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巴金故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重定向自武康路113号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海巴金故居巴金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寓所,位于武康路113号。

基本信息

上海巴金故居 []
中文名称: 上海巴金故居 外文名称: Former Residence of Ba Jin
建筑风格: 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 设计师: (英)公和洋行
修筑于: 1923年 结构类型: 混合结构
地理位置: 上海徐汇区武康路113号 邮编: 200031
联系电话: 021-33685656-131 开放时间: 10:00-16:30(周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参观 网址: www.bjwxg.cn
微信号: bajinguju 数字博物馆: http://www.bjwxg.cn/3D/
被评为: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简介

  上海巴金故居位于武康路113号,是一幢二层带阁楼的欧洲独立式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始建于1923年,于1948年改建。该建筑用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40平方米。它由一栋主楼、南北两侧辅楼和一个花园组成。其中主楼约500平方米,东北附楼约72平方米,西南附楼约65平方米。

  主楼是一座花园住宅,正面朝南,假三层混合结构。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门窗、门廊简洁宽大,带有早期现代派特点。三层开圆弧券窗,双坡屋顶出檐较深,坡面有折脊,檐下有木梁外露;外墙以褐色细卵石饰面,墙面开暗绿色长方形木窗,外设木百叶窗。跌檐式山墙,开拱券式木窗,窗檐下有十个小孔,使室内空气对流。底层南侧原为宽阔的敞廊,上部为贯通二层房间的内阳台,阳台围栏外墙面中央设置菱形组合纹饰。三层为圆弧形立面的内阳台。北立面主入口门廊外侧为水刷石大圆拱造型,拱顶砌筑券心石[1]。主楼掩映在郁郁葱葱的花木之间,面前是一块360平方米的草坪。

  1999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三类保护)。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

故居历史

  该建筑始建于1923年,于1948年改建。最初的房主是英国人毛特宝·林海,后回国,不久病死。这处房产则一直委托丹麦人史宾伯照看,1950年至1955年曾作为前苏联驻沪领事馆商务代表处。1955年史宾伯经手租于上海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同年9月巴金从霞飞坊(今淮海坊)59号迁入此处,作为寓所。现为“巴金故居”,向公众开放参观。

  在这幢花园洋房里,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半个多世纪以来,这座小院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后半生的生命历程和中国文学的风风雨雨。在这里,巴金写下了《团圆》(后被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等反映抗美援朝的小说,《倾吐不尽的感情》、《赞歌集》等多本散文集,还翻译了《往事与随想》等文学名著,尤其是《随想录》也完成于此。众多中外作家及各界名人曾出入武康路巴金寓所,关于这座房子及其发生的故事也留下了很多回忆文字,这里成为一个留下中国文学不同时期记忆的见证场所,也是几代读者寄托对巴金和那一代人情感的精神空间。1950年代,巴金在这里接待了学者萨特、波伏瓦,还有朋友沈从文、曹禺、柯灵、唐弢等。“文革”时,妻子萧珊去世,巴老也被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他把自己锁在武康路寓所北辅楼面积不到三平方米的保姆间里,重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自1923年春至上海,巴金在沪数次迁居,这里是大半生漂泊生涯的巴金居住时间最长的寓所,也是他最幸福、安稳的家。

组成部分

  故居洋房散发着安静祥和的气息,园内草坪一片翠绿,四周恢复了原来的竹篱笆,树木花草都予以专业的修剪养护。主楼内客厅、餐厅、卧室、太阳间、书房等现均按主人生前原貌布置。

  一楼门厅

  进入主楼,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幅1995年巴金生日,《文学报》记者徐福生抓拍的巴老难得的开怀大笑的这张照片,巴金很喜欢,常常带在身边,他去世以后,家人在很多照片中挑了这张作为他的遗像。肖像下摆放着巴金喜爱的月季花和巧克力糖果。[3]另一面墙上,挂着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为巴老创作的一幅水墨画——“你是谁?”这幅作品是黄永玉为巴金故居开馆而专门创作的。画中,巴老在梅花簇拥中,紧锁双眉,静静地思考。

  一楼客厅

  客厅古朴典雅是巴金先生会见中外宾客,与亲朋好友欢聚、畅谈之所。众多中国现代文化界名人以及国际友人都曾是此地的座上宾。巴老1955年入住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是法国作家萨特与波伏娃;老舍、曹禺也曾留下足迹;师陀、孔罗荪、辛笛、王西彦、柯灵、张乐平等作家、画家常来做客,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夫人也专程来看望巴老。这里还举行过意大利“但丁国际奖”和前苏联“人民友谊勋章”的颁奖……

  客厅的柜子里放着巴金从各地带回的纪念品,壁炉上是林风眠赠送给巴老的《鹭鸶图》。左边靠墙的一排书柜里,摆放着巴金本人和朋友的各类著作。靠门边的那张小桌子,是巴老晚年经常写作的地方,《随想录》的部分章节就是在这完成的。晚年的巴金先生喜欢坐在靠窗的小桌旁倾听友人们高谈阔论。

