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永远的庞老师(郭永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永远的庞老师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永远的庞老师》中国当代作家郭永锋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永远的庞老师

慈祥而可敬的庞瑞琳老师离开我们两月有余,但在我的意识中,她还活着,活得很精神,风采依然。每与朋友闲聊,总有些东西触及我敏感的神经,她的音容笑貌、一举一动,是那样清晰、鲜活。

(一)

炎热的酷暑侵入天水每个角落之时,正值暑假。去年如此、今年依然,只是今年,我像一只无头的苍蝇,缺失了方向,茫然无措,如何才能度过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时光呢?我寻思着。

去年春天,庞老师正在筹备编辑《苏蕙文化研究文集》,把《织锦台》上发表过的关于苏蕙的论文、诗歌、散文和剧本收集起来,既是对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工作一次高度的总结,同时便于每个会员和研究者查阅的详实资料。但老人毕竟七十多岁了,加之家里还有卧床多年的丈夫需要静心伺候,时间精力都不够。我正好高三学生毕业,提前进入假期。于是老人就把编辑整理的工作安排于我,我欣然答应。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无尚的荣光,因为我是研究会的会员。

苏蕙研究会成立四年,困难重重。没资金、缺资料、且没有一个专业研究者,只是凭着大家共同的爱好,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这点研究会的人每一个人无不清楚。在这样艰难的情形之下,老人不仅热情,更是出于对天水历史文化责任。每一本会刊,除了固定的苏蕙栏目外,亲自列出一单子:某个朝代天水出现的名人和发生的事,具体安排给每个会员去挖掘,并用散文的笔法使淹没在历史长河的风云往事,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爱不释手,从中了解了许多历史上的天水。至编《文集》时已出刊九册,个中的辛酸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

我答应老人后,才发现这是一项多么艰难的工作,虽然老人已经从编排的体例,样稿打印,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具体实施起来,难度还是很大。整整两个月,炎热的暑天,忙得人不亦乐乎。不知什么原因,每期《织锦台》的电子版不在了,所选文章,都是从《织锦台》杂志上扫描出来的,错别字太多,我校对时,手头不仅有九本《织锦台》,还有《现代汉语大辞典》、《古汉语词典》,其中一些文章是从别的资料书籍中选来的,资料书籍如我市著名学者王耀先生的《才女苏蕙》、华东师大著名教授丁胜源、周汉芳夫妇编著的《回文集》等。对照原文(原文里本来就有错别字),把错别字逐一改正。

最为麻烦的是所选取的《回文集》的文章,很长,原文是繁体字,在扫描时,电脑难以甄别,错别字更多。好在上大学时《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文学作品选》都使用的是繁体字,学习积累不少,但是电脑虽智能化,却不讲道理,扫描出来的字与原文对照,很搞笑,也是在疲劳中偶尔放松一下,可解乏气。问题是有些繁体字根本没见过,还要转化成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就难度大了,一会翻字典,一会百度,一会打电话给庞老师、李子伟、王耀等老前辈,生怕弄出大笑话。

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比上班时还勤奋,用“废寝忘食”和“夜以继日”来形容,再恰当不过。辛苦是辛苦,但乐在其中,从中学习了不少东西,还是很值得的。这期间尊敬的庞老师两三天就打来电话询问进度和困难,有时有些东西我吃不准,去她家讨教,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她不顾家里的事,帮我分析苏蕙故事的来龙去脉,或对有些文章所持的观点讨论的比室外的太阳还热火。她总是不急不忙,等我把自己的见解说完后,才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那么厚的一本书,几乎每篇文章都是她定夺的。我很佩服她的才学和智慧,总有足够的理由选定赏析的文章。

后一个月,我几乎泡在打印部,庞老师也是。而且她每天十点左右就来了,有时提点早点,有时提点水果,这让我很感动,犹如我的父母。有一天下午三点多她来了,一进门看到我大汗淋漓的样子,(那个打印部临街西房,下午太阳直射屋内,很热,加之喝了好多茶水)很心疼地说:“永锋,这本书辛苦你了,我们研究会没钱,不然给你发点补助。”这我是知道的,有一年,研究会陷入困境,庞老师实在没办法,打电话给省政协退休的周宜兴老人,求他帮忙解决研究会的困难。周老通过一定的关系,给研究会解决办公和《织锦台》费用五万元。从那年开始《织锦台》由原来每年两期变成三期。

