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康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永康中学创建于清代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金华文丛》、出版者胡凤丹独资重修的永康试院改名为永康中学堂。1912年9月,永康中学堂改为永康县立中学校,永康县立中学校为旧制中学,学制四年,只收男生。1923年开始,改三年制,只招初中生,学校因而改名为永康县立初级中学。1932年9月,永康县立女子师范并入,为永中附设师范科,次年招收女生。1956年8月,学校开始设立高中,成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浙江省永康县中学。2005年12月31日,永康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委书记办公会议的决定,将永康中学原址永康二中初中部恢复为永康中学。其首任校长是胡子康先生。

学校简介

永康市,五金名城,文物名邦。永康先人在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还给后人传下了三大担精神财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浙江精神”源头之一的事功经济思想和大量的诗词文章。永康文坛,历来群星璀璨。信手拈来,就有与范仲淹互为师友北宋名臣胡则,与辛弃疾并称为豪放词人的“人中之龙,文中之虎”的南宋状元陈亮,明代“后七子”之一诗人徐文通,“盛明十二家”之一的姚汝循,清初才女、烈女吴绛雪,辛亥革命后首任浙江省省长吕公望,著名出版家胡凤丹……永康中学就孕育于这个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文物之邦,诞生于该市的白云山麓、华溪之滨,诞生于浙东之中的“眉眼盈盈处”。

永康中学创建于清代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金华文丛》==、出版者胡凤丹独资重修的永康试院改名为永康中学堂。

在辛亥革命推动下,1912年9月,永康中学堂改为永康县立中学校。永康县立中学校为旧制中学,学制四年,只收男生。1923年开始,改三年制,只招初中生,学校因而改名为永康县立初级中学。1932年9月,永康县立女子师范并入,为永中附设师范科,次年招收女生。1956年8月,学校开始设立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校名改为浙江省永康县中学。1975年8月,因永康中学规模过大,分设校区管理不便,县委决定分校,分为永康一中和永康二中。2005年12月31日,永康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委书记办公会议的决定,将永康中学原址永康二中初中部恢复为永康中学。

永康中学是全省十二座最早创办的中学之一,是金华市范围内除金华一中外最早创办的中学校。永康中学的创办,标志着永康教育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中等教育[2],标志着封建教育开始走向瓦解,民主教育开始萌芽。

一百一十九年来,永康中学和永康人民同甘共苦,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历程。当日寇铁蹄践踏永康的时候,学校不得不辗转到后吴等地办学;当文革风暴卷来时,学校也被迫停课。但是,野蛮终究不能战胜文明。永康中学虽历经波折,但越办越强,办学品位得到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建校以来,永康中学已为国家输送了四万多名毕业生。在遍及海内外的校友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有舍己救人、勇抗海盗烈士英雄,还有一大批在高考、中考中成绩名列全省、全市前茅的优秀毕业生以及飞行员、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永康市今天能成为全国著名的百强县,成为中国五金之都,也有永康中学及其校友的一份贡献。

校园多娇

走进永中,如同走进大花园。百年香樟遮天,夹道梧桐荫地。春色融融,樱花似雪;秋风送爽,桂香沁脾。参天的雪松,摇曳的翠竹,撩人的芭蕉,羞涩的棕榈,把校园装扮得郁郁葱葱、四季常青。

校园占地4.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9443平方米,教学楼、综合楼、科学馆、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等一应俱全,乳白色的崭新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格外靓丽。300米环形塑胶跑道和140米塑胶直道、六个篮球场、风雨操场上体育健儿你追我赶,龙腾虎跃。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里,学子们网游冲浪,兴致勃勃。42个教学班,个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和校园网,开通了永康中学网站。物理、化学、生物标准实验室共8个,舞蹈、美术、书法、劳技、语音、地理、科技、体育等专用教室27个,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齐全,图书馆电脑管理系统化,人均图书33.5册。教师、学生阅览室均达到省级示范初中标准。

校园如此多娇,引无数莘莘学子竞折腰。学生们在这里参加德、智、体、美、劳活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学校也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支持儿童优秀组织奖”、“全国少年科普基地”、“浙江省社会实践优秀营队”、“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浙江省自护自救优秀教育基地”、“金华市文明单位”、“金华市绿色学校”、“永康市先进集体”、“永康市先进党支部”、“永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