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底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民生底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一个专有名词。
汉字作为一种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1],源于日月鸟兽之形,作为中华文明之标志[2],连接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方正之间充满美感。
名词解释
底线民生是指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政策要求,组织实施的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含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即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城镇居民)、城乡医疗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残护理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等6类民生保障项目。
相关术语解释
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对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或符合重度残疾人、支出型困难、低保边缘家庭等入保条件,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的,政府以货币补助为主要形式,保障其收入达到当地低保标准的社会救助制度。
特困人员供养是指政府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城乡医疗救助是指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对患大病的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众给予医疗费用补助的救助制度。
孤儿基本生活费是指政府为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用于补助孤儿伙食、服装被褥、日常用品、基本医疗等费用的专项资金。
特困人员供养是指政府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
参考文献
- ↑ 汉字——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搜狐,2017-12-14
- ↑ 汉字——中华文明的基因,搜狐,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