
我心中便充满离情别绪;
你的吻蕴藏着多少欢愉!
你的眼饱含着多少悲凄!
我走了,你低头站在那儿,
泪眼汪汪地目送我离去;
多么幸福啊,能被人爱!
多么幸福啊,有人可爱! [1]

诗歌特点

歌德一生没有停止过诗歌创作。他创作的诗歌数量惊人,给世人留下 了宝贵的财富。总结起来,歌德的诗歌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思想深刻,意境深远。从《普罗米修斯》、《神性》、《重逢》、《幸福的渴望》、《浮士德》等作品中都可以找到证据。

(2) 题材丰富、广泛,几乎反映了社会及人生中的方方面面。

(3) 情感自然真挚。细细品味一下《五月之歌》、《漫游者的夜歌》、 《迷娘曲》等抒情诗,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4) 体裁多种多样。如,早年的牧歌体、民歌体、颂歌;中年的短诗、 哀歌、十四行诗;晚年的阿拉伯风格和中国风格。另外还有许多格言诗和叙事谣曲。[2]

作者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1776年开始为魏玛公国服务。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玛去世。

歌德的诗词全集: 《欢聚与离别》 《玛丽恩巴德悲歌》 《野蔷薇》 《五月之歌》 《幸福的渴望》 《迷娘曲 (之一)》 《对月》 《浪游者的夜歌》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