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母親的味道,家的味道(王淑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母親的味道,家的味道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母親的味道,家的味道》中國當代作家王淑蘭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母親的味道,家的味道

媽媽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愛的味道,是牽掛的味道。

小時候,感覺家是最幸福的港灣,能睡覺,隨時回家有飯吃的地方,在外面玩累了,感覺到餓的時候,耳邊總能迴蕩着母親找我回家吃飯的聲音,「蘭兒......吃飯」。

年齡稍大一點,感覺家是束縛自己的籠,8歲時,母親就教我做些簡單的飯菜,每天放學,放下書包,就得晃晃悠悠去擔水、做飯,有時經不住小夥伴的誘惑,把水桶扔在水井旁,撒歡的玩,直到母親嚴厲的聲音想起,才知道今天又闖禍了,總想有一天離開母親的管束,尋找屬於自己的「自由自在」的家。可後來發現自己僅僅是空中飛翔的風箏,線的那頭緊緊攥在母親的手裡。

每一次回家,帶着一堆禮物,帶着滿滿的幸福回家看望父母,回到家裡,首先看到父母迎出院門那激動的心情,進到屋裡後,母親像個孩子一樣,高興的不停的問這問那,一陣倒水,一陣又到廚房看早已準備好的飯菜燉好了沒有,一陣又叮嚀我不要只顧生意,不注意身體,看着父母,眼眶的淚水打轉,不管你年齡有多大,在父母眼裡,你永遠是他們的孩子。

一直以來,回家過年是我不變的主題,把一年的打拚成績和努力向父母嘮叨,和他們分享,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聽他們嘮叨姊妹之間、親戚朋友、鄉里鄉親的家長里短,仿佛回到兒時的時光;唯有和父母在一起,才能卸下所有壓力,才能重新思考這一年的得失,思考自己下一步該邁向何方,只有腳踏實地,兢兢業業才是不變的根本;看着父母一條條狹長的皺紋,變得是容貌,不變的是真情,父母也需要你幫忙、照顧,回家過年吧!世界再大,總要回家!父母一生操勞,只為兒女成長!看到他們一天天老去,或許是時候回家多陪陪父母了,儘儘兒女的孝道。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不如自己的家鄉好,正所謂:飲水思源,落葉歸根。

每每回家,記得年三十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廚房,幾家人圍在一起忙碌的身影:母親拿着一根粗粗的擀麵棍,滾着一片又一片薄薄的餃子皮,奶奶手把手地教她的重孫輩們如何包餃子。「把餃子皮平攤在手掌心上,取點肉醬,不要太多,象這樣。再把餃子皮的邊緣捏緊,粘起來就好了。」

「哦」我們異口同聲地說道,幾個小輩嘻嘻哈哈便開始工作了。侄女看奶奶包的輕而易舉,也試着包了起來。剛開始包的時候還不錯,可是她的技術畢竟不怎麼的,瞧,這不就犯難了麼!肉餡放多了,在粘的時候,皮都破了。「沒關係,我包的我來吃!」她自信滿滿地說道「我再搞點創新!」她說我會做燒賣,把餡放的多多的,然後把皮往中間一湊,搞定。妹妹瞥了一眼說,漏餡的不能煮。侄女又說要改成包子,把四周的皮拉長,準備做包子,可是她也不是很會做包子,只是見過,乾脆把皮往中間湊,像疊被子一樣,左右上下亂壓住,最後搞成了接近三角形的小包袱樣式的東西。侄女、侄子們都一人包了一個小包子,說個人吃個人的,誰都不願意吃她那個。最後,侄女灰心了,「不包了,你們都不捧我的場!太不夠意思了吧」於是就有了捉弄其他人的「陰謀」。她在母親那兒抹了一點兒麵粉,趁着其他人不注意的時候,一把擦在她們的臉上, 「哈哈哈哈……」廚房裡飄出笑聲,客廳里的人也忍不住加入我們這個行列。

一鍋暖暖的餃子湯上桌了,早已是飢腸轆轆的我們美美地吃起了象徵歡樂、幸福、溫馨的勞動成果,碗裡的餃子形狀各具特色,但卻別有風味,偶爾還有人喊着:「我是有福人,吃到了硬幣」。窗外雖然飄着雪白的雪花,是另一片銀白色的世界,可是我們在這合家歡聚的時刻,在這共同圍着桌子吃全家人一起動手包餃子的時刻,我們的心是那麼的欣喜、祥和,也許這一份喜悅就是人們一直嚮往的幸福吧!

[1]

作者簡介

王淑蘭,1997年生,廣西桂林陽朔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