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武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陔(?-266年),字元夏,沛国竹邑县(今安徽宿州)人。魏卫尉武周长子,次妹武氏为刘芬之妻。三弟武韶字叔夏、四弟武茂字季夏。

  • 武陔年轻时好品评人物。魏明帝时任下邳郡太守。
  • 司马师为大将军时,官至司隶校尉,太仆卿。
  • 初封亭侯,五等侯制度建立后,改封薛县侯。
  • 司马昭很重视他,多次和他品评时人。
  • 西晋泰始元年,被晋武帝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 卒于任上,谥定。子武辅嗣。

基本信息

姓名    武陔 
字号    字元夏
 别名    武元夏     
官职    尚书、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爵位    南赵郡公→赵郡王     
 谥号    定     
出生地   沛国竹邑(今安徽宿州)
 出生日期  不详
逝世日期  266年
所处时代  西晋

人物话题

人物生平

武陔,字元夏,是沛国竹邑人。父亲武周,魏时任卫尉。武陔深沉敏锐有度量,早有声誉,与二弟武韶字叔夏、武茂字季夏孩童时就知名,即使父辈兄弟和乡里老成而有名望的人,也都分辨不出他们的优劣。同郡刘公荣能鉴赏人物,常到武周家,武周让三个儿子出来见面。公荣说:“都是国士。元夏最优,有王佐之才,施展才力去做官,可为司徒。叔夏、季夏不次于常伯、纳。

武陔年少时喜欢品评人物,与颖川太守陈泰友善。魏明帝时,升任下邳太守。景帝为大将军,引为从事中郎,多次升至司隶校尉,改任太仆卿。先封为亭侯,立五等爵位时,改封薛县侯。文帝很器重他,多次与他评论当时人物。曾问陈泰和他的父亲陈群哪个更优。武陔各说他们的长处,认为陈群、陈泰差不多,文帝同意。

泰始初年,拜任尚书,掌管吏部,升任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武陔以年老是旧臣,名声和官位都很高,自认为无辅佐之功,又在魏已为大臣,不得已而做官,很想辞职,保全节操,当世以为美谈。在任上去世,谥号定。儿子武辅继嗣。[1]

史书记载

  • 《晋书列传第十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