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诗

《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宋朝诗人苏轼的诗词

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离京出任杭州通判。赴杭途中,路过颖州谒见欧阳修,观赏了石屏,应欧阳修之命作此诗。

此篇善用长句,不但"笔力具有虬松屈盘之势",而且其中的"独画"十六字句更为"从古诗人所无"(皆清汪师韩语),是苏轼的独创。苏轼用这种长短不一,错落有致,章节铿锵的歌行体,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势,并借助丰富的想象抒发内心对遭际不平的无穷感慨。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1]

创作年代;宋代

作品体裁;杂言诗

作者;苏轼

作品出处;《苏轼集》

作品原文

《 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孤烟落日相溟濛。

含风偃蹇得真态,刻画始信天有工。

我恐毕宏韦偃死葬虢山下,骨可朽烂心难穷。

神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像略与诗人同。

愿公作诗慰不遇,无使二子含愤泣幽宫。

作品注释

①欧阳少师--指欧阳修。公元1071年(北宋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致仕(退休),退居颖州,故有此称。

②遗(wèi)--赠送。

③希微--隐约不明的样子。 踪--指图迹。

④溟蒙--模糊不清的样子。

⑤偃蹇--宛转委曲;屈曲的样子。

⑥毕宏、韦偃--皆唐代名画家,擅长画松。虢(guó)--今在河南卢氏县,石屏的产地。

⑦沦--深入,融入。

⑧ 公--指欧阳修。不遇--指毕宏、韦偃,这些不为当时所重的艺术家。

⑨幽宫--冥间。

鉴赏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2]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3]

视频

《百家讲坛》 苏轼(一)人见人爱苏东坡

苏轼趣味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