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淨化分離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氣體淨化分離技術》,作者:上官炬 等編著,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06-01,ISBN:9787122134943,字數:618000,頁碼:407,版次:1,裝幀:精裝,開本:16開。
化學工業出版社(簡稱化工社)組建於1953年1月,經過近60年的發展,化工社現已成為專業特色突出、品牌優勢明顯、圖書[1]市場占有率較高、有良好知名度和信譽度的中央級綜合科技出版社[2]。
內容簡介
本書就目前煤氣淨化分離科學與技術的發展進行概述,在簡述氣體淨化與分離科學和技術基礎上,從煤炭中元素賦存形態到污染物的形成出發,重點介紹了煤氣中硫化物、二氧化碳、氮化物及粉塵的脫除與分離技術及研究狀況。本書共分為6章。章綜述了硫化物、氮化物、鹵化物及其他在煤中賦存形態和轉化,以及危害和脫除。第2章簡述了氣體淨化與分離技術基礎——氣體吸收原理與吸附原理。第3章論述了硫化物脫除方法及脫硫研究狀況。第4章論述了NH3和H的形成、轉化及脫除方法。第5章重點介紹了CO2的脫除與分離,並對脫碳工藝進行了比較。第6章綜述了煤氣中煤塵分離機理及除塵方法。本書適合煤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環境保護等行業從事科研、設計、生產的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本科生、研究生以及老師的參考書。
目錄
章 煤氣中的污染物及其形成
1.1 粉塵
1.1.1 粉塵的基本性質
1.1.2 粉塵的危害及其防護
1.1.3 煤氣中粉塵的形成
1.1.4 煤氣中粉塵的控制與脫除
1.2 硫化物
1.2.1 煤中硫賦存形態
1.2.2 熱轉化過程中硫化物的釋放
1.2.3 硫化物的危害及脫除
1.3 氮化物
1.3.1 煤中氮的賦存形態
1.3.2 煤轉化過程中氮化物的釋放
1.3.3 氮化物的危害及脫除
1.4 鹵化物及其他
1.4.1 氯的賦存形態及其轉化
1.4.2 氟的賦存形態及其轉化
1.4.3 鹼金屬的存在及其轉化
1.4.4 汞和砷的賦存形態及其轉化
參考文獻
第2章 煤氣淨化與分離技術基礎
2.1 氣液相相互作用基礎——氣體吸收
2.1.1 氣體吸收概述
2.1.2 吸收過程的物理化學原理
2.1.3 吸收過程理論模型
2.1.4 吸收過程中傳質速率
2.1.5 氣體吸收和再生設備
2.2 氣固相相互作用基礎——氣體吸附
2.2.1 氣體吸附概述
2.2.2 吸附原理
2.2.3 吸附平衡與等溫方程
2.2.4 吸附動力學
2.2.5 吸附反應體系的分析
2.2.6 吸附床層動態行為
2.2.7氣體吸附裝置
參考文獻
第3章 硫化物的脫除淨化
3.1 概述
3.1.1 硫化物的性質
3.1.2 硫化物的危害及原料氣中硫化物含量的要求
3.1.3 硫化物脫除方法分類
3.2 低、常溫氣體脫硫
3.2.1 硫化物的低溫物理吸收脫除
3.2.2 硫化物的常溫催化氧化脫除
3.2.3 硫化物的常溫化學吸收脫除
3.2.4 硫化物的常溫干法脫除
3.3 中溫氣體脫硫
3.3.1 中溫氧化鐵基脫硫劑
3.3.2 中溫氧化鋅基脫硫劑
3.3.3 氧化錳脫硫劑
3.3.4 中溫複合脫硫劑
3.4 高溫氣體脫硫
3.4.1 高溫煤氣脫硫劑發展概述
3.4.2 高溫煤氣脫硫劑中活性組分的作用及金屬氧化物間相互作用
3.4.3 高溫煤氣脫硫劑的氣氛效應
3.4.4 高溫煤氣脫硫劑的製備及其穩定性
3.4.5 高溫脫硫劑織構構效關係及脫硫/循環過程中穩定性
3.4.6 高溫脫硫劑再生行為
3.4.7 高溫煤氣脫硫反應器及工藝流程
3.5 有機硫催化轉化
3.5.1 氫解轉化法
3.5.2 水解轉化法
3.5.3 氧化轉化法
3.6 干法脫硫過程中放硫現象
3.6.1 活性炭基脫硫過程
3.6.2 金屬氧化物基脫硫過程
3.7 脫硫反應動力學中的補償效應
3.7.1 中溫氧化鋅脫硫氣氛效應中的補償效應
3.7.2 高溫氧化鐵脫硫不同助劑對還原性能影響中的補償效應
3.7.3 鐵鈣型複合金屬氧化物製備與脫硫過程中的補償效應
3.7.4 鐵酸鋅高溫煤氣脫硫劑還原過程中補償效應
3.7.5 有機硫催化水解反應過程中的補償效應
3.7.6 補償效應的理論解釋
3.8 脫硫方法及工藝比較
3.8.1 干法脫硫方法比較
3.8.2 濕法脫硫方法比較
參考文獻
第4章 氮化物的轉化及脫除
第5章 二氧化碳的脫除與分離
第6章 煤氣除塵技術及其他
參考文獻
- ↑ 圖書是人類用來紀錄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道客巴巴,2012-02-03
- ↑ 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簡介,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