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殖民地

增加 8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殖民地'''(旧称植民地)是指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力]],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非宗主国本土地区<ref>[http://lishi.xuexila.com/shijieqita/17660.html 殖民地发展历程介绍],学习啦,2017-1-12 </ref>。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构,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或多方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卫星国和保护国,还有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
特色是宗主国的文化、 [[ 经济 ]] 等综合实力皆优于被殖民地的地区;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文化]]、[[资本]]、[[技术]],进行建设,控制殖民地区。因此宗主国不会把首都迁入殖民地内,亦不会为了统治被殖民地区更改宗主国的制度。而是针对殖民地区打造合适的管理制度,为宗主国获取资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远离宗主国本土的海外殖民地都获得独立,旧有的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
上古时代的殖民地多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国在海外的延续,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在古希腊时期,[[希腊]]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许多殖民地,一度远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腊人的殖民运动始于与海外地区的贸易需要,同时也有一些希腊公民不满本城邦政治现状,或由于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腊人的海外殖民区建立起来之后,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联系,派遣代表参加全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且以身为希腊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腊殖民地保存至今,如叙拉古(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今名锡拉库扎)、塔兰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布尔]])。
现代通用的“殖民地”一词([[拉丁语|拉丁文]]:colonia,[[英语|英文]]:colony,[[法语|法文]]:colonie,[[西班牙语|西班牙文]]:colonia,[[德语|德文]]:Kolonie)来自古罗马的“Colonia”。它原指由罗马公民及其家属组成的守卫[[亚平宁半岛]]海岸的村社。随着罗马统治地域的扩大,这一制度逐渐推及到新征服地区,演变成殖民制度。殖民者仍然享受罗马公民的一切权利,被征服地区的人口则无法享受 [[ 罗马 ]] 公民权(至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时期,随着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公民权方赋予殖民地人民)。
==早期的殖民地==
2,28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