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武陵乡位于大田县西南部,东邻石牌镇,西接漳平市吾祠乡,南靠谢洋乡,北连上京镇,是大田县高山乡镇之一。乡政府设在武陵村,距县城26公里,全系汉族,方言为大田前路话。2014年末,辖9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1.24万人。乡域面积107.83平方公里。[1]

中文名称: 武陵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武陵、上岩、桃溪等村

电话区号: 0598

地理位置: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

面 积:107.83平方公里

人 口: 1.24万(2014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闽G

目录

乡镇概况

武陵乡位于大田县西南部,与漳平市吾祠乡接壤,距县城26公里,全乡平均海拔850米,山地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夏秋季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16.83度,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无任何工业污染,是大田县典型的高山乡镇之一。全乡共有土地总面积107.83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面积8.3万亩,林木蓄积量达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1%,耕地面积0.9万亩。2014年,全乡辖有9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武陵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7年春在武陵乡建立了大田县第一个党支部。有林大藩、林鸿图等43位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

自然资源

全乡有林地面积8.3万亩,耕地面积0.9万亩,主要溪流有桐溪、下岩溪,流域面积107.9平方公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533千瓦。境内有连片400亩以上的草场5片,可开发利用面积9245亩,其中尖峰草地连片5906亩。乡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有煤、磁铁、高岭土、五彩玉等十多种矿藏。

历史沿革

1956年设武陵乡,1958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

行政区划

武陵乡政府设于武陵村,辖9个村委会:武陵、上岩、桃溪、红君、百束、大石、仕洋、茶山、岬坪。行政村辖区自然村情况:武陵(武陵、铜锣坪、半路洋、白庄墘、长圳)、上岩(上岩、牛坪仑、上许坑)、桃溪(桃溪、下岩、华山)、红君(君田仔、红柑边)、百束(百束洋、西墘、坑里洋)、大石(小坑、富安、大石、下洋、上洋、下尾、高洲、空林、下盂、美盂、田安、白水磜)、仕洋(仕洋、后洋)、茶山(茶山、岬头、草洋)、岬坪(岬坪、下洋、崩磜、仕洋墓、下坑、崩坑)。

人文历史

武陵是闽中革命老游击区。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领工农红军出击闽中,途经武陵。1936年春,河北省立农学院党支部书记林鸿图回到家乡武陵,次年春吸收武陵小学校长林大蕃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武陵建立了大田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武陵小学支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武陵是中共闽中工委、闽西北特委的所在地,在革命战争年代,有林大蕃、林鸿图等43位烈士为革命英勇献身。

经济发展

和平时期的武陵人民,继承了先辈的遗志,奋发有为创新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武陵乡党委、政府带领武陵人民围绕“调结构、增收入”这一主线,发展壮大了武陵反季节蔬菜产业、肉兔养殖业,“雪山”牌反季节蔬菜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成为畅销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武陵烤兔”成为远近闻名的桌上佳肴和馈赠佳品。因地制宜,开发和发展了高山优质茶基地,养殖业、煤矿、磁铁矿、高岭土、木材深加工等产业也初显生机。“发展老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绿色武陵”已成为乡党委、政府和武陵人民的共识,并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特色物产

武陵烤兔、九层粿、雪山萝卜、高山茶、反季节蔬菜、林木等

视频

武陵乡:厚植发展沃土,丰富发展内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