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情韵(张同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水乡情韵》是中国当代作家张同亮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水乡情韵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妻子有幸感受到灌云洋桥农场濒海万亩滩涂久久难以释怀的美。
从县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圩丰镇下车,换乘由女婿及亲家公亲自来接的私家车,经过了九弯十八拐起伏的水泥路,大约十来分钟车程,洋桥水产养殖场万顷烟波浩渺的滩涂湿地,就象是一幅风景画,在我们的眼前徐徐展现。
滩涂上有一条笔直的沙石路,就像是一条绵长的拦海大坝,伸向水天相接的远处。两边是波涛万顷的鱼池,带有鱼腥味夹杂着些许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汽车就像是一艘快艇,在起伏的“海”面上疾驰。近处的河岸上,生长着一望无际的芦苇,在海风的吹拂下,翻滚着层层叠叠绿色的波浪。晴朗的天空,在朵朵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高、格外的蓝。远处,一架架数十米高的大风车始终在不知疲倦在旋转着那巨大的臂膀,在空中划着弧线,构成了滩涂上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驻足堤岸,在碧波万顷的滩涂上,晨曦从远处苍茫的海面上徐徐生长,一轮红日从东方喷薄欲出,接天浩渺的水面泛染着鳞鳞波光。水天相接,光影相随,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海上升日图。远处黛蓝色的青山躺卧在碧水蓝天间。像一抹彩虹般的高速公路,座座擎起巨臂的高压输送电塔,万顷滩涂上稀疏散落着的渔家小舍,以及天地间成群结队的飞禽走兽花草虫鱼,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绝妙的风景画。白鹭、海鸥、青桩或一些不知名字的鸟儿或低空盘旋、或翔集岸边,叽叽喳喳,似乎在说着悄悄话,也似乎在分享一下渔家丰收的喜悦,或在回忆昔日岁月的荒凉。极目远眺,一缕缕的薄雾仿佛飞天仙女的绸带,时隐时现,剪辑着远处的村庄、树木。临近中午,可能是水温上升的缘故,广阔的水面上不时有鱼儿跃出,也许是想一睹这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的丰韵。这时候渔家开动了水中的增氧机,只见银白色的水柱向四周喷射,向四周扩展的波浪层层叠叠地拍打岸边。傍晚时分,太阳渐渐地西沉,当快要没入地平线的时候,火红的晚霞烧红了半边天,天空的云彩仿佛是一尾硕大无比的鲤鱼的周身,片片鳞片,金黄作底,大红镶边,那一轮娇羞着红透了脸的太阳,不正是那尾大鲤鱼的眼睛吗?霞光透过云缝,早已把浩渺的万顷水面镀上了一层金色。低矮的渔家小屋里,不时有欢声笑语飘逸出来。端午节就要到了,几位戴着斗笠,来河堤边采苇叶的女子,在微风的吹拂下,不时在漫无际涯的苇丛中时隐时现。夜晚,野外四面蛙声如潮,各种昆虫都在争相鸣叫,时而高歌猛进,时而浅唱低吟,宛如一首大自然的交响曲。
在拥有万顷碧波的堤岸上,渔家精心栽植的西红柿,花开得像雏鸟的小嘴巴,嫩黄嫩黄的,煞是可爱;韭菜像列队方阵等待检阅的仪仗队,威武挺拔。而香瓜、丝瓜、南瓜、冬瓜等各类瓜果蔬菜随处可见,个个伸起那细嫩硕长的头颅,竞相伸延,似在向我们这远方来的客人问好。
当渔工将撒食机开响的时候,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出现了。瞬时间,在撒食机前的方园数十米范围内,抢食的鱼儿云集至此,争相觅食,它们在鱼群中扑腾、翻滚,进而横冲直撞,又时而跃出水面,构成了一幅绝美的鱼儿争食图。布谷鸟闲来无事的时候,在芦苇荡里与老相好刮刮叽打牙撩嘴,时而追逐嬉戏,时而窃窃私语。…….
远离钢筋与水泥铸成的城市森林,忘却尘世浮华的喧嚣,享受着水乡如诗如画的美景,唤醒沉睡已久的灵魄,陡然感觉到水乡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视野是那么的开阔、呼吸是那么的酣畅,疲惫的心灵是那么的舒展。是啊,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时刻在荡涤着芸芸众生的灵魂。伟岸的岁月之河,始终会在原生态的水乡流淌出不朽的传奇。都市的温柔与富贵,金钱与物质的拥有,并不是现代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人们开始越来越更注重的是灵魂的升华,精神家园的回归。
水乡的情美,水乡的韵美,但水乡的人更美。水乡的人,美在坚守,美在朴实无华,美在勤劳、善良,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他们就像那路边一株株无名的小草,默默无闻,深深扎根在那贫瘠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物我两忘,痴心不改。
我深深地赞美水乡![1]
作者简介
张同亮,男,出生于1963年8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人,大专文化,1986年6月毕业于徐州人民警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