《苏蕙文化研究文集》从第一次样稿到终稿,共出十次,每次都是一次煎熬,起初是改错别字,修改病句、还有一些与历史不符的观点等,后几次是修改板式,字体插图,封面设计等,每一次我修改完毕,庞老师都要细细过一遍,把不理想的地方勾画出来,指导我怎样做到最好。“百炼成钢”,我可以用这个成语对《文集》的精美出版做总结,还是对我人生的启迪。通过这本书的编辑,我从心底里不仅仰视庞老师渊博的知识,高超的写作能力和技巧,更由衷感谢她老人家对工作对事业孜孜不倦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庞老师走了,馈赠给我的不仅是做事的认真态度,更是一种价值和意义。我将继承她老人家的这种不畏困难、知难而进的拼搏精神,在文学的道路上、也在人生的道路上发奋前行。

(二)

一定是我吃苦耐劳不够,意志不够坚强,无福尽情享受和老人家在一起的快乐日子,让我紧跟她好好学习,老天狠心把我们分隔阴阳两界,让人欲哭无泪。这成了我今生最大的痛苦和遗憾了。

因热爱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庞老师有个宏伟设想,打算把天水的古巷、古建筑和相关的天水名人写成一本书。这项工作在三年前已开始筹划了。前年的冬天,她的采访开始了,每次采访,电话通知我,我和爱人陪着她。开始几次,庞老师做笔记极为认真,我对天水的过去了解甚少,每次去,如听天书,沉浸在故事的热闹里。等出门后老人家一改平日温和的态度,狠狠批评我,采访就必须做笔记,要学会扑捉每一点细节和信息,必须要有严谨的态度。本来我的性格很随意,多年养成懒散的习惯,我很感喟。我的写作本来是半路出家,才起步,想写就写几句,不写时半年都不动笔,而且对历史文化之类的东西,感到很麻烦。

批评完,给我详实地讲她写小说《苦太阳》和报告文学《幽灵飘荡的洮河》时采访的经历,譬如《苦太阳》采访时,去过夹边沟,站在凄凄的秋风里,感受那些知识分子的苦难经历。每打听到一位幸存者,背上干膜,徒步走几十里路,这样的情景不知多少回。即使见到,但那些幸存老人,不爱提起那些伤心往事,拒绝她的采访。有时一连几次,都被拒之门外。她深感做一件事的困难,难的不是经济的困顿,身体的疲惫,是被人不理解甚至嘲笑的苦衷,她哭过、孤独过,但没有放弃过。

此后每次采访,我都会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她教导我,对一个你认为的写作点,必须从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发问,然后找资料印证,从中梳理出符合历史的事实来。举个例子吧,就冯国瑞家的老宅大门,我们去过三次,听过冯梅西(曾孙)、梅西的爱人,还有梅西的父亲冯念曾(孙)和冯宸(侄)等人的解说。我和好多参观者一样,看到的大门似乎跟天水老宅的大门一样,都是垂花门,其实有很大的差别,差别就在有别于天水独特的明清建筑风格,却蕴含京城建筑的元素。冯老先生在北京清华上过学,喜欢京城建筑格调,因此在修建大门时亲自设计,学习借鉴异地文化,可见冯老先生聪明吸收先进的文化能力。所以就一个大门成了庞老师的眼中宝,成为天水建筑文化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再比如,我们采访哈瑞老宅时,哈惟璋先生详细介绍老宅的特色。他家是回族,翰林公哈瑞吸收汉民族的文化,他是天水最早的实业家,有七个儿子,分别修建七个院落,完全可以修建的如同大观园那样,布局整齐,但却七个院落是北斗星的布局,富有特色,所蕴含的文化,是一般人所能懂的。而且门窗的雕花,更有说辞,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还有道家文化、佛家文化济济一堂,真是回汉文化融合,中外并驾齐驱。

特别是去年暑假,在编辑《苏蕙文化研究文集》的同时,不顾酷暑,带病(我知道那段时间看过几回大夫),走过五六条巷道,采访过七八个古稀老人。

她曾自豪地说:中央电视台《边疆万里行》栏目组来天水,是她领着记者走访天水古巷,每到一处,她就介绍古巷命名的缘由,出过什么人物,发生过什么事。当她们走过伏羲城时,介绍伏羲爷的先天八卦,把复杂的宇宙万物创设在一个太极图里,这是任何一个民族所不能超越的,这是天水人的骄傲。走过务农巷时,介绍苏蕙的《回文璇玑图》,这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文化。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很是吃惊:“我们走访全国好多好多城市,没想到天水一座小城,却蕴涵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看来天水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不是浪得虚名。”

也许正是这次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感叹,触动了庞老师,或许她真的热爱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开始筹划天水古巷古建筑的写作打算,把我作为她的学生带在身边,虽然没有给我具体的写作安排,但我意识到我有了使命感!

