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毛霉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毛霉属毛霉属(Mucor),单细胞霉菌,毛霉属隶属于毛霉目,其菌丝白色,腐生,极少寄生。毛霉的生活史有无性和有性两个阶段,霉菌分解蛋白质能力强,常用于制作腐乳和豆豉,有的种用于生产柠檬酸和转化甾体物质。毛霉属包含约50个已确认的种,多个种分布广泛,具有相当重要的经济意义(Zycha et al. 1969, Schipper 1978,Domsch et al. 1980)。然而,只有少数耐热种具有医学意义,人类感染的报道也很少。报告的大多数感染都是由M.circelloides(卷枝毛霉)和类似的物种引起的,如M.indicus(印度毛霉)M. ramosissimus (多分枝毛霉)M. irregularis (不规则毛霉)和M.ambimorum(两栖毛霉)。然而,M.hiemalis(冻土毛霉)M.racemosus(总状毛霉)也有作为病原菌的报道,但是因为它们不能在32℃以上的温度生长,这使人们怀疑它们作为人类病原体的合理性,它们的致病作用可能仅限于皮肤感染

主要特点

毛霉目具有球形、较大的孢子囊,无囊托,有明显的囊轴和囊领。囊领位于囊轴的基部,可见于孢子囊孢子散开后。[1]

形态描述

菌丝发达,分枝成蛛网状,白色,无假根。孢子囊黑色,在孢囊梗顶端形成。广泛分布于土壤、堆肥及水果、蔬菜和各种淀粉性食物上, 接合孢子的形成(异宗配合) 常引起霉腐变质。大都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在酒曲中为糖化菌,使淀粉糖化,也是制作腐乳、豆豉等食品的主要菌种。如高大毛霉(.mucedo)、总状毛霉(.racemosus)等。 菌落快速生长,絮状到绒毛状,白色到黄色,逐渐变成深灰色,同时伴随着孢子囊的形成。孢囊梗直立,单独或分枝,顶端形成大的(直径60-300μm)球形孢子囊,其内产生孢子囊孢子,无囊托,具有发育良好的内生囊轴。在孢子囊孢子散开后,在囊轴的底部通常可见明显的囊领(孢子囊壁的残余物)。孢子囊孢子透明,灰色或褐色,球状到椭圆形,壁平滑或有轻微的突起。可形成厚壁孢子和接合孢子。[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