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歐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歐洲經濟、政治共同體)

歐盟

歐洲聯盟(德語:Europäische Union,法語:Union européenne),簡稱歐盟(EU),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Brussels),是由歐洲共同體發展而來的,創始成員國有6個,分別為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該聯盟現擁有28個會員國,正式官方語言有24種。[1]

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2012年,歐盟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歐洲理事會主席為圖斯克,歐洲議會議長為安東尼奧·塔亞尼[2] 盧森堡前首相容克為歐盟委員會主席。 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經濟上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實體(其中德國、法國、意大利為八國集團成員),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歐洲聯盟 英文名稱 European Union
簡 稱 歐盟 所屬洲 歐洲
首 都 布魯塞爾 主要城市 柏林、巴黎、羅馬等
國慶日 11月1日 國家代碼 EU
官方語言 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等24種 貨 幣 歐元(EUR,€)
時 區 UTC+0至UTC+2(夏時制:UTC+1至UTC+3) 政治體制 邦聯制
人口數量 5.1億(2018年) 人口密度 120.9人/平方公里(2017年)
主要民族 日耳曼語族、羅曼語族、斯拉夫語族、波羅的語族等 主要宗教 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
國土面積 4,379,963平方公里 水域率 3.08%
GDP總計 18.749萬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人均GDP 36532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
國際電話區號 +3x或+4x 國際域名縮寫 EU
道路通行 靠右駕駛 格 言 多元一體
成員國 德國、法國、意大利等28國 歷 法 公曆
基尼係數 0.30 舒曼日 5月9日
主要領導 圖斯克、容克、安東尼奧·塔亞尼 理事會主席 唐納德·圖斯克
盟 歌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歡樂頌》的主旋律

歷史

聯合的構想

歷史上,曾有數個帝國用武力統一了歐洲的廣大地區,像是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納粹德國。而王朝聯盟(Dynastic union)則是統一歐洲領土的和平手段,另外也有少數的國家聯盟,如地處中東歐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地處中歐的奧匈帝國和地處亞洲西部、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封建神權大帝國——奧斯曼帝國。[3] 歐洲統一的思想,在20世紀以前就已經出現。1453年,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破後,波希米亞國王喬治就於1646年建議,歐洲基督教國家應該組成聯盟,對抗奧斯曼帝國的擴張。1776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當時就有歐洲人設想歐洲仿效美利堅合眾國,建立歐洲合眾國,支持此提議者包括拉法耶特侯爵、泰狄士·高斯士高等。19世紀初,拿破崙曾在大陸封鎖期間在歐洲大陸實行關稅同盟。最初於1948年由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組成的關稅聯盟,主要是免除關稅,開放原料、商品的自由貿易。該關稅同盟對當今歐盟的建立發展有着不可磨滅的作用。

歐洲煤鋼共同體

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人力與經濟損失,帶給歐洲極大的打擊。奧斯威辛集中營大屠殺等事件證明了戰爭與極端主義的可怕。特別是核武器的問世,使得世人希望能避免過去的錯誤,避免戰爭。另外,西歐國家再也無法鞏固他們原有的列強地位,使得讓世界上出現了美國蘇聯這兩個對立的超級強權。為了確保德國不會再次威脅到和平,德國部分重工業遭到拆除,煤炭開採區被隔離(薩爾、西里西亞)或由國際控管(魯爾區)。 1958年1月1日成立歐洲投資銀行(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1959年正式開業。總行設在盧森堡。 1965年4月8日,德國、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六國簽訂《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吉恩·瑞伊(Jean Rey)主持合併後的第一屆委員會。條約於1967年7月1日生效。歐共體總部設在比利時布魯塞爾。 1973年,丹麥、英國、愛爾蘭加入歐洲共同體。其中法國試圖限制超國家權力,並拒絕英國成為會員國,使得緊張情勢逐漸浮現。 1981年,希臘加入歐洲共同體。 1985年,格陵蘭退出歐洲共同體。[4] 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歐洲共同體。 1987年7月1日,歐洲單一法案生效。 1990年6月起,歐洲多國簽署《申根公約》,消除過境關卡限制,使會員國間無國界,1995年3月26日,《申根協定》正式生效。

