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歼-7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歼-7,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仿制前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北约代号相同为鱼床。歼-7采取三角翼,单座单发,机头进气的设计。1965年9月由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制造第一架歼7的总装,1966年12月28日正式定型并量产,后来将生产线转移至成都飞机制造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并于2006年停产。前后共生产了约1500架,衍生出各种改进型以及出口型,从1980年代至2000年代大批量生产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埃及伊拉克斯里兰卡以及伊朗等国家的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逐步以J-11等先进战机予以取代,只保留后期型号歼-7G,执行国土防御,对地攻击的任务。

八一飞行表演队也曾使用歼-7EB和歼-7GB进行飞行表演,后改用歼-10至今[1]

历史

1957年8月,时任中国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会见苏联驻中国经济技术援助总顾问伊万·阿尔希波夫,提出苏联在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帮助中国发展原子弹和航空等方面的技术。两天后,阿尔希波夫约见聂荣臻并答复,苏方已同意给与技术援助,可立即派代表团赴苏联谈判。1957年9月,聂荣臻、宋任穷陈赓等率领中国政府工业代表团访苏。在进行引进导弹、原子弹等军事技术的谈判同时,中方人员表示希望参观苏联最新型的米格-21战斗机,但被苏方拒绝。10月15日,中苏双方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

1959年2月,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那斯塔斯·米高扬在莫斯科签订了1959年到1967年的《中苏经济合作协定》,随后第一机械工业部四局派出了以徐昌裕、李兆翔为正、副组长的航空专家小组,赴苏联谈判有关航空工业的援建项目,在谈判过程中方向苏方提出了引进米格-21的愿望,而苏联方面也初步同意将米格-21的生产许可权转让给中国。

歼七原型飞机由沈阳飞机制造厂仿制米格-21Ф-13型。首先是技术吃透。1964年11月20日,开始试制零件。1965年7月,全机的零件制造基本完成,开始部件装配。1965年9月部件装配完成转入总装。1965年10月14日,完成了第一架飞机0001号原型机的总装工作。1965年11月28日第二架原型机0002号机总装完毕准备试飞。1966年1月17日,葛文墉驾驶2号原型机首飞成功。1966年12月28日,航空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鉴定定型。1967年开始歼7原型的小规模批生产。

1964年和1965年第三机械工业部确定成都飞机制造厂厂和贵州飞机制造厂厂分别为歼-7的第一复制厂和第二复制厂。后来基型歼-7大约生产了十几架。但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到七十年代末才开始大规模装备部队。飞机为三角翼,单座单发,机头进气,装备一台WP-7涡喷发动机。

1980年代巴基斯坦需要新一代战斗机而寻求中国的协助,开始研制歼7的改进型歼7CP,巴方代号SABER Ⅱ,后来因巴基斯坦改为采购F-16而告终,后来被更改为超七计划,其最终成果为FC-1“枭龙战机”。

歼教七型为中国自行发展的双座高级教练机,用来训练歼7和歼8的飞行员,于21世纪初经重新设计,成为教练-9(JL-9)型山鹰高级教练机,以竞标中国新一代高级教练机市场。据悉教练9于2007年开始正以歼教7B的名义少量生产供部队试用。目前全部歼7系列已于2006年停产,但据媒体报道,截至2013年中国仍在小批量的生产歼7飞机,主要为出口型[2]

视频

歼-7 相关视频

我国出口的“歼7”战斗机,受到国外领导喜欢,还亲自试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