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屬剛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比屬剛果 |
本名 比屬剛果 行政區類別 殖民地 所屬地區 非洲中南部 面 積 234.5409萬平方公里 歸屬國 比利時 |
比屬剛果:指比利時對剛果殖民統治時期對剛果的稱呼。殖民從十九世紀末持續到1960年剛果獨立。 [1]
簡介
比屬剛果(Belgian Congo) - 從1908年到1960年是比利時的殖民地, 然後獨立,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比利時對剛果的殖民統治始於十九世紀末。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試圖說服比利時政府支持當時對剛果的殖民擴張。到了二十世紀初,當地土著人暴力因為外國殖民者的暴力剝削導致了很多反抗。比利時政府遂建立正式殖民統治,對剛果地區進行有效控制。
詳情
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到來對剛果王國的影響特別大,畢竟這兩個國家實力很強。而且他們來的時候,歐洲已經開始進行了工業革命,各國實力迅速上升。英國和法國不再在這裡進行販賣奴隸,反而是掠奪這裡的資源,爭奪土地。到1880年,法國人在剛果流域打敗了英國,占領了剛果河以西的眾多區域,在這裡建立了殖民統治。名字叫法屬剛果,這就是後來的剛果布。而在剛果河以東的地方,比利時人趁機進入了這裡,在這裡建立了眾多殖民統治。不過比利時人在這裡的統治並沒有得到各國的承認。
1884年,歐洲各國在柏林召開了著名的柏林會議。這次會議的主體說白了就是劃定歐洲各國在全球各地的勢力範圍。此時,比利時國王利用靈活的外交手段,在柏林會議上獲得了剛果王國東部廣大區域,在這裡建立了殖民統治。比利時在剛果河流域統治的區域也叫比屬剛果,就是現在剛果金的前身。
剛果布和剛果金之間的矛盾就是從法屬剛果和比屬剛果開始的。比利時人和法國人到達剛果河流域的時間差不多,雙方都想在這裡建立殖民統治,因此出現了矛盾。雙方在這裡爆發了多次戰爭,即使是在柏林會議之後,他們仍舊互相進攻對方。他們之間的戰爭,使得剛果布和剛果金之間的百姓逐漸對立起來。畢竟他們打仗用的大多數都是當地百姓。本來整個剛果河流域都是一個政權統治的,現在卻因為歐洲殖民者一分為二,而且這兩者之間還互相仇視。對剛果河流域的百姓來說也是一種不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歐洲各國在全球的殖民體系逐漸瓦解。1960年,剛果布和剛果金都擺脫了歐洲殖民者的統治,正式獨立。不過這兩個國家雖然獨立了,但殖民者留下的仇恨並沒有消失。這兩個國家獨立之後仍舊矛盾不斷,小規模的衝突幾乎每天都是。
面對兩個國家的衝突,國際社會確實在不斷調和,但效果並不明顯。再加上有些國家趁機從中挑撥,這就可以向雙方販賣武器,因此這裡的矛盾就越來越嚴重。經常會因為很多小事爆發衝突。
除了殖民者留下的問題和有些國家的挑撥導致兩國關係不好,還有就是和兩個國家自身也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