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武陵戏

中文名称;武陵戏

外文名称;Wuling Opera

其他名称;常德汉剧

地区流行;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

历史溯源;起源于明代

代表作;《祭头巾》 、 《思凡》

武陵戏历史上只称戏班名,亦称"沅河戏"、"汉戏"、"常德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1]

目录

基本介绍

起源

武陵戏原名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武陵戏起源于明代,演唱弋阳腔和昆腔。弋阳腔曾受青阳腔影响,并长期和本地傩愿腔、民歌号子相结合,演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楚调,即后来的高腔。清康熙时,昆腔、高腔、秦腔、苏腔等各种声腔都在常德流行,乾隆以后,又融合了弹腔,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常德戏曲--武陵戏。十九世纪中叶,弹腔武陵戏班兴起后,弹腔南北路形成为武陵戏的主要声腔。二十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最负盛名的有天元、瑞凝、文华、同乐四大名班。

武陵戏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弹腔剧目又分共同能演的"江湖戏"与四大名班各所专擅的"一家戏", "一家戏"从剧目内容到表演、音乐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为武陵戏艺术特色的形成作了贡献。[2]

流行地

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

剧目

武陵戏剧目以弹腔剧目为多,高腔次之,昆腔最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抄录剧本450余部,记录整理的唱腔曲牌印成了五个集子。传统高腔剧目《祭头巾》 、 《思凡》 、弹腔剧目《两狼山》 、 《打督邮》在观众中有较大影响;现代戏《发霉的钞票》 、 《元宝案》 、 《巧婚记》 、 《姻缘错》曾在全省会演中获奖。

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 "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当分生、旦、净、丑四大行。戏班一般以生行应工戏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内八块"是指喜、怒、悲、愁、惊、疑、呆、癫八种表情功, "外八块"是指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达意的技艺,并以此塑造各种人物性格。除基本功外,还有一些高难度的特技表演。具有代表性的表演是"拗马军",其特点是以帽、须、手、足做正反方向的交叉转动。比较而言,武陵戏尤以炽烈火爆、打斗杀伐的弓马戏见长。

发展

武陵戏,1953年改称"常德湘剧",1957年又改名"常德汉剧",1986年定名"武陵戏"。主要流行于常德、桃源、汉寿、慈利诸县市,以及西洞庭湖滨与湘西一带,并远及湖北贵州部分地区。有高、弹、昆3种声腔,清代末年形成以弹腔为主的局面,采用中州韵与常德方言相结合的统一舞台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艺术实践中,武陵戏形成了丰富的颇具特色的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共有演出剧目600余出。根据声腔的不同,这些剧目可分为高腔剧目、低、昆腔剧目和弹腔剧目三大类。其中高腔剧目的50余出,低、昆腔剧目20余出,弹腔剧目多达500余出,占整个剧目数的90%以上。[3]

详细介绍

综述

武陵戏 ,曾称常德班,还称沅河戏、常德湘剧、常德汉剧,直到1980年,才正式定名为武陵戏。武陵戏以常德、桃源、汉寿、石门、慈利等地为基础,广泛流行于西洞庭湖滨各县与黔阳、湘西自治州一带,并远涉鄂西南、川东、黔东、观众面甚广。

高腔剧目

高腔剧目早期有包括目连、观音、三国、岳传等12本在内的"48本目连"和大量传奇。到本世纪40年代,大部分高腔剧目失传,仅留下为数不多的整本戏和一些精彩的折子戏。新中国建立之后,挖掘整理恢复上演了《祭头巾》 、 《思凡》 、 《金殿配》 、 《葵花井》 、 《赐马挑袍》 、 《松林收女》 、 《闹酒馆》 、 《三怕老婆》等30余个剧目。低、昆腔剧目本来不多,流传中更是日渐稀少。仅存《天宫赐福》 、 《大封相》等吉祥戏。

弹腔剧目

弹腔剧目众多,一般分为"江湖戏"与"一家戏"两类。所有戏班都能演的戏,称为"江湖戏"。主要有《打渔杀家》 、 《宋江杀惜》 、《翠屏山杀海》 、 《八义图》等剧目。"一家戏"是指那些当时四大名班戏路不同而各有特长的剧目。如瑞凝班擅长演的隋唐戏和《乌龙院》 、 《浔阳楼》等"背时的宋江戏",以及《黄君洞》 、 《芭蕉洞》 、 《琵琶洞》等"五洞戏"。文华班以演宋江上梁山之后的故事, 《岳飞传》 、 《西游记》以及《一令关》 、 《双蝴蝶》 、 《三招安》 、 《泗水关》 、 《五凤吟》 、 《六打华府》 、 《七星灯》等"十大名剧"为拿手戏。同乐班则拥有《齐星楼》 、 《八卦阵》 、 《紫金山》 、 《木养阵》 、 《嘉桂岭》等"八大名剧"和《施公案》 、 《彭公案》等"山头戏"。天元班则以表现三国、两汉、封神故事的一批剧目和《百花诗》 、 《金凤寨》 、 《宝莲灯》 、 《清风亭》等剧为保留剧目。

