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冯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中国当代作家冯敏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9岁时,父亲去世,随母还乡。因是家中长子,少年时期便“佣书贩舂”,为别人抄书,补贴家用。李商隐天资聪慧,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又受教于一位精通五经和小学的堂叔,受他的影响,李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十六岁时,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

唐大和三年(829年),举家移居洛阳,结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令狐楚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对其十分器重,不仅教授他骈体文的写作技巧,还资助他的家庭生活,鼓励他与自己的子弟交游。

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影响很大,他渴望早日做官,光宗耀祖。于是李商隐就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应举之路,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的科举之路异常艰难。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考取了进士。年末,令狐楚病逝。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作了他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也很是欣赏,于是将女儿王晏媄许配给他。

王晏媄是王茂元的掌上明珠,知书达理,天真烂漫。“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恨自己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翅膀,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李商隐的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写照?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这首《无题》也是一首特别经典的诗篇,这里的“丝方尽”也是“思念”的“思”的谐音,诗人表达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相见,又难以相见,相见之后又难以言说,言说之后也是徒然,到底到何处去说?

但这桩婚姻却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恩师的背叛,也因此仕途不顺。不过,他并没有后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他们婚后的感情生活很好,在李商隐的眼中,王晏媄是一位温柔体贴的妻子。

不久,他的母亲去世。遵循惯例,离职回家守孝三年。这意味着三十而立的李商隐不得不放弃跻身权力阶层的大好机会。他闲居在家的三年(会昌二年末至会昌四年末),是李德裕执政最辉煌的时期。会昌三年(843年),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病故。王茂元生前没有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李商隐升迁,但他的去世,无疑使李商隐的处境更加困难。

岳父去世后,李商隐一度失去工作,只能在家闲居,穷困潦倒而又郁郁寡欢的他,只能借诗歌排遣心中的郁闷和忧愁。于是便有了《春日寄怀》、《登乐游原》等很多以物言志的佳作。其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更是他内心真实的写照。虽然官场失意,但在诗文上的造诣却达到了登峰造极,文章自成一格,被后世称为西昆体。他的七言律诗,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更是使他独步晚唐。

《夜雨寄北》是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什么时候回去?我还不知道。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涨满了河池。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听着绵绵夜雨,是多么思念你!他把人的心理活动当作一种意象来写,在他之前是没有人这样做的,这也是他对中国诗歌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

大中五年(851年),李商隐的妻子王晏媄病逝。人过中年的李商隐再也无心追求仕途上的成功,人生多变,仕途坎坷,迷离恍惚,寂寞孤独,于是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年仅46岁。他一生怀才不遇,诗作却惊艳了千年岁月;他一生颠沛流离,深情却感动了万千世人。世道不公,他把苦难变为诗歌。写诗最美,用情最深。“多情却被无情恼”,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这一句词正可用作李商隐一生的总括。这话对李商隐而言,没有半分矫情,毕竟他所有的委屈都是应该的,因为这世界当真辜负了他。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读懂古人诗,才能读懂古人,才会更懂我们自己。当我们跟李商隐一起走完他悲喜交加的一生,他坎坷的人生路,才会理解明白,为何人生满是失意,却还要化失意为诗意;为何人生满是失望,却还要在失望之上建立希望。在世态炎凉中信奉善良,在满目苍夷中看到诗和远方,他是李商隐,又何尝不是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你和我。[1]

作者简介

冯敏,85后女青年,《齐鲁文学》签约作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