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武康石

目录

武康石

武康石,是防风山又名封山,位于武康以东约8公里处,采石始于唐代,盛于两宋,后遭禁止,可用于江南建筑园林,包括园林假山石,建筑石两种,经过开发,现为旅游景点。

武康石简介

具体位置

现存遗址主要在武康县(今德清县武康镇)境内的防风山、狮、虎、塔山、西茅山铜官山等地。

防风山,又名封山,位于武康以东约8公里处,其采石始于唐代,盛于两宋,后遭禁止。康熙二年(1663),武康知县吴康侯将该山作胜景游览,并写了《封山记略》。《封山记略》提到了封公洞、石、龙池、石屋、仙人桥、百丈潭等,这无非是石宕遗址罢了。1996年,为了开发旅游,人们探险“封公洞”,沿斜坡向下清理宕渣近百米,见洞内凿痕累累,因担心安全,未至洞底。防风山还有“小蝙蝠洞”,2001年开发成旅游景点,在清理洞穴宕渣时出土铁锥2只,当地人称作“石蟹”,现藏德清县博物馆。后来考证,这是一种剖石工具。

由于山麓防风庙“明洪武四年,而神亦载在祀典,设封守,禁樵采”的原因,明代终被官方禁采,武康石的开采中心因此转移到了狮山、塔山、虎山等地。狮山、虎山并无狮虎,因采石后的山体形似狮虎而得名。现突兀于狮山山脊中段的一块巨石,高20余米,是采石所遗留的,记录着未开采前的等高,可见其开采量巨大。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江南建筑和园林。包括园林假山石、建筑石两种。在古代,紫色象征着祥瑞。其中的武康紫石还被广泛地用于其他古建筑,如古寺庙台基、石塔、古镇驳岸,甚至佛像。

种类

一种是建筑用石。 武康石建筑用材是一种属于火山喷出岩中的融结凝灰岩,它的质地硬度适中,与古代采矿技术、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自然状态多数呈淡紫色,少数呈黄褐色,但表面一经风雨侵蚀就氧化成美丽的紫色,在古代紫色象征着祥瑞,因此人们习惯把这一类石称“武康紫石”。这一类石纹理清晰,可以采伐成大型的各种建筑材料,同时也能雕琢出复杂的艺术图案。它略具吸水性,湿润的岩体常有藤蔓攀援,苔藓衍生,给人以古朴之美。武康石是一种砂岩,即使加工非常平整,表面仍具涩性,雨中踏于其上也不会滑溜,是古桥梁的优秀石材。

另一类是园林叠山用石,色泽黄褐,属于地表风化岩,纹理不清,块状形态不规则。据文献记载和实物考证,均用于园林叠山,如著名的上海豫园大假山等。园艺界习惯把这一类石称作“武康黄石”。还有一种属于海相硅质岩,色泽灰黑,是园林叠山的良好材料。江苏、上海等地石材资源较少,或有石无材,或有石难材。但是,他们对石却颇有研究,在文物资料甚至文保单位碑记说明中多能见到“武康石”、“青石”、“花岗岩”等石的名字。

古代的运输

武康临东苕溪,又有运河之便,江南水网密布,当时都通过水路将石材运往江南各地,远至汴京。

辉煌历史

花石纲

清代道光《武康县志》著录有清初顺治间邑人潘汝奇《石山谣》一首:“宋代花石纲,志载武康石。大内艮岳高,采用或不恤。至今黄绫封,光彩被石壁。圣代重爱民,一物不轻入。四海贺宴然,山林各保摄。忽闻采过山,天子诏不及。兹土岂无灵,一任遭恶劣。”这首民谣把武康石的名字追溯到了北宋时期,说的是北宋末年宋徽宗的极度腐朽糜烂,他为了在东京(今河南开封)营建“寿山艮岳”,不惜劳民伤财,使朱主持苏杭应奉局,凡民间奇石异木可用者,即劫往东京,沿大运河运送的船队号称“花石纲”。《宋史-朱传》:“民家一石一木稍甚,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识,未即取,使护之,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又:“凿山辇石,虽在江湖不测之渊,百计取之,必出乃止。”是时,吴越困于花石之忧,人民不胜其苦。《武康县志》又引《石谱》:“(武康)铜官山石空灵多,穷人取之以垒作假山,宋宣和时押运者具牒,以为此项石虫蛀不中用,闻者笑之,然亦山之幸也。”从上述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曾被“黄绫封识”的武康石多数是受文人偏爱的园林假山用石,记载较详,而对于唐宋以来被大量开采用于建筑的武康紫石却疏于记述。