昆腔剧目

武陵戏中的昆腔曲牌约有200余支,现已用得较少。除用于一些喜庆戏之外,大多作为伴奏。弹腔,包括南路、反南路、北路、反北路、南反北、四平调等6种腔调,都有成套板式,自成系统。以北路和南路为大宗。另有呔腔、丑脚腔、草鞋板等,也颇有特色。

音乐体系

武陵戏的音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由高腔、弹腔、昆腔三大声腔和一些民间杂腔小调组成。武陵戏的高腔以弋阳腔为基础,揉进了青阳腔的因素,地方特色颇为浓郁。有30余种基本腔和70余种曲牌,形式上有滚唱、帮腔等。其中帮腔很有特点,分一唱众合的人声帮腔和乐器随奏,大锣大钹的唢呐帮腔两种,受沅水船歌、扎排号子音调的影响较大。唱腔与本地方言声调结合紧密,并融入了大量的本地巫腔、傩愿腔、渔鼓调的音乐素材,表现力很强。

主奏乐器

武陵戏音乐的主奏乐器为唢呐、胡琴。高腔是唢呐加锣鼓;低、昆腔是唢呐加大锣钹;弹腔则是胡琴加月琴、三弦、大筒,也常有锣鼓配合。打击乐中,土、苏、京三套锣鼓并存,根据需要 用。小鼓、云板、课子等领奏乐器和小锣、云锣为通用,北路弓马戏常用沉雄粗犷的土锣鼓伴奏,南路戏中多用流丽清脆的苏锣鼓, 武戏大开打场面时,则用高吭激越的京锣鼓。

表演艺术

武陵戏的表演艺术亦有特色。唱念字音,采用"中州韵"拼读标准与常德方言声调相结合的统一的舞台语言。为了强调人物的地域特点,也兼用一些外地语言。角色分为生、旦、净、 丑四行。基本角色为九人制,包括青须、白须、小生等"三生",正旦、小旦、老旦等"三旦",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等"三净"。

武陵戏很强调演员的表演基本功的训练,在角色分行和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整套富于表现力的表演程式。如有内外之分的"八大块"功夫。"外八块",即头、眼、口、手、腰、腿、裆、罡八门功夫;"内八块",即喜、怒、悲、愁、惊、疑、呆、癫的感情表达。用嗓上,有本嗓、边嗓、夹嗓、小嗓等表现方法。步法上,亦有踮步、 呔步、提筋路、马路等多种表演功夫。演技上既有行当划分,又有互相借鉴,许多功技多从生活中来,摸拟飞禽走兽或其他动静物态的身法动作不少。扫台翎、阴阳眼、雌雄眼、反踢大刀、跪地踢腿、打叉等表演特技更是精彩异常。 一些折子戏,经过多年锤炼,已成为艺术精品。

历史发展

综述

据60年代抄录的传统剧目统计,共有剧目450余个,其中弹腔戏占90%以上。弹腔剧目包括各班共有的"江湖戏"和瑞凝、天元、文华、同乐4大名班各具特长的"一家戏"。整理、改编的一批传统剧目,有《思凡》 (曾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祭头巾》 (文化部颁发的第一批戏曲得奖剧目之一)、 《打督邮》 、 《两狼山》等。创作的现代戏中, 《发霉的钞票》 (参加全国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并获奖)、 《巧婚记》 、 《姻缘错》 、《芙蓉女》等影响较大。历代名艺人,生行有萧盛保、王文松、艾元松、孙元裕、李福全、万千元、朱明禄、罗炳泰、雷华禄等;旦行有小癞子、胡春凤、李福祥、萧兰芳、万金红等;净行有王金奎、毛太满、罗武刚等;丑行有胡春阳、邱吉彩等;乐师有蔡春生、刘炎卿等。

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武陵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零散的民间戏班,得到政府的扶持,流落四乡的艺人,成为新型的文艺工作者。各地先后举办演员训练班和戏曲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通过挖掘、整理,上演剧目更为丰富,演出质量有较大提高,一批优秀剧目在各类会演中获奖。1952年,李福祥演出的《思凡》一剧,参加湖南省、中南区和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荣获演员奖。1955年, 《祭头巾》 、 《打督邮》 、 《程婴救孤》 、 《黄河》 、 《桃花装疯》等剧目和演员,在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奖。1956年,邱吉彩主演的《祭头巾》一剧赴京汇报演出,评价极高,成为文化部第一批授奖的戏曲剧目之一。[4]

突破

近年来,武陵戏在表现现代生活方面有较大突破,创作了《发霉的钞票》 、 《姻缘错》 、 《元宝案》 、 《巧婚记》 、 《沉雷》 、 《芙蓉女》 、 《特别口令》 、《黑犬案》等一大批现代戏,受到专家和观众的好评。《发霉的钞票》一剧,赴京参加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 《芙蓉女》一剧赴京演出,获誉而归。王阳娟等一批青年优秀演员继承优秀的艺术传统,吸收现代艺术养分,活跃在武陵艺苑,深受观众的喜爱。武陵戏,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关视频

传统武陵戏《甘露寺》片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