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第四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永春第四中学简称永春四中,是永春县办学历史较悠久、规模较大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学校坐落在闻名全国的柑桔之乡永春县湖洋镇桃源溪畔,金龟寨麓。
学校创办于1944年秋,前身为私立力行初级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收归政府公办 ,改名为“福建省永春第四中学”。1971年增办高中,成为完全中学,1994年到1995年以优良的成绩通过省“六督”、“两基”、评估验收,并顺利通过省教委、国家教委的“两基”跟踪检查[1]。
所获荣誉
学校先后获得县“六督”、“两基”、“先进基层党支部”、市“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文明学校”、“文明达标单位”、“创安合格单位”,省、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自创办以来,在社会各界、广大校友、海外侨胞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地方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学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教学和生活设施日臻完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师资结构较合理,团结协作;领导班子朝气蓬勃,开拓进取,富有战斗力。全校师生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正沿着新轮发展目标--创建省三级达标学校而努力奋斗。
学校规模
学校校园占地60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实验楼一幢、标准教学楼一幢、教师宿舍楼二幢、学生宿舍楼一幢、办公大楼一幢、礼堂一幢和运动场一个,学校教教学设施齐全,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仪器[2]按二类要求配备,有电脑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劳技室、美音室等,为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学校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规划有序,动静分明。校园内校舍错落有致,环境幽雅,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场所。
创办历史
永春四中位于闻名全国的柑桔b之乡永春县湖洋镇桃源溪畔,金龟寨麓,是我县办学历史较悠久,规模较大的一所普通完全中学。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2000多人;教职员工145人,高级教师14人,一级教师17人。
1943年,湖洋乡有识之士,倡议创办中学,以便于学子就近入学。由人口较多的郑、刘、黄三姓推选郑振经、刘澄清、黄河书等11人组成筹备委员会。1944年春节成立校董会,公推刘澄清为董事长,决定是年秋开学,经费由各姓公租分摊,校址择定全乡的中心点清白村。由刘姓献出原清白小学校舍,校名定为永春县私立力行初级中学。1944年9月,力行中学如期开学,招收初一新生4班200人,敦聘乡贤刘向仁为校长,多方延聘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任教。同年11月3日,获当时福建省教育厅批准立案,后即以这一天作为校庆纪念日。 创校初期,干头万绪,困难重重,但全校师生上下一致,同甘共苦,团结奋进,学校教学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1947年,首届初中毕业生投考永春中学高中部,囊括榜首1至9名,社会人士,啧啧称赞。其后几届毕业生,投考永春中学、南安师范、仙游师范,成绩优异,深受各界好评。
力行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程。1948年9月,刘向仁辞职出洋,校董会聘请黄起寮继任校长。其时,正是全国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敌后武装斗争蓬勃发展的阶段。黄起寮在校中秘密发展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1949年2月,建立中共力行中学临时支部,4月初,中共力中支部发动师生及校外群众,举行反"三征"示威游行,声势浩大,是年4月中旬,建立了湖洋武装中队,后编入晋南永游击大队,为第四中队。1949年8月23日,第四中队与闽西南游击队会合,解放永春县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面向工农,学校发展迅猛,面貌一新。1953年12月,力行中学收归公办,改校名为"福建省永春第四中学"。时黄起寮他调,政府委派邱西风为副校长,主持校政。力中校董会活动遂即中止。1955年9月,谢子瑟任校长、书记;1959年9月,邱西风任校长、书记;1960年9月,陈庆海接任校长。解放初期,学校贯彻《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教学相长,力行奋进,校风良好,教学设备及生活设施不断充实,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视频
永春第四中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小学“两基”档案目录,道客巴巴,2014-09-18
- ↑ 中小学教学仪器是什么包括哪些 ,搜狐,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