政治聯盟

1990年4月,法國總統密特朗和聯邦德國總理科爾聯合倡議於當年底召開關於政治聯盟問題的政府間會議。同年10月,歐共體羅馬特別首腦會議進一步明確了政治聯盟的基本方向。同年12月,歐共體有關建立政治聯盟問題的政府間會議開始舉行。經過1年的談判,12國在1991年12月召開的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上通過了政治聯盟條約。其主要內容是12國將實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並將最終實行共同的防務政策。此外還實行了共同的漁業政策、建立歐洲貨幣體系、建設經濟貨幣聯盟等措施。

歐盟誕生

1991年12月11日,歐共體馬斯特里赫特首腦會議通過了建立「歐洲經濟貨幣聯盟」和「歐洲政治聯盟」的《歐洲聯盟條約》(通稱《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簡稱「馬約」)。1992年2月7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簽訂,設立理事會、委員會、議會,逐步由區域性經濟共同開發轉型為區域政經整合的發展。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洲聯盟正式成立,歐洲三大共同體納入歐洲聯盟,這標誌着歐共體從經濟實體向經濟政治實體過渡,同時發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並加強司法及內政事務上的合作。1994年的歐洲議會選舉,執委會提議雅克·桑特擔任執委會主席,但其實他被視為第二選擇。議會勉強批准桑特的任命案,但他所領導的執委會則獲得強力的支持(416票贊成、103票反對)。

英國脫歐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2016年6月23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支持「脫歐」的票數以微弱優勢戰勝「留歐」票數,英國將脫離歐盟。 [5] 2017年3月28日,在英國倫敦,行人經過英國議會大廈。經過9個多月的爭論和醞釀,英國政府定於本月29日宣布啟動脫離歐盟的程序,英國「脫歐」將由此邁出標誌性一步。 [6] 2017年3月29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定於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正式啟動「脫歐」程序,英國經濟將接受「脫歐」帶來的全面挑戰。[7] 2017年12月8日消息,英國與歐盟達成歷史性脫歐協議,從而為貿易談判鋪平了道路。 [8] 2018年6月2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成為法律,允許英國退出歐盟。 [9] 2019年6月,歐盟委員會公報說,「歐洲高性能計算共同計劃」已從歐盟成員國中選定8處地點建設「世界級」超級計算機中心。

語言

歐盟共有24種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荷蘭語、丹麥語、瑞典語、芬蘭語、希臘語、波蘭語、斯洛伐克語、馬耳他語、匈牙利語、立陶宛語、拉脫維亞語、斯洛文尼亞語、捷克語、愛沙尼亞語、愛爾蘭語、保加利亞語、羅馬尼亞語、克羅地亞語。上述語言均享有同等權利,歐盟所有官方文件、出版物、重要會議以及官方網站,均須同時使用這些語言。

標誌

會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懸掛,會旗為天藍色底,上面有12顆金黃色的星,是聖母瑪利亞的象徵。製作會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歐洲,增強人們對歐洲聯盟和歐洲統一性的印象。歐盟的會徽:1988年1月開始使用,會徽的底呈藍色,上面12顆星圍成一個圓圈,代表歐盟的12個國家。

新標誌

歐盟委員會日前斥資31.5萬英鎊,相當於320萬人民幣設計了新的歐盟logo,引起巨大的爭議;英國就有議員批評,如果不注意觀察,新設計的歐盟logo看上去和原來的沒有什麼區別,何況歐盟面臨許多經濟問題,其舉動可說是非常浪費。對此歐盟委員會官方解釋說真的不太貴。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新的歐盟logo只在旗幟四周圍插入了簡單的線條,就要花費11萬英鎊;再加上該標誌取代了原本歐盟委員會使用的各標誌,又花了21.5萬英鎊。

