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气化 |
指阴阳之气的变化。亦以喻世事的变迁。
南朝宋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岂获上附 伊 颜 ,犹共赖气化。"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气化
拼音; qì huà
注音; ㄑㄧˋ ㄏㄨㄚˋ
词语解释
汽化是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其中包括蒸发和沸腾。与之对应的是液化,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还有升华,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气态凝华,物质由气态转变为固态。
南朝宋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书》:"岂获上附 伊 颜 ,犹共赖气化。" 明 宋濂 《送张君之官山西宪府序》:"刚烈之士贵势莫能加,威力不能变,参乎气化,关乎治体。" 清 顾炎武 《采芝》诗:"不碍风尘际,常观气化交;晨光明虎迹,夕雾隐鸢巢。"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
宋 张载 《正蒙·太和》:"由太虚,有天之名;由气化,有道之名。"意谓"道"是物质变化的过程。《二程遗书》卷五:"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意谓气化而生万物之后,各物种就能一代一代遗传下去。 清 王夫之 《尚书引义·太甲二》:"气化者,化生也。"
术语介绍
中国哲学术语;
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如脏腑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输布流注,中气的升降,机枢的开阖等。参阅《素问·灵兰秘典论》。
中医学名词; 指人体内气机的运行变化和升降开阖。如肺脏的功能活动,气血、津液的输布流注等。
气化,生理学名词。泛指阴阳之气化生万物。通常表示生理性的气机运行变化。如脏腑的功能、气血的输布、经络的流注等。又专用于概括某些器官的特殊功能,如三焦对体液的调节称"三焦气化",膀胱的排尿功能称"膀胱气化"。《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气化则能出矣。"
语音上浊音的清音化
即由浊音变为清音的一种变化。如"病"、"动"、"共"等字的声母,原是古汉语的浊声母,演变到现在的普通话成为清声母,就是浊音清音化的结果。
物理/化学术语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气化。如煤的气化。(与汽化有差别。)
气化装置
用于燃煤电厂灰库、灰斗底部,加热空气透过气化板使干灰充分流化,保证卸灰通畅。气化装置的透气层材料采用碳化硅,壳体为钢结构,碳化硅材料的气化板有足够的强度,表面平滑,透气性好。
气化槽的槽体为一次成形,箱体及连接处保证密封不漏气、不漏灰,底板及法兰连接面光滑平整。气化装置分气化槽、气化板两种:气化槽用于平底灰库底部,均匀布置于底部,由灰库边缘到卸料口倾斜角度不小于6 O,布置面积不小于灰库底面积的15%。气化空气量0.62Nm3/min.m2;气化板用于锥底灰库底部、灰斗底部,一般接近卸料口处布置2块,锥底直径Φ1830处布置4块。气化空气量0.17Nm3/min块。[1]
参考文献
- ↑ 气化和汽化有什么区别, sky坏小孩12138,20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