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钦州街

HLY讨论 | 贡献2022年2月15日 (二) 17:47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钦州街

图片来自flickr

钦州街Yen Chow Street)是香港九龙深水埗的一条街道,由通州街钦州街西交界为起点,向东北方至青山道九龙道交界为终点。街道名称取自广西钦州市(命名时属广东下四府)。此街道最宽阔的一段分隔行车道提供六线双向行车。[1]

1990年代前,钦州街道尽头曾设的深水埗码头,渡轮航线发展蓬勃,配合陆路交通工具接驳,成为昔日区内的交通要塞。

目录

西九龙填海计划

深水埗区多条街道在西九龙填海计划后被延长,当中包括钦州街、东京街发祥街兴华街,由于这四条街道的门牌号码是从海旁向内陆顺序排列,因此,填海后的街道延伸段,在本来的名称后被加上“西”字(West),方便编排门牌号码外,亦能够带出新路段在旧路段的哪一方。香港其他地方也有街道以相同原因,把延伸路段以同一方法命名,例子有尖沙咀柯士甸道西”、红磡畅通道南”、西营盘干诺道西”、“德辅道西”、“东边街北”等。

上世纪90年代的填海工程,最先进行的是钦州街尽头的深水埗码头公共交通总站对开,原因是尽早把原位于荔枝角道一带的长沙湾副食品批发市场(下称“市场”)迁到这片新填地上,方便水路运输。

1993年,批发市场及其道路落成,当时进出批发市场必须驶经东京街延伸段,接驳现时批发市场的出口。车辆进入时,先经过一段向东南方的道路,继而右转向西南方的道路,才能到达批发市场的入口。时至今日,“东京街延伸段”已经消失,“向东南方的道路”现已成为车辆离开市场的必经之路,而“向西南方的道路”便是今天的钦州街西。

钦州街西

钦州街西是由两段互不相通的道路组成。首段起点位于钦州街和昌新里交界(即昔日通往深水埗码头公共交通总站的通道),尽头在其西南方,与连翔道南行线连接;次段起点则在连翔道北行线,至渔农自然护理署辖下的长沙湾副食品批发市场鱼类统营处辖下的长沙湾鱼市场车辆入口为止。至于两段路为何没有连接起来,大概因为两段路中间有港铁路轨和西九龙公路,车辆若要驶经整条钦州街西,也可以利用不远处的东京街交汇处太子道交汇处前往。钦州街西的首段主要为市民提供通勤运输接驳,次段则是以货物运输为主,由于用途明显不同,两段路不相连也可这样解读。

在钦州街西次段分支的钦明路,并是邻近货仓的通道,行人可以利用此路步行到大角咀海帆道,两条道路的交界便是深水埗区油尖旺区的分界线。

钦州街西不准红色小巴进入,理论上只可到昌新里掉头,返回钦州街。

交汇道路

沿线建筑物

参考文献

  1. 钦州街,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