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年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永年區隸屬於河北省邯鄲市。位於太行山東麓,南距邯鄲市20公里,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東與曲周縣雞澤縣交界,西與武安市為鄰,南與肥鄉區、叢台區接壤,北與沙河市、南和縣相連,系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

永年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豐富,人才薈萃,乃廣平郡之望地,戰國時期,趙國就在西陽城建造信宮,做為王侯和群臣聚會的地方。

廣府古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在太極拳界執大旗地位。被譽為中國太極之鄉。[1]

歷史沿革

永年之域,在夏商周三代屬冀州之地。此地最早見於史載的名字為「曲梁」,春秋時為晉國曲梁邑。

戰國時期屬趙國。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屬邯鄲郡。

西漢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廣平郡,郡治廣平(今雞澤東南)。

新莽時期改廣平國為「桓亭」又稱富昌,轄縣十六,屬冀州,後改曲梁為直梁,改廣年為富昌。

東漢時,永年之域仍為曲梁、廣年、易陽三縣地,屬巨鹿郡。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曲梁、廣年、易陽三縣統屬魏郡西部。移屬魏郡(今大名縣境)西部都尉。

三國時,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魏郡西部都尉易名廣平郡,復稱曲梁,為郡治,轄縣十五,屬冀州。晉及十六國時期,稱廣平郡。

南北朝、北齊文宣帝裁曲梁並廣年縣入,稱廣年(治所遷至今永年縣廣府鎮)。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洺州,為武安郡治,轄縣八。

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武安郡廢,屬廣平郡。隋煬帝楊廣即位,為避其諱,改廣年為永年,為武安郡治。大業三年(607年)罷洺州,改名武安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武安郡為洺州(治所今廣府城),屬河北道。武德二年(619年),隋末農民起義軍夏王竇建德攻陷洺州,建都於此,並築萬春宮。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廷平定竇建德亂,置山東道行台於洺州,武德五年(622年)罷行台,置洺州大總管府,同年,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亦定都洺州,武德六年(623年),罷洺州大總管府。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廣平郡屬為河北道屬。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洺州。

五代時期,後梁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為保義軍(軍,行政區劃名),後梁改為安國。

宋金時期,稱洺州,屬河北西路,宋時轄五縣,金時轄九縣。

元代,改州為路(路,行政區劃名)為路治,元太宗八年(1236年)改為邢洺路,後改洺磁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為廣平路,治所永年(今廣府城),屬中書省。轄一司、五縣、二州。一司即錄事司(元制,錄事司,掌城中民事)。五縣即永年、曲周、肥鄉、雞澤、廣平(今廣平縣)。二州即磁州(滏陽、武安、邯鄲、成安四縣仍屬磁州)、威州(名水、井陘二縣仍屬威州)。

明洪武元年(1368年),將廣平路改為廣平府,仍治永年(今廣府城),這是永年改稱廣平府之始。洪武九年(1376年)屬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元年(1403年)直隸京師北京。

清代承前制,為直隸廣平府,治所未變。初屬順廣道,後改大名道,又改為順廣道。 雍正中(公元1723-1735年),因滏陽河建閘爭水事,割河南彰德府磁州來屬,至是,轄一州九縣。

民國元年(1912年)9月,廢縣留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留縣,屬直隸大名道。十七年(1928年),廢道屬河北省。1937年後,屬冀南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0年,屬邯鄲督察專員公署。1958年,縣城由廣府鎮遷至臨洺關鎮,屬邯鄲 地區專署。1993年6月19日,邯鄲地、市合併,永年縣歸邯鄲市。

2016年9月30日下午,邯鄲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動員大會召開,宣讀了《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北省調整邯鄲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同意撤銷永年縣,設立邯鄲市永年區,以原永年縣的行政區域(不含南沿村鎮、小西堡鄉、姚寨鄉)為永年區的行政區域,永年區人民政府駐臨洺關鎮洺洲大道25號。

行政區劃

永年區轄9鎮8鄉,分別是:臨洺關鎮大北汪鎮廣府鎮張西堡鎮永合會鎮劉營鎮西蘇鎮講武鎮東楊莊鎮、劉漢鄉、界河店鄉、曲陌鄉、正西鄉、小龍馬鄉、西河莊鄉、西陽城鄉、辛莊堡鄉。共轄363個行政村。[2]

地理環境

位置

永年區介於東經114°35′~114°38′,北緯36°46′~36°50′之間。位於太行山東麓,縣城臨洺關南距邯鄲市20公里,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東與曲周縣、雞澤縣交界,西與武安市為鄰,南與肥鄉縣、邯鄲縣(叢台區)接壤,北與沙河市、南和縣相連,有邯鄲北大門之稱。東西寬 48.3公里,南北41公里,縣域面積770.5平方公里。