天不假年,庞老师走了,有谁还能像您一样关心我、指导我、帮助我呢?

(三)

也许是缘分,其实一开始我不是苏蕙文化研究会会员,我爱人是。

大约三年前深秋吧,研究会开完会,齐聚“片片香”肉夹馍店AA制会餐,庞老师让爱人打电话叫我一起吃饭,爱人打了几次电话,我都找理由拒绝了,原因是我不熟悉研究会的各位老师,后来能昌海和郭柏林又分别打来电话,盛情难却,大家如此热情,再推辞就显得没礼貌了。等我到店,首先看到一位清瘦的老人,精神矍铄,满脸笑容,我认出她就是爱人多次说过的庞老师,天水市著名的女作家。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很亲切,忙招呼我坐下吃饭,我怕生的紧张松弛了许多。饭局中间,我给她老人家敬酒,无意说出一句让我与老人结缘的话。“我可以做您的学生吗?”旁边的郭柏林和能昌海夸奖我,极力鼓励庞老师收下这个徒弟,让我加入研究会。老人欣然答应,从此我就成苏蕙文化研究会会员了。

庞老师虽然答应了,但还得考验一番,元旦左右,研究会开会安排下一期的《织锦台》写作内容,给我命题《麦积之恋》,要求去写冯国瑞推介麦积山的情结。这可难坏了我,我对冯先生了解甚少,麦积山虽然去过几次,但对石窟塑像艺术,简直就是盲区。第一次安排写作任务,我不敢因为不懂而推辞,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老人看出我的窘态,鼓励我先查资料,了解麦积山石窟和冯先生。但是资料总是断断续续的,了解很片面,形成不了一个完整形象。何况这类文章原来没写过,落笔也极不自然,庞老师为了帮助我,主动联系了冯先生侄儿,年逾八十高龄的冯宸。第一次带我去采访矍铄而健谈的老人,老人一下午讲述了冯国瑞先生一生坎坷离奇的故事, 让我充满无限的敬意,暗下决心竭尽全力写好此文。

腊月二十三,已是小年,古城洋溢着春节欢乐的氛围,家家户户忙碌着年节的盛典, 我邀请庞老师一起去麦积山指导我,她欣然答应,天公作美,温暖的太阳驱除严冬的寒冷。山上游玩的人极少,对照《东方微笑》的介绍,我们一窟一窟欣赏。庞老师兴致极高,不停地讲解。让我系统而零距离地接触了石窟艺术,收获颇丰,感受良多。而已夕阳在山,冬天的白昼很短,说黑就黑,五六个小时一晃而过,我们匆匆下山。跟我同名的朋友闫永锋再三打来电话,在麦积一家餐馆给我们定好了饭菜。他也和我一样很敬仰庞老师,能认识庞老师很高兴。庞老师逝去,他写诗表达了悼念之情。

文章写好了,已是正月十六,我把打印稿送去,老人还没来得及招呼我们,就戴上老花镜,拿起铅笔,逐字逐句看起来,我在旁边心里直打鼓,不知符合老人家的要求不?书房里很静,看到老人瘦削的身子,花白的头发,极认真的样子,心里涌动难以名状的感动。是对冯先生敬重还是对文化的敬重?一篇三千多字的文章,老人看了足足半个小时,然后坐起来,摘下眼镜,沉思一会,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下,踏实了许多。我等待着老人的评价,可是她却慢悠悠起来给我倒水沏茶,从里屋取来几颗硕大红润的苹果,摆放在我的眼前,不停地招呼我喝水吃苹果。“功底不错,驾驭材料的能力强,还需细化一些情结,不错不错!” 然后指出几个地方,说稍加修改方可刊用。

回家的路上,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写作了十来年,第一次得到大家的指点,倍受鼓舞!

跟庞老师在一起的时光,何其快乐。

兰州书店的阅览购书,徽县嘉陵金色银杏叶飞舞的欣喜,两当云坪霜染秋色的火红沉醉,宝鸡苏坊镇苏武墓的回眸,天水石门通仙桥的畅想,李子园林海深处山歌倾情演唱,藉口放牛沟兀立山巅的举目,我深深感受到老人热爱自然、用心生活的激情和态度。她尊重文化、热爱文学,身体力行,潜移默化了我们。让我们懂得了认真生活,活出自信、活出精彩、活出价值,才能让人生了无遗憾。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1]

作者简介

郭永锋: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天水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