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武士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士道
 
国籍 日本
别名  

武士道起源于江户时代,是日本武士阶层遵守的原则……它基于一些美德如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克己的精神信仰……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1]

中文名称:武士道

外文名称:Bushidou

起源:日本

时代:江户时代

历史渊源

日本武士道最早可追溯到江户时代的佐贺藩时期。据说那时,武士道被称之为“叶隐”,是指在1716年间民间传诵的,由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传述,同乡藩士田代陈基听闻、书写、整理完成的一本武士道修养书,意为有如树木的叶荫,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书以问答体的形式写了“叶隐闻书”的过程,全书共11卷1200多节,简称《叶隐》或者《叶隐集》,详细地介绍了武士的心得修养、言行,列举了不同武士同各藩主的关系。

这本书大肆宣扬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的武士道精神,倡导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的气概,批判了一般人对生命的执著态度,一个真正的武士应该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它标榜了武士的精神优越性,即信奉先从心理上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的理论,并让武士将此作为头等的道德规律。

从日本历史发展来看,日本的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时期,当时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逐渐瓦解,征兵制也随着中央集权制的衰落而日趋松弛。公元9世纪时,日本征兵制改行“健儿制”,导致了兵役成为贵族的专利,进而使得军队素质一落千丈。与此同时,日本各地的庄园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而庄园主为了领地和安全,不得不自建保卫组织,先是慢慢分离出一些农民让之接受训练,后来就形成了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2]

发展简介

随着庄园化的发展,武士的实力也在逐渐加强。到11世纪时期,以庄园为单位的武士团开始逐渐形成了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这个集团中充斥着极强的宗族观念,有独立的首领“物领”,而下属“庶子”对“物领”绝对服从。战场上的武勇和“庶子”对主人的献身精神,形成了“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新的武士道观念,并成为维持武士团组织的重要思想支柱。

从此武士逐渐作为一个阶层发展了起来,而武士兴起的年代,正是日本从律令社会转变为贵族社会的时期,也正是封建制度开始占据优势的时代。他们的兴起,不仅仅是贵族与武士之间争夺权利的过程,也包含了日本地方新兴力量的产生。但是直到德川幕府时期,“武士道”这个名词才真正以文字的方式出现。

自11世纪武士作为一个集团的形式出现后,他们成了革命的中坚力量,他们所信奉的忠信体系,也形成了最初的武士道精神。同时武士在幕藩体制形成、发展过程中都起到过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到了19世纪末,武士所肩负的推翻幕府统治、创建明治新政府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而其庞大的体系和巨大的经济消费已经成为新政府的沉重负担,此时也是他们该告别政治舞台的时候了。

据统计,在明治初期,武士占日本总人口的1/16,萨摩藩武士人数更是高达全藩总人口的1/4,而这些武士都是以将军和大名为衣食父母,通过领取数量不等的秩禄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封建主从关系。但是到“版籍奉还”和“废藩置县”后,基本上废除了藩主的封建领主性,武士的生计来源被截断,新政府只好接手承担这一庞大武士阶层的衣食包袱——秩禄。[3]

精神内涵

日本武士阶层统治阶段盛行了600多年,作为武士要讲究 忠,义,勇,跟现在很多古惑仔奉行的差不多,不过日本的武士更多的是愚忠,对于下等的武士,君主有对其生杀大权,提倡苦行僧式的自我修养,跟现在很多民间修道人的意志差不多,只不过前者更多的是以杀入世,基本以战斗为目的,以杀伐为荣,基本就是培养战争机器差不多。

1、忠诚至上。“在武者之习中,主从意识居最重要的地位……以从者对主人忘我的献身精神为核心。”无论平安主从道德,还是各个时代的武士道,都把“忠”放在第一位,这是身为武士必须具有的美德,讲求对大名和将军绝对的忠诚和彻底的服从。武士为了自身和后代在武家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惜生命来效忠,“这是武者最大的本份。”为主君忠诚赴死的武士人人称颂,背叛主人、不忠的武士在社会上无立锥之地。武士家庭就是培养忠臣孝子的摇篮。“曾辅佐足利义满将军的著名武将斯波义将,所著《竹马抄》,训诫子弟,为主君舍弃生命乃武士之本份。“武士道”精神的特点

2、重名轻死。武士将名誉看得非常重要,如果面临名誉与生命的两难抉择,武士会毅然选择名誉。名誉不仅关系个人的得失,还关系到家族的荣誉和利益,所以在必要时刻,武士不惜牺牲性命保全名誉。武士“驱使于矢石之间,出身于生死之门”,因此“武士好禅”,武士修禅宗来凝聚精神,积蓄能量,置生死于度外,随时准备用生命的绝唱换取崇高的名誉。《平家物语》第九卷“木曾之死”将武士为主君壮烈自尽描写的极其震撼人心:今井四郎兼平正在酣战,听到喊声(主公源义仲已被射死的喊声),说到:“事到如今,我还为谁而战呢!请看吧,东国的诸位,这就是日本第一硬汉自尽的楷模!”说罢,把刀尖插人口里,从马上一头倒栽下来,刺穿咽喉而死。