地貌

永年區地處低山丘陵與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地貌主要有丘陵、平原和窪淀三大類型。京廣鐵路以西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和崗坡地,山峰起伏,溝壑縱橫。京廣鐵路以東大部分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縣境東南部有一窪淀,位於永年廣府古城周圍,地勢低洼,常年積水,是沖積扇末端與沖積平原交接過渡性地貌。

氣候

永年區地處半濕潤半乾旱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春季風多雨少,秋季天高氣爽,夏季炎熱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27.8毫米,約有60%以上的水量降在汛期,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和年際變化懸殊是降水上的兩大特點。年平均氣溫14℃,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20℃,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3]

經濟概況

農業

永年是一個農業大區,農業基礎較好,水利條件便利,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稻穀、豆類等,糧食總產達43.7萬噸,全區建成了糧食、蔬菜、林果、水產、畜禽、大蒜、葡萄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建有30萬畝噸糧田,35萬畝高產示範田,2萬畝優種繁育基地和5萬畝農業可持續發展示範園。永年蔬菜在全區經濟中最具優勢和特色:規模大、品種全、產量多、銷售廣。蔬菜播種面積70萬畝,基本全部實現無公害生產,品種100多個,年產鮮菜26億公斤,產值24億元。僅蔬菜生產一項農民人均增收1200元,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6%。遠銷21個省、市、自治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2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通過農業部驗收,8家企業獲得進京銷售許可證,成為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基地縣,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北蔬菜之鄉」、「河北大蒜之鄉」,永年區南大堡蔬菜批發市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永年大蒜、粉皮等產品遠銷國外。

本區最東部伊下鄉高檔葡萄基地的露地早熟葡萄在全國著名的葡萄專家伊志安博士的技術指導下,成為包括長江極其以北地區成熟最早的鮮食優質噹噹無公害葡萄基地,有一萬二千多畝。以果粒大、穗型好、顏色鮮艷、品質最優而名聞全國,暢銷全國各地高檔市場。  

工業

永年區標準件產業作為永年區的特色產業已有30多年的生產歷史。全區有13個鄉鎮153個村莊生產標準件,生產企業2100多家,年產量205萬噸,產值110億元,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1/3,產品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永年標準件商城是全國最大的標準件集散地,占地120畝,經營商戶680家,市場內年集散商品100萬噸,銷售額40多億元 .

永年全區鄉及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55家,其中區辦工業企業47家。有煤炭電力、冶金、紡織、化工、建材、造紙、機械製造、食品等20個門類,產品品種達200多個。其中30多種榮獲部、省、市級優質產品稱號;全縣鄉鎮企業廠攤20585家,主要有標準件、建材、化工、皮革、冶煉、機械、紡織和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和相對集中的工業小區。其中標準件已成為一大特色產業,擁有3899個生產廠家,年加工能力30多萬噸,年產值12多億元,日客流量2萬餘人次,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區、占全國標準件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標準件生產銷售集散地。[4]  

交通

截止2011年底,永年區公路通車裡程達1242.79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37公里/百平方公里。境內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趙辛線、西三線、焦大線縱穿縣域南北,青蘭高速公路、邯臨線、洺李線、永河線、永峰線、永焦線、南柴線、柴武線橫貫縣境東西,邯鄲市區南北主幹道中華大街北延至永年縣城,東西主幹道人民路東延至永年縣姚寨鄉,市內6路、801路公交車直達永年,外環公路繞城一周,形成總長36公里的縣城外圍快速交通圈。

社會事業

永年社會事業繁榮。教育質量連年提高,基礎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均取得較快發展,被省政府授予「普九鞏固提高工作先進縣」,高考上線率連續多年在邯鄲市名列前茅,永年區第一中學、永年區第二中學被列入河北省名校。永年區實驗高級中學是於2001年創辦的一所重點高中,通過深入開展綠色學校創建,該校建校三年時間內相繼榮獲了「邯鄲市中小學德育示範學校」、「邯鄲市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邯鄲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實施第三個五年普法規劃示範單位」。

歷史文化

太極拳

永年區廣府鎮,誕生了楊式、武式太極拳,並派生出吳式和孫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永年廣府鎮南關人楊露禪(1799——1872)所創,已歷傳五代,迄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武式太極拳:起源於清朝道光年間,為武禹襄(武河清)所創,已歷傳五代,迄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

抬花桌

永年臨洺關抬花桌是一種具有燕趙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間舞蹈文化樣式,融民間工藝製作、抬舞、吹奏、打擊等於一體,距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主要流傳於永年區的臨洺關鎮六道街,興始於唐代初期。[5]

