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毛地黄鼠尾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地黄鼠尾草

中文学名:毛地黄鼠尾草

拉丁学名:Salvia digitaloides Diel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管状花目

科:唇形科

属:鼠尾草属

毛地黄鼠尾草为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主要产于中国云南,生于松林下荫燥地或旷坡草地上。

目录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栽培技术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茎高30—60厘米,密被长柔毛。叶通常为基出叶,间有茎生叶,叶片长圆状椭圆形,长3.5—1l厘米,宽2—5厘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边缘具圆齿,坚纸质,上面深绿色,被疏柔毛,下面微皱,密被白色短绒毛;基出叶叶柄长6—8厘米,茎生叶具短柄或至无柄。

轮伞花序4—6花,3—8组成长13厘米顶生的总状花序,有时由于此花序下部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苞片倒卵圆形或卵圆形,全缘,被长柔毛;花梗长3—4毫米,与序轴密被长柔毛。花萼钟形,长10—12毫米,展开后先端宽10毫米,鲜绿色,外面被长柔毛,具紫脉,内面被小粗伏毛,二唇形,上唇宽三角形,长2—2.5毫米,宽5.6毫米,边缘被长柔毛,先端有靠近的三尖突,下唇较上唇稍大,半裂成2齿,齿宽三角形,先端锐尖。

花冠黄色,有淡紫色的斑点,长3.3—3.5厘米,外面被小疏柔毛,内面离基部5毫米有斜向小疏柔毛毛环,冠筒伸出萼外,长约2.4厘米,基部宽约2.5毫米,渐向上弯曲,并渐膨大,至喉部宽达1厘米,冠檐二唇形,上唇长圆形,长8毫米,宽7毫米,先端圆形或微凹,下唇较上唇大,长12毫米,宽13毫米,3裂,中裂片倒心形,宽达10毫米,侧裂片半圆形,宽约斗毫米。

能育雄蕊略伸出花冠,花丝扁平,水平状伸出,长7毫米,药隔长6毫米,弧形,上臂和下臂等长,二下臂有斜生的药室,并互相联合。花柱超出花冠很远,先端不相等2浅裂,后裂片极短。花盘前方稍膨大。子房裂片卵圆形。小坚果灰黑色,倒卵圆形,腹面具棱,长4毫米,宽2.5毫米,光滑。花期4—6月。

=生长环境=

生于松林下荫燥地或旷坡草地上,海拔2500—3400米。

分布范围

产云南西北部;模式标本采自云南鹤庆松桂谷地。

主要价值

云南用根入药,功用同丹参。

【纳西药】辛参啃,玉名喇叭:根治疗热病烦渴,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热疹荨症《滇药录》。

根:补中益气,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阴挺,崩漏,带下病,恶疮肿毒,痛经

毛地黄鼠尾草为多年生芳香草本植物,分布于滇西北地区,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同多数鼠尾草属芳香植物一样,它的干叶或鲜叶可用作多种食物的调味料,特别是用于制作香肠的填料。用其叶片泡的茶,散发清香味道,很久以来一直用作为补药。中世纪欧洲人认为鼠尾草能增强记忆和增进智慧,其香精油的含量最高可达2.5%。

药用鼠尾草的许多种及变种在世界许多地区野生或栽培。作为观赏植物,它也适于盆栽,因其高大、花序花形优美,可在花境、花坛、岩石园中应用,也可作自然式花卉布置。

栽培技术

栽培: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发芽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离,生长的较旺盛。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①种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种。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②扦插繁殖[1]

在5~6月,选枝顶端不太嫩的顶梢,长5~8厘米,在茎节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片叶,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根后按行株距(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开土浇水,使萌芽生长。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参考资料

  1. 毛地黄鼠尾草.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