  一楼餐厅

  按照巴金妻子萧珊当年亲手布置的样子来陈设,以前常有巴老的亲朋好友前来聚餐。左手边靠墙立著一架钢琴,是萧珊用她第一部翻译作品《阿西亚》的稿费买给女儿的。钢琴上还放有巴老一家的全家福,对面墙上悬挂著巴老儿子李小棠一岁时的照片,整个餐厅完整再现了巴老一家温馨的生活图景。热情好客的巴金夫妇曾在这个餐厅宴请过大量中外宾朋、文化名人。“文革”前,这个餐厅里主宾欢聚一堂的时候,女儿小林会在旁边的钢琴上演奏助兴。

  二楼书房

  书房是巴金1982年前的主要工作区域,他在这看书、思考、创作了大量散文、小说,有时也在这接待比较亲密的友人。1977年,巴金、师陀、孔罗荪、王西彦等人还在这拍了一张著名照片《劫后的笑声》。故居中放在最突出位置也是最多的是书,古今中外的都有。巴金毕生的著作已全部收入《巴金全集》26卷。他精通法、俄、日、英等国语言,其中俄文和法文译作最多,全部译作也已结集为《巴金译文全集》10卷。

  二楼卧室

  里面放置著三张床,正中间的大床是巴老的睡床,旁边的是他外孙女端端的小睡床。巴老曾在《再说端端》中这样描述:“每天清早她六点起床后就过来给我穿好袜子,轻轻地说声‘再见’,然后一个人走下楼去。……她不会想到每天早晨那一声‘再见’让我的心感到多麽暖和。”

  二楼阳台

  二楼阳台书桌上放置着一帧萧珊的黑白照片。照片既寄托了老人美好的回忆,又承载了老人对含冤早逝的爱侣的深深怀念。照片旁边放着托尔斯泰的铜质浮雕小像。巴金一直以托尔斯泰为镜,“追求他后半生全力追求的目标: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

  太阳间

  因阳光充足而得名。原来是开放式的敞廊,后增添了门窗,窗下有一台小缝纫机,廊下还放置著一张小桌,巴老就在这架缝纫机和小桌上完成了《随想录》的最后两集——《病中集》和《无题集》。老年行动不便的巴金先生经常在阳光充足的太阳间散步、思考、写作。

  南辅楼

  南辅楼一楼原是作为储藏室使用,现已改造成为游客服务中心。二楼为1982年故居修缮时加盖,为巴金的藏书室之一,现为巴金故居会议室。

  北辅楼

  北辅楼一楼右侧房间原为锅炉房。左侧的车库一直被巴金先生作为藏书室使用。现为多媒体视听室。北辅楼二楼近楼梯处小房间原为保姆室,“文革”后期巴金曾藏身此处翻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和赫尔芩的《往事与随想》。北辅楼现为故居办公地点。

  花园

  花园中间是一片绿草茵茵的草坪,四周种植着玉兰、樱花、梅花、兰草等多种树木,很多是巴金当年亲手种下的。营造出四季如春的气氛。巴金先生工作疲倦以后,就会沿着花园的小径漫步。这里,留下了他理性思考的脚步。晚年巴金曾深情回忆:“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如今,这些花草依旧枝繁叶茂,迎风而立的广玉兰粗壮的树干需要两个人合抱才围得起来。[4]

故居修缮

  2005年10月17日巴老去世,10月20日第八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嘉兴召开,会上提议把巴金故居改建成博物馆。翌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梁晓声、贾平凹和张抗抗等人在全国政协会上递交了《建议在上海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馆》的提案,提案建议:在上海武康路113号巴金的住宅原址建立巴金故居博物馆,完整保存展示巴金生活写作的环境和场景,以图片、实物、声像向参观者介绍这位文学大师的生平事迹。2007年11月下旬,上海市作家协会在第八次会员大会的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巴金纪念馆,对巴金的资料进行抢救性收集和研究。同年12月13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巴金故居纪念馆筹建工作,由市作家协会为建设主体,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负责具体工作。随后,上海市作家协会成立巴金故居(筹),会同上海市作家协会办公室一起开始巴金故居的筹建工作。2008年至2011年,巴金故居(筹)协助巴金家属开始陆续整理图书、书画、手稿、家具、生前用品等文物资料,为日后的故居开放做了准备。2011年6月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初步完成。[5]

  2011年7月,徐房建筑实业公司对故居全面修缮,修缮方采用了“修旧如旧”的原则。不仅屋内原有的木门、木楼梯、吊灯、金属门窗把手均予以完整保留,对主楼屋顶作防水层修补后,再使用与原材料相近的瓦片翻新;巴金会见客人的沙发、写作的桌子、放书的书架,也逐一按原样置放。目前完成的巴金故居房屋外立面在1982年大修时采用卵石修补过,但色泽和大小与原材料有明显偏差,这次施工人员专门挑选与原来的细卵石相近的材料,使外立面恢复了原有的色泽样貌。

