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毛凤尾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凤尾竹

中文学名:毛凤尾竹

拉丁学名:Bambusa multiplex var.incana B. M. Yang

别 称:河边竹

二名法:Bambusa multiplex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亚 科:竹亚科 Bambusoideae

族:簕竹族 BAMBUSEAE

属:簕竹属 Bambusa

亚 属:孝顺竹亚属 Subgen. Leleba

种:毛凤尾竹

分布区域:江西和湖南

超 族:簕竹超族 BAMBUSATAE

毛凤尾竹孝顺竹的一个变种,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叶片线形,长5-16厘米,宽7-16毫米,子房卵球形,长约1毫米,柱头直 接从子房顶端伸出,长5毫米,羽毛状。毛凤尾竹产于江西、湖南,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常生于旷地或溪边。凤尾竹株丛密集,竹干 矮小,枝叶秀丽,常用于盆栽观赏,点缀小庭院和居室,也常用于制作盆景或作为低矮绿篱材料。 [1]

毛凤尾竹形态特征

原变种(孝顺竹)竿高4-7米,直径1.5-2.5厘米,尾梢近直或略弯,下部挺直,绿色;节间长30-50厘米,幼时薄被白蜡粉,并于上半部 被棕色至暗棕色小刺毛,后者在近节以下部分尤其较为密集,老时则光滑无毛,竿壁稍薄;节处稍隆起,无毛;分枝自竿基部第二或第三节即开始,数枝乃至多枝簇生,主枝稍较粗长。竿箨幼时薄被白蜡粉,早落;箨鞘呈梯形,背面无毛,先端稍向外缘一侧倾斜,呈不对称的拱形;箨耳极微小以至不明显,边缘有少许䍁毛;箨舌高1-1.5毫米,边缘呈不规则的短齿裂;箨片直立,易脱落,狭三角形,背面散 生暗棕色脱落性小刺毛,腹面粗糙,先端渐尖,基部宽度约与箨鞘先端近相等。末级小枝具5-12叶;叶鞘无毛,纵肋稍隆起,背部具脊;叶耳肾形,边缘具波曲状细长䍁毛;叶舌圆拱形,高0.5毫米,边缘微齿裂;叶片线形,长5-16厘米,宽7-16毫米,上表面无毛,下表面 粉绿而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粗糙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并在基部托有鞘状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6厘米;先出叶长3.5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具芽苞片通常1或2片,卵形至狭卵形,长4-7.5毫米,无毛,具9-13脉,先端钝或急尖;小穗含小花(3)5-13朵,中间小花为两性;小穗轴节间形扁,长4-4.5毫米,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长圆状披针形,长18毫米,无毛,具19-21脉,先端急尖;内稃线形,长14-16毫米,具2脊,脊上被短纤毛,脊间6脉,脊外有一边具4脉 ,另一边具3脉,先端两侧各伸出1被毛的细长尖头,顶端近截平而边缘被短纤毛;鳞被中两侧的2片呈半卵形,长2.5-3毫米,后方的1片 细长披针形,长3-5毫米,边缘无毛;花丝长8-10毫米,花药紫色,长6毫米,先端具一簇白色画笔状毛;子房卵球形,长约1毫米,顶端 增粗而被短硬毛,基部具一长约1毫米的子房柄,柱头3或其数目有变化,直接从子房顶端伸出,长5毫米,羽毛状。成熟颖果未见。 毛凤凰竹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分特征为箨鞘背面被糙伏毛。

毛凤尾竹生长环境

凤尾竹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稍差,不耐强光曝晒,怕渍水,宜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冬季温度不低于0度。

毛凤尾竹分布范围

江西湖南。生于旷地或溪边。模式标本采自湖南长沙

毛凤尾竹主要价值

风尾竹为丛生型竹子,固定在原地生长,不致蔓延成片,适于在庭院中墙隅、屋角、门旁配植,幽雅别致。植株较小的凤尾竹可栽植于花台上,也可制作竹类盆景,同时也栽于寺庙庭园中。在南方地区,风尾竹也常作为低矮绿篱的配植材料广泛应用。

毛凤尾竹栽培技术

凤尾竹可用分株、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但因竹类不易得到种子,扦插又难以发根,故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可在早春(2—3月)结合换盆时进行。分株时将生长过密的株丛,从盆中倒出,从根茎处用刀切开,另行上盆。注意不要伤根。切分时至少要让每个笋芽都带有一枝老竹,并尽量保留须根,以期保证成活。新分的植株要栽在大小适中的盆内,培以沃土,注意灌水,保持湿润,置于半阴处养护,笋芽将迅速成长。

种子繁殖:宜在4—5月进行,播种前应用温水浸种1—2天。播后约40天就可发芽。幼苗生长很慢,约前半年后才能移栽培养。

扦插繁殖:在5—6月进行,将一年生枝剪成有2~3节的插穗,去掉一部分叶片,插于沙床中,保持湿润,当年可生根。

盆栽

(1)凤尾竹应在春暖后进行上盆,把丛生的竹子挖出,每7~8根为一丛,留基部10厘米左右,剪除上部枝条,分别栽于泥盆。

(2)凤尾竹耐寒力稍差,冬季应移入室内保暖。夏季则不宜曝晒,需放在荫棚下养护。

(3)生长旺盛时期应勤浇水,保持盆土湿润,但忌积水,以免造成烂根。

(4)每年生长时期还需追施2—3次肥料,以保证良好的生长,同时应短截生长过长的枝杆。

凤尾竹常发生叶枯病和锈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叶枯病,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锈病。虫害有介壳虫和 蚜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参考来源

  1. [1], ,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