特產

臨洺關香腸

源於清朝末年,永年「驢肉香腸」正是選用精驢肉,剁成肉沫,加綠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貴作科用老湯調製成的糊狀,灌入驢腸衣內,紮成小捆,經高溫蒸煮滅菌,最後用果木熏制而成。因此永年「驢肉香腸」又稱「驢灌腸」。

永年酥魚

永年酥魚,產品已銷至冀、魯、豫、京、津等地區。

永年大蒜

永年大蒜的特點是蒜頭大,皮薄、瓣肥、肉細、味美,辣中帶甜,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

旅遊景點

永年,歷史文化悠久,自古享有「商賈雲集,富饒中原」之譽,七千多年前就孕育了仰韶文化等人類早期文明, 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境內有廣府古城、弘濟橋、仰韶文化遺址、趙王陵遺址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廣府古城

廣府古城,遠為隋末夏王竇建德建都之所,近為楊、武式太極拳發源之地,文化底蘊深厚,自然風光旖旎,保存完好的古城牆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和面積4.6萬畝的窪淀——永年窪,是獨具特色的「古城、水城、太極城」。 廣府古城被命名為「中國歷史名鎮」和「中國文化旅遊名鎮」。

弘濟橋

位於河北省永年區廣府鎮東2.5公里處的東橋村,東西橫跨滏陽河上。明萬曆年間重修,俗稱東橋。該橋結構於趙州橋相似,為單孔雙敝肩石拱橋,全部用石塊砌成,堅固結實又美觀大方。主拱券似長虹飛架,其兩端各肩負兩個小券,造型宏偉壯觀。

弘濟橋

橋長48.9米,寬6.82米,主券跨度為31.88米,矢高6.02米。弘濟橋和趙州橋都屬於單孔敞肩石拱橋,結構形制基本相同。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塊欄板,上刻獅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圖案,精工細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欄板中部刻有「弘濟橋」三個大字。

弘濟橋在建築規模上略小於趙州大石橋,在河北省及至全國現存的古代石拱橋中當數第二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聰明山景區

聰明山景區位於臨洺關鎮北石口村西,距縣城約3.5公里,景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主要有明山、朱山、婁山組成,山上山下分布着昭惠王祠、魁星閣、萬佛樓、靈霄寶殿等20餘處古代建築。

婁山唐壘

位於婁山之上,婁山在聰明山東端,西隔豬山和聰明山相接,東和兔山相連,山底面積為1.5平方公里,主峰海撥219米。[6]

著名人物

韓蔭亭

永年田寨人,第一任中共永年區委書記、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韓蔭亭(1912-1979),曾用名韓樾,永年區田寨人,自幼酷愛學習,樂於助人,思想進步。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學投身革命,任學生會主席,領導學生運動。一九三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一年任十三中黨支部委員,一九三一年二月任中共肥鄉中心(永、曲、肥、廣平)縣委委員,一九三一年六月任中共永年區第一任縣委書記,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努力開闢黨的工作,積極宣傳抗日救亡,領導「貧農團」,組織過工人運動。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後任中共永年區委軍事委員,永年區第一任抗日游擊大隊大隊長,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三支隊營長和營教導員。他率部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戰,沉重的打擊了敵偽的囂張氣焰。1939年因傷脫離部隊後在家鄉組織地方武裝,接受黨的指示,轉入隱蔽戰線,打入敵營,堅持抗日鬥爭。韓蔭亭利用身份之便,隨時除姦殺敵、製造敵匪矛盾, 促其自相殘殺、甘冒生命危險,掩護軍區首長、勇擔護送任務,及時提供情報、除掉反共頑匪,營救我方人員等傳奇活動,受到了八路軍首長宋任窮、陳再道、高厚良等高度評價。一九四五年八月後任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獨立三團團長,率部殲滅日偽軍,解放臨洺關,圍困永年城,配合主力解放邯鄲。一九四七年開赴中原、挺進大別山、轉戰豫南鄂北、進軍華南作戰。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殲滅了大批敵軍,解放了很多城市村鎮,為新中國建立立下了功勳。解放後,歷任廣東省農墾廳副廳長,廣東省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廣東省農墾總局副局長等職,為華南農墾事業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一代英豪,傳奇名將韓蔭亭於一九七九年三月十二日在廣州逝世,享年六十七歲。