  2011年12月10日,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完成修缮和整理工程,重开大门,即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巴金故居不只是一幢房子、一座故居,无论是空间布置、图书摆放、生活用品陈列还是灯光布置等,都把博物馆陈列方式和日常生活形态结合起来。文学爱好者就此可以进入巴老生前的世界,接触巴老生前写作、会客、生活的场景。


故居将成全方位文化机构

  修缮完毕的巴金故居是一座风格简朴的花园住宅,包括一座主楼、南北两侧辅楼和一个花园,作家的生活环境、工作场景,故居内家具、图书、资料等都得以完整保存,再现巴金生活、写作的场景和氛围。在巴金故居里,最多的是书。客厅、书房、阁楼、阳台上放置着整面墙的书柜。在巴金的卧室里,一切都保持着巴老生前起居时的状态。床头上夹着朴素的红色台灯,床头柜上放着装在皮套里的老式收音机,床头还留有白色木头扶手支架。

  据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介绍,2008年至2011年,巴金故居的负责方协助巴金家属开始陆续整理图书、书画、手稿、家具、生前用品等文献资料。经过初步整理,巴金收藏的各文种图书就有近4万册,内容广泛,包括大量中外作家签名本和初版本等。据不完全统计,各类书稿、书信、文献、照片档案资料超过10万页(件)。另外,巴金生前使用过的家具、器物、衣物等各类生活用品也都保存完好。

  负责修复筹备工作的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因为居住时间长达半个世纪,这里保存着巴金先生相当完整和连续的文献资料,这在所有名人故居收藏中,非常罕见。目前,巴金故居中收藏的文献资料年代从1920年代一直延续至21世纪,是中国现代文学半个多世纪的见证。

  根据规划,巴金故居还将整合巴金研究资源,设立巴金文献资料收藏中心、巴金研究中心、巴金文化活动交流中心等专业中心;除了收藏巴金本人的资料和举办相关活动外,还将积极收藏同时代作家的文献资料,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使巴金故居成为全方位的公共文化机构。


一座真正的作家故居

  2011年12月10日,第10届巴金学术研讨会同时在上海召开,88岁的画家黄永玉特地在家人陪同下来到上海参加研讨会,参观并不陌生的巴金故居。在巴金故居门厅口挂着一幅竖着头发的巴老肖像画,作者就是黄永玉。当黄永玉受邀为巴金故居作一幅巴老肖像时,黄永玉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画竖着头发的巴老。在研讨会上,黄永玉说,“就是要画出心中的巴老”,“我喜欢巴老这张古典的与众不同的面孔。”画上题着黄永玉为巴老写的一首诗《我是谁?》,通过层层设问,两代人在对话。黄永玉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巴金是1946年底和黄裳、汪曾祺一起去的,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巴金的沉默、不善言辞。“他写的书,他翻译的书,我几乎都读过,我认识新世界得益于他的书最多。”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现在是巴金文学研究会会长,在昨天的研讨会上,他回忆说,他第一次去武康路113号见巴金是在大三时候,“这座小楼对我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存在。”“武康路113号不仅是巴老居住的地方,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家园。”

  在会议间隙,所有与会者都得到邀请去参观巴金故居,巴金女儿李小林则在故居门口做起志愿者带领大家参观。巴金故居不只是一幢房子、一座故居,无论是空间布置、图书摆放、生活用品陈列还是灯光布置等,都把博物馆陈列方式和日常生活形态结合起来,首批参观者都非常满意。参观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说,“这才像个真正的作家故居博物馆,就算放在西方的作家故居博物馆中,也是拿得出手的。”

故居数字博物馆

   2013年5月18日9时,巴金故居数字博物馆(测试版)www.bjwxg.cn/3D[6]正式上线。游客可透过全3D视角体验参观故居,同时还能游览到平时不对公众开放的外廊区域、三楼藏书室等。重点展品配以解说词(点击带有i的蓝色小圆圈图标),让你了解更多展品细节与背后的故事。
[1]

故居视频


   第一个视频由SMG纪实频道拍摄并制作,采用一镜到底式拍摄手法,主观视角模拟VR效果,巴金故居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短视频这一系列唯一一个名人故居拍摄点,带着巴金的《家》拜访巴金的家,感受巴金在家里的生活细节,表现巴金故居是上海的文学之家,在这里,巴金创作了《团圆》、《随想录》等众多作品,主人一家留下无数欢快的笑声,这里是巴金的家,也是上海的文学之家。视频从2018年9月22日起,在上海纪实频道滚动播出,还通过人民网,新华网,腾讯视频,梨视频,澎湃、哔哩哔哩,上观等网络平台与媒体同步播出。[7]

故居图片

主楼

花园

大门及步道

主楼北侧入口

北辅楼

南辅楼

铜像手模

室内

往昔

其它

故居素描

以上图片来源:[9]

武康路

        武康路位于上海徐汇区,长1183米,宽12米到16米,梧桐婆娑。由于“名人旧居”密集,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巴金故居位于武康路113号,以此为中心辐射的名人故居包括黄兴、陈立夫、宋庆龄、孙道临等历史名人的旧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