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水浒门又名梁山拳,清光绪五年1897年传入湖北沔阳。当时,水浒门正宗传人李打滚犯案,由山东逃沔,在彭场芦林湖赵千福家落脚,设馆教徒十余年。该拳特点是重腿功,讲硬功实劲,以气势压倒对方,深受练武者喜爱。
概述
水浒门拳相传源于水泊梁山。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山东人李大斌(外号李滚子)因命案官司逃到湖北 沔阳(现 仙桃),以武功高超被当地拳师赵千福尊为师长居留家中,传出此拳。李氏自称得自一道人蔡西付亲授。师从李氏颇有成就者首推赵千福、钱再狗,钱氏抽鸦片少有传人,赵氏传人较多,已在沔阳一带流传一百余年,成为湖北省独具一格的多腿法拳种。现掌握水浒拳套路较完整者有熊守臣,从学于父熊明爽,熊明爽则受赵千福所传。
又据《沔阳县志》记载,水浒门又名梁山拳,清光绪五年1897年传入沔阳。当时,水浒门正宗传人李打滚犯案,由山东逃沔,在彭场芦林湖赵千福家落脚,设馆教徒十余年。该拳特点是重腿功,讲硬功实劲,以气势压倒对方,深受练武者喜爱[1]。
分布
拳理
讲究“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以手法掩护腿法进功。诀云:“脚随手,手随脚,打人东西要出窝,浑身上下是铁柱,两眼好似快穿梭。”做到“顶平颈直,肩平膀直,裆开开气,降气掀身脚催力,马发力,心主力,手变力”。注重偏沉直克,吞吐沉浮。出手“如风如电,有推山倒壁之势,如猛虎下山,蜈蚣穿甲[2]。”
特点
拳架快速灵活,转折多变,腿法特多。有高踹腿,连环腿,缠丝腿,下截腿,地趟剪子腿等。使用腿法以手、腿配合,上、中、下三路连环进攻,常依势卧身,伺机跃腿,发挥败中取胜之能。此拳有拳术十八趟,分高九趟,低九趟。有一百零八手,七十二行腿,九滚,三夹子,三金盆,三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