遍及江南

武康的石建筑用石见于记载的有明代万历《湖州府志》:“武康石大而近粗,青石出黄山桥,蛮石出乔木山。”“蛮石”是当地人对建筑石材的俗称。 清代瞿均廉撰《海塘录》:“雍正十三年秋八月命大学士嵇曾筠总理海塘事,大学士嵇曾筠言:塘工需用条石甚多,非一山所能采办,山阴、武康两县距海宁就近,苏州、洞庭(山)等处路程较远,分别给山价水脚,自七钱三厘至七钱七分三厘不等……”《海塘录》又记:“明成化十三年二月海决,佥事钱山采石临平、安吉诸山。”武康地处临平与安吉之间,明代采石当在“诸山”之中。

《武康县志》著录有自明代万历至清代道光期间《禁石宕文》6篇,明万历《禁石宕文》称当时“各据山头,广招石匠,斤椎斧伐,日夕无休”,“高山之巅变成深坑,秀削之峰夷为平址”,“言公取,或以海塘为名,或以修城为目,捧檄而来……”清代康熙《禁石宕文》:“康熙五十三年,山盱县丞施宗周以修筑淮安高家堰来武邑采办。”据考证,高家堰就是位于江苏淮安、盱眙之间的今洪泽湖大堤。如此重要的水利工程,竟不远千里沿大运河来武康采石,可见武康石知名度之高。又有清代嘉庆《详止采石文略》:“从前海塘需石实因钦办要工,他若桥梁等工从未在禁山开采,今郡西横渚塘桥石料,据董事陈焯等称,非武邑无从采办……” 综上所述,武康石至迟在北宋时期已经成名,它包括园林假山石、建筑石两种。前者多见于文献著录,但罕见于实物。后者虽疏于记载,却多见于实物史迹。它们都拥有一个名字——武康石。

主要建筑

上海豫园

明代上海豫园主人潘允端在《豫园记》中云:“累武康石为山,峻秀润,颇惬观赏……”

石门东园

桐乡石门东园是南宋士大夫张子修的私家园林,遗址出土假山被确认“用黄褐色武康石垒砌”,假山西侧还发现一处石砌亭台和一根长2.4米以紫石为料的门颊,可以确认为武康紫石。

苏州古桥

苏州城内的平江路西侧的思婆桥、叶家弄旁的寿星桥、乌鹊桥、寿星桥,还有浒关镇众缘桥、甪直宋初的和丰桥。

古镇周庄

古镇周庄因重建于清代的富安桥,至今保留着宋元初建时的“五块江南一带罕见的武康石”,成为900年周庄的实物证据

湖州飞英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州飞英塔外塔底层,就用了24根武康石支撑……

嘉定法华塔

嘉定法华塔元明地宫用武康石作盖板。

高家堰

在千里之外的洪泽湖大堤,即古称的高家堰,同样也能找到它的踪迹。

钱塘江百里石塘

巍巍钱塘江百里石塘,武康紫石与其他地区的多种石质的条石被铁锭永固在一起,筑起抵御江潮的伟岸。

现在的武康石

修复古桥古镇

近年,上海文物部门在维修金泽镇宋代普济桥文物古桥梁时,为遵循“整旧如旧”的原则,前来采购武康石;湖州市文物部门也曾采办武康石,用于维修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潮音桥。

景观用石

现今,不管是单位园林,还是私家花园,当地人都喜欢用武康石中的奇石作为观赏石。

武康石研究

考古专家、德清文物保护所所长朱建民先生编写《武康石的建筑和艺术》画册,由西泠印社出版。 [4][1]

参考文献

  1. 新闻人物:朱建民与他的武康石情缘,德清新闻网2006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