楊露禪

永年廣府人,楊氏太極宗師;楊露禪(1799-1872),曾用名楊福魁,武術名家。永年廣府鎮南關人,楊式太極拳創始人。學太極拳之前以買煤泥為生。後到北京授拳改名露禪。自幼酷愛習武,曾三次步行800里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學陳式太極拳,後經人推薦到北京,任旗營武術教練。因幫皇室瑞王奪回託運的鏢銀,打敗對手而被賞識,譽滿京華。所創楊式太極拳,自成一家。大學士翁同和稱讚說: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如猿猱,手如運球,猶太級之渾元一體,後人稱之為「楊氏太極拳 」。楊在陳氏師徒練拳時,在一旁觀看,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後被陳發現,見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大膽摒棄門戶之見和江湖禁忌,和陳德瑚商量,准其在業餘時間正式學習太極拳。楊露禪才得以正式拜陳長興為師。這便是民間傳說中《楊露禪陳溝偷拳》的真貌。宮白羽武俠小說《偷拳》和由此書改編的電影《神丐》,就是根據上述楊露禪學藝 故事虛構創作的。楊露禪正式拜師後。十八年中三下陳家溝,深得陳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先生所傳精髓。藝成時,他已是四十歲左右的人了。為了生活,他先在家鄉永年教授太極拳,後被人推薦去北京授徒。因武藝高強,號稱「楊無敵」。他在北京授拳時,因弟子多為王公大臣, 貝勒貴族,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又不耐艱苦。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將自己所學太極拳中的一些高難度功架簡化,使姿勢較為簡單,作柔和易練,既適合穿長衫、留辮子的人練習,又有益於健身。後經其子、孫修改,定型而成楊式太極拳,並發展成大小兩種套路。其特點是:柔和緩慢、舒展大方,速度緩勻,剛柔內含、深藏不露、輕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帶影響很大,學者日眾,而這時陳家的太極拳卻仍在陳姓內部傳遞,所以當時的武術傳人楊季子寫的詩中,有「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 的句子。楊露禪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將太極武術傳播並發揚光大的人。 對後世文學,特別是武俠小說之影響。宮白羽武俠小說《偷拳》(又名:《太極楊捨命偷拳》)和由此書改編的電影《神丐》,就是根據上述楊露禪學藝的故事創作的。

武禹襄

永年廣府人,武氏太極宗師;武禹襄(1812–1880) , 曾用名武河清,字禹襄,永年區人,武氏太極拳創始人,初始從好友楊露禪處學習太極拳到1852年禹襄親赴河南,從溫縣趙堡鎮陳青萍學習陳氏新架太極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並從長兄武澄清處得王宗岳《太極拳譜》,讀後大悟。在鑽研太極拳陳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匯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並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於陳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於楊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後人稱之為「武氏太極拳 」。

胡瓚

胡瓚,字百衍,明朝永年人(今河北永年區小龍馬鄉西張固村人),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後升任大理寺丞,轉任少卿,冤獄多有平反,後升任大同巡撫。明武宗到雲中(今內蒙托克托)巡視,瓚上疏請回駕,言辭懇切耿直。又狀告江彬等仗勢作威,因江彬僭越大權,瓚被罷職回籍。明世宗即位,起用瓚為江都御史,後入京為戶部侍郎。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兵亂,使瓚和都督魯剛統領京師軍隊3000人,瓚親授諸將剿敵戰略,殲敵禍首。初,瓚家有賜田在山海、撫寧等縣幾千頃,早已轉給當地百姓耕種,瓚孫請求收回。瓚語:「撫寧地接近邊塞,地方貧民世代以此為業,身家性命所關。奪了他們的田地,恐怕會發生意外,」於是遂止。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擢升為南京工部尚書,因身體多病回鄉,去世後,皇帝特賜祭葬。著有《巡邊錄》八卷、《秦義》八卷、《紫山詩稿》若干。胡瓚墓位於故里西張固村西北,墓為一較高土冢。墓前原有石牌坊、石人、石羊、石獅等,墓碑現保存完好。胡瓚墓已被列為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福弘

胡福弘,字征五,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西張固人。胡瓚之後,明天啟二年(1662年)進士,任諸城知縣、兵部職方司主事、通州監軍簽事、懷來兵備副使。因對時局不滿而罷官。清初,仕江西按察使。死於金聲桓之難。

王磐

永年王盤莊人,世以業農,歲得麥萬石,鄉人稱萬石王家,金末元初曾兩次入財佐軍以救永年,元世祖以王磐參議李亶圖謀不軌有功,召拜翰林直學士,同修國史出為真定,順德等路宣慰使,李除貪暴。郡人以安,磐性剛毅,有文才,為官有惠政,官至右丞相,追封「洺國公」,諡號「文忠」;盧大中:永年劉營人,明進士、歷任輝縣知縣、武城令,南京工部侍郎,加太子太保;李慶嗣:永年名州人,少舉進士不第,棄而學醫,著有《傷寒纂類》、《傷寒論》、《針經》等書;申佳允:永年人,崇禎四年進士,授議封知縣。杜秉彝:永年南護駕村人,嘉靖二十年進士,授無為州知州,一時稱治。胡景桂:永年廣府人,清光緒九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監察院御史,歷任陝甘學政,山東按察司。體育名人張翠平,女,永年區張西堡鎮夏堡店人,2012年倫敦殘奧會冠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