3、以武勇为本。武士们生活在杀人和被人杀的暴力世界,必须拥有高超的武艺才能生存。武士以战争为职业,以武勇为谋生技能和晋升途经,个人的生死存亡和家庭的贫富贵贱统统取决于武勇。武家社会极其推崇武功和勇力,剑豪宫本武藏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和武士典范。刀作为武士之魂,刀不见血不算武士。所有这一切,决定了身为武士,必须武勇。“武士道”精神的特点

4、正直与礼仪。应仁、文明之乱时,一条兼良在《文明一统记》说:“神佛均说正直,所谓正直即直心……待他人以直心,即正直之政。但此处说的正直,主要是针对家臣武士须以正直之心侍奉主君。日本古代社会等级森严,武士、大名、将军层层效忠,这种体制对武士而言,要格守本份,谨奉礼仪廉耻,报答主君恩德,以背叛不忠和逆上作乱为羞耻。“武士道”精神的特点

5、美化切腹死亡。武家社会的价值观视死亡为“光荣的解脱法”。切腹始于平安后期,在整个武家政治时期,几乎成为武士自杀的唯一方式。切腹的体位有立姿和坐姿的区别,方法上有一字腹、二字腹、三字腹和十字腹。楠木正成{1294一1336}与侍奉丰臣秀吉多年的日本茶道千家流始祖千利休(1522一1591)作为著名的武士典范,皆切腹而死。由于切腹是武士结束生命的方式,自然受到全民的推崇。江户时代旅居日本的西方人米特福德曾亲眼目睹武士拢善三郎的切腹过程,在他的游记里,形容自己对这种血淋淋的场面目瞪口呆,但他同时观察了在场日本人的反应,却是敬羡之情溢于言表。`,,除了切腹自杀以外,还有殉死切腹,少则数人,多则甚至上百人。切腹的基本动机是为了追求名誉,这种死亡方式在日本人看来无尚光荣,是完美的升华。[4]

没落过程

随着武士阶层的消逝,武士道精神看似也逐渐远离了当代的日本人,但是武士道其实已经深入了日本人的灵魂,成为日本人思维方式的一部分,至今日本人所做的一切事,都能够从武士道中找到久远的根源或较为可靠的解释。

日本很聪明地保留了武士道传统,并把它应用到现代的工作场所,使日本人在和平时期,也能唤起民族主义和牺牲奉献的武士道精神。事实也表明,现代日本经济也是一种由国家指导的武士道资本主义,武士道也以资本主义的形式而存在和流传。

另一方面,由于日本民族过分强调武士道精神中的合作性,从而也导致了现代日本人过于注重团队,忽视个人能力的思想。[5]

武士训练

1:在武士的教育方面,首先应遵守的一点在于品质的建立,并不重视思维、知识、辩论等的智力才能。美学的修养在武士的教育上占有重要位置。

2:武士道教育的课程主要由:击剑、箭术、柔术、马术、矛术、兵法、书法、伦理、文学、美学、哲学等科目组成。

3:武士道是非经济性的。它以贫困而自豪。它同文提狄斯一样,"武士的道德是名誉心,与其获得利益而蒙受污名,宁可选择损失。"由于这样极力鄙视金钱和金钱欲,武士道便得以长期摆脱了来自金钱的千百种弊端。


给明治时代带来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黑船事件让日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武士们通过'攘夷运动','大政奉还'等的运动,在明治新政府的诞生过程之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

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日本度过了300年左右的稳定期。在这期间,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人的道德基准被代代继承,为明治维新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1868年,明治新政府成立,1878年,陆军卿山县有朋发表了《军人训戒》,将武士道'忠'的精神作为军人精神的根本。从此以后,'忠'在全日本人的心中渗透。明治维新前后,在日本广为流传的口号'和魂洋才'、'士魂洋才'、'士魂商才'中的'魂'主要体现了'忠'的奉献精神、使命感和责任感。然而,这个'忠'的最终还是被统治者利用,完全扭曲了其本质精神。'忠'最大的滥用出现在外交政策上。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明治政府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计划,使用了'被欧洲夺走的东西从亚洲夺取'的侵略政策。

武士道'忠'就是无条件地对君主尽忠。从明治时代开始,武士道的精神和作风对日本近代的经济资本主义化和君主立宪制的成立,并且对近代天皇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给邻近其他国家带来沉重的灾难。[6]

相关视频

1、日本的“武士道”[高清]

2、老梁:认真分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你会觉得不可思议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