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正觉寺,灯明闻犬吠,松暗见萤飞,深夜长廊静,多应独自归”,即此。正觉寺始建于唐代,初名妙觉寺。相传是有南宗八祖之尊的马祖道一开基立寺,规模不大,其景观现不可考,到宋代盛况空前,历代文人对正觉寺都留有赞誉诗文。

中文名 正觉寺

地 址 北京市圆明园

类 别 古建筑

年 代 清 文物

原属 原圆明园建筑

目录

布局结构

正觉寺,山门外檐刻有“正觉寺”三字,为乾隆御书,汉、满、藏、蒙四种文字合璧。 文殊亭为八方重檐亭,外檐匾上有“文殊亭”三个字。该亭又称殊像阁、文殊阁。据记载,文殊阁内奉有文殊菩萨骑青狮之像,总高二丈有余[1] 。文殊菩萨像及其背光均为木制包金,下乘白玉石台。最上楼有后楼七间,楼东西各三间顺山殿。最上楼供佛五尊,法身连座通高三尺零六分。最上楼、三圣殿前各有东西配殿五间。周围的廊房为喇嘛住所。

蟠龙藻井

佛足在中间塔南面须弥座腰的正中位置刻北京市海定区正觉寺有一双凸雕佛足,足心向外,下面托以盛开的莲花。这种凸雕佛足在北京寺院中仅此一处,其他地方的佛足均为凹刻。塔座的正门上有“敕建金刚宝座塔”的匾额。塔前的两株银杏树一雌一雄,树龄逾300年,需三人合抱,堪称真觉寺一宝。相传早年间,京西百姓常在重阳节登塔远眺以应时令。

石刻博物馆

1961年,真觉寺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被辟为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2] 。这是第一座陈列北京地区石刻文物的专题性博物馆,筹建于1982年,在1987年正式成立。馆舍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院子里露天展放北京近郊出土的历朝历代的精品石刻,室内展区,主要陈列一些资料、照片以及比较精细的石刻工艺品。全馆共设8个展区:综合陈列区:于宝座东面,共陈列各种形制和内容的碑刻31通。其中有雍正皇帝书写的石道碑、大型卧式碑、阐述伦理的镶墙碑和一字未刻的无字碑;有随死者埋入地下的功德碑;有中西组合式的方尖碑;还有太监碑及寺院的经幢等。可以称为北京地区碑刻的缩影。

视频

正觉寺一日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