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民俗文化

移除 52 位元組, 3 年前
維護清理 調整格式、排版
==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
==发展现状==
 
尽管国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民俗文化,但仍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保护国家制度的确立与学术界发起的“救亡图存”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对于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及其在整体文化产业结构中的转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明显不足。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意识==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ref>[https://www.jianshu.com/p/dfd1206dce30?uc_biz_str=S:custom|C:smrobot 【《诗经》中“风“的真实含义】],简书,2019-09-29</ref>,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就比如《水浒传》中的江湖文化、侠义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意识范畴。
==视频==
===<center> 民俗文化 相关视频</center>===<center> ''' 民俗文化 中国节日'''</centerbr><center>{{#iDisplay:f0515l6wd5n|560|390|qq}}</center>
<center> ''' 民俗文化传承'''</centerbr><center>{{#iDisplay:e0172aktsoo|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530 禮俗總論]]
9,35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