地位

歐洲聯盟是歐洲地區規模較大的區域性經濟合作的國際組織。成員國已將部分國家主權交給組織(主要是經濟方面,如貨幣、金融政策、內部市場、外貿),令歐洲聯盟越來越像聯邦制國家。雖然歐洲聯盟還不是真正的國家,歐洲聯盟本身也無權行使各成員國的主權,但里斯本條約第一條第八項(款)允許歐洲聯盟簽訂歐洲人權公約成為歐洲委員會的成員國。

宗旨

促進和平,追求公民富裕生活,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確保基本價值觀,加強國際合作。

組織成員

成員國

歐盟共有28個成員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為創始成員國,於1951年結盟。此後,丹麥、愛爾蘭、英國(包括直布羅陀)(1973年),希臘(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1986年),奧地利、芬蘭、瑞典(1995年)先後成為歐盟成員國。2004年5月1日,歐盟實現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擴盟,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塞浦路斯、馬耳他、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十個國家同時加入歐盟。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加入歐盟。2013年7月1日,克羅地亞入盟。此外,歐盟還啟動了與冰島的入盟談判;將土耳其、馬其頓、黑山、阿爾巴尼亞 [13] 、塞爾維亞列為歐盟候選國;與波黑簽署了《穩定與聯繫協議》。 按英文字母排序成員國為:奧地利(Austria)、比利時(Belgium)、保加利亞(Bulgaria)、塞浦路斯(Cyprus)、克羅地亞(Croatia)、捷克(Czechia)、丹麥(Denmark)、愛沙尼亞(Estonia)、芬蘭(Finland)、法國(France)、德國(Germany)、希臘(Greece)、匈牙利(Hungary)、愛爾蘭(Ireland)、意大利(Italy)、拉脫維亞(Latvia)、立陶宛(Lithuania)、盧森堡(Luxembourg)、馬耳他(Malta)、荷蘭(Netherlands)、波蘭(Poland)、葡萄牙(Portugal)、羅馬尼亞(Romania)、斯洛伐克(Slovakia)、斯洛文尼亞(Slovenia)、西班牙(Spain)、瑞典(Sweden)、英國(United Kingdom) 潛在國家:阿爾巴尼亞(Albania) [13] 、黑山(Montenegro)、塞爾維亞(Serbia)、北馬其頓(North Macedonia)、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輪值主席國

羅馬條約》,明確規定了歐洲理事會在歐洲聯盟中的中心地位。理事會主席由各成員國輪流擔任,稱為「歐盟輪值主席國」,任期半年。順序基本按本國文字書寫的國名字母排列。 拉脫維亞自2015年1月1日起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為期半年。 [10] 愛沙尼亞將自2017年7月1日起首次擔任為期半年的歐盟輪值主席國。

經濟

概況

歐盟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經濟一體化的逐步深化又促進了該地區經濟的進一步繁榮。2013年,歐盟28個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萬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23100歐元。歐盟為世界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最大進出口方。歐盟對外貿易中,美國、中國、俄羅斯、瑞士為主要貿易夥伴。歐盟也是全球最不發達國家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援助者,多邊貿易體系的倡導者和主要領導力量。 歐盟的誕生使歐洲的商品、勞務、人員、資本自由流通,使歐洲的經濟增長速度快速提高。1995年至2000年間經濟增速達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1997年的1.9萬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萬美元。歐盟的經濟總量從1993年的約6.7萬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近10萬億美元。

