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嘉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水色嘉南 |
---|
![]()
|
《水色嘉南》为中华电视公司于2006年制作,全剧以台语发音,首次播映于2009年,由客家电视台以客语重新配音播出,版权仍为华视所有,并由华视出版DVD。[1]
故事背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正当台湾人民为脱离殖民地的命运而欢欣鼓舞之际,却有一位日本女子米村外代树,为了她已逝的丈夫八田与一,以及难舍他们共同所爱的台湾,而在9月1日清晨于乌山头水库送水口投水自尽。
八田与一先是以十年的时间,运用其土木专业完成勘测与设计,并争取政府及地方人士的支持,终于在1920年正式动工兴建乌山头水库与嘉南大圳。考虑工程所需的漫长时间,为了兼顾工作与家庭,八田与一也在同一年将妻子与两个小孩接到乌山头定居。
在八田与一度过来台的第二个十年后,1930年5月,乌山头水库与嘉南大圳的工程终于竣工。当潺潺水流沿著蛛网般的渠道流遍平原,闪闪的水色正象征八田与一为台湾所付出的最宝贵的人生岁月,也让嘉南平原的农产量遽增二至五倍,一跃成为台湾最重要的米仓。虽然八田与一当时是以日本人的身份,为了母国的米粮需求考量而擘画了这项工程,然而他也同时关心台湾农民的生计,大力推动三年轮作(稻米、杂粮、甘蔗)的生产计画。他对信念与专业的坚持,以及对台湾的情感,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太平洋战争骤起,在八田与一1942年5月奉召返国投入战事之际,因所搭乘的船只不幸被美军击沉而辞世,得年56岁。一个多月后,他的骨灰被送回台湾,长眠在他生活了三十二年的地方,长眠于他一生心血结晶的乌山头水库。后人为了感念他对嘉南平原的贡献,除于八田夫妇墓冢旁建立八田与一的铜像,水利会也在每年5月8日举行追思会。然而,或许从乌山头水库汨汨而出的水色,才是他一生最美丽动人的注脚吧!
演员阵容
领衔主演
演 员 | 角 色 | 备注 |
乌山头水库建造者。 | ||
八田与一的妻子。 | ||
协助八田与一探勘乌山头水库,在之后的引水隧道开挖意外中丧生。 | ||
艺妓出身,与阿山哥共组家庭,是时代中苦命女人的一种典型。 | ||
本名倪子钧,剧中绰号阿伊呜吔欧,是剧中的甘草人物,协助八田与一探勘与建造乌山头水库的台湾平埔族人。 | ||
随米村外代树来台湾的亲戚,也帮忙操持家务。 |
联合演出
演员 | 角色 | 备注 |
日本议员,八田与一的大哥。 | ||
糖厂的厂长,基于糖厂的利益而反对水库的开发。 | ||
饰演平埔族人 石柱 | ||
饰平埔族妇女 潘银花 | ||
地方仕绅 | ||
时任土木局局长 | ||
糖厂厂长的女儿,欣赏八田与一的作为。 | ||
爱上阿操的日本警察 | ||
医生,米村外代树之父亲。 | ||
米村外代树之母亲 | ||
八田与一日本家乡的铁道员 | ||
平埔族之灵媒 | ||
心兰之父亲 | ||
片尾写马雅 | ||
对乌山头水库定案的总督 | ||
八田与一之母亲 | ||
玛雅之母亲 | ||
技佐 | ||
阿山之父亲 | ||
阿山之母亲 | ||
部长 | ||
八田与一之次子 | ||
八田与一的女儿 | ||
八田与一的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