歐元

瑞典和丹麥外的11個國家(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芬蘭、荷蘭、盧森堡、愛爾蘭、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於1998年首批成為歐元國,1999年1月1日起在11個國家開始正式使用。這些國家的貨幣政策從此統一交由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負責。 2000年6月,歐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費拉舉行的首腦會議批准希臘加入歐元區。 2002年1月1日零時,歐元正式流通。 2006年7月11日,歐盟財政部長理事會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亞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歐元區 ,這將是歐元區的首次擴大。同時該國將成為新加入歐盟的10個中東歐國家中第一個加入歐元區的國家。 2007年1月1日,歐盟第五次擴張,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正式加入。因此,議會將新增53位議員,執委會增加兩個職位。羅馬尼亞委員的職位名稱為歐洲執委會多語委員(European Commissioner for Multilingualism),遭到部分人士批評太過狹隘。同一天,斯洛文尼亞開始使用歐元,但立陶宛等其他國家因通貨膨脹而拒絕。 2008年1月1日,塞浦路斯、馬耳他加入了歐元區。 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成為歐元區第16個會員國。 2011年1月1日,愛沙尼亞加入歐元區。 2012年2月下旬,法國正式宣布停止流通原有本土貨幣法郎,在全法國境內統一流通歐元。 2015年1月1日,立陶宛加入歐元區  [11] 截至2018年7月31日,歐元區有19個成員國。

債務危機

不斷升級的債務危機成為危及歐盟經濟復甦的頭號殺手。根據歐盟委員會2010年5月初發布的預測,歐盟和歐元區的經濟增長率將僅為1%和0.9%,復甦步伐明顯落後於美國等其他發達經濟體,更無法與新興經濟體相比。

對外關係

概述

歐盟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已同世界近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外交關係,與戰略夥伴建有定期首腦會晤機制。歐盟奉行有效多邊主義,倡導自由貿易,積極引領國際能源及氣候變化合作,強調維護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地區熱點問題。2016年6月,歐盟發布題為「共同願景、共同行動:一個更強大的歐洲」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全球戰略,確定包括促進和平與安全、實現繁榮、推進民主、建立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等四大共同利益為目標,以「有原則的實用主義」為對外行動基本綱領。 歐盟在國際舞台上發揮着積極作用。歐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外交關係,並締結了各種經貿合作協定。目前有160多個國家向歐盟派駐了外交使團,歐盟也已在1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所在地派駐了代表團。在一些國際機構如世界貿易組織中,歐盟代表成員國發出聲音並行使權利。歐盟還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工作,並在聯合國及一些專業機構中派有觀察員。

同中國的關係

1975年5月建交。40年來,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歐關係得到了長足發展。在政治領域,歐盟先後制定了《歐中關係長期政策》、《歐盟對華新戰略》和《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3個對華政策文件。這些文件認為「歐洲同中國的關係必然成為歐洲對外關係,包括亞洲和全球關係中的一塊基石」,主張同中國建立全面的夥伴關係。與此同時,中國也一再重申,中國與歐盟都是當今世界舞台上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重要力量,全面發展同歐盟及其成員國長期穩定的互利合作關係,也是中國對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9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與歐盟輪值主席國、英國首相布萊爾、歐盟委員會主席桑特在倫敦舉行了中歐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正式會晤。1999年12月21日,中國-歐盟第二次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 2000年5月19日,中國與歐盟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達成雙邊協議。9月8日,歐盟委員會發表的《歐盟-中國關係報告》指出,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在過去兩年裡得到加強並快速發展。歐盟認為,越來越多的雙邊交往增進了相互了解,有利於互助互利。報告認為,歐中雙方建立的每年一度的領導人會晤制度及歐盟與中國簽署關於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協議是歐中關係快速發展的明證。2000年10月23日,中國-歐盟第三次領導人會晤在北京舉行。會議將就加強雙邊關係、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控制非法移民等問題進行談判和討論。 2005年9月,中歐簽署文件就解決紡織品貿易問題達成一致,中國商務部長薄熙來、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代表雙方在北京簽署了《磋商紀要》。

相關視頻

1、歐盟介紹

歐盟介紹

2、「英國脫歐」全解析: 英國人到底在搞什麼?

「英國脫歐」全解析: 英國人到底在搞什麼?

3、歐盟的成立與發展簡介

歐盟的成立與發展簡介

4、歐盟風景

歐盟風景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