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求知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求知慾,強烈要求得到滿足的欲望。如:它使人們熟悉了亞里斯多德邏輯學的方法和概要並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慾。[1]

基本信息

【釋義】:1.強烈要求得到滿足的欲望。2.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2]

3.一種一個人天生以來就自然而然所產生的欲望。

【英語】:Thirst for knowledge

詳細解釋

人的一種內在的精神需要──認知的需要。人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面臨問題或任務,感到自己缺乏相應的知識時,就產生了探究新知識或擴大、加深已有知識的認識傾向;這種情境多次反覆,認識傾向就逐漸轉化為個體內在的強烈的認知欲求,這就是求知慾。求知慾強的人自覺地、積極地追求知識,熱情地探索知識,以滿足其精神上的需要。可見,求知慾雖與好奇心同屬對事物的探究傾向,但二者不盡相同。一般的好奇心表現為人追求認識事物的短暫的探索行為;而求知慾則是一種比較穩定的認知欲求、認知需要,表現為人堅持不懈地探求知識的活動。

兒童在5、6歲時,初步的求知慾開始出現。隨年齡的增長,兒童在生活、學習中,特別是在入學後系統地學習知識的進程中,求知慾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但學生的求知慾也並非隨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提高,它需要有適宜的環境和正確的引導與培養。J.R.施曼曾提出利用一般的好奇心通過詰問的訓練,引導兒童探索知識以培養求知慾的方法。許多學校採取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外活動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探索知識的情境與條件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慾。經驗證明:教師表現出來的強烈的求知慾,會對學生發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助長學生求知慾的發展。此外,通過其他途徑和措施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動機也有助於求知慾的激發和培養。

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感到自己缺乏相應知識,就會產生探究新知識或擴大、加深已有知識的認識傾向,這種情境多次反覆,認識傾向就逐漸轉化為個體內在的求知慾。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人就能比較早的表現出對知識的渴求,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和愛好。學習往往受興趣的支配。如果對學習沒有一點興趣,那就不但學不好,而且會覺得負擔很重,產生畏難情緒和厭倦心理。反之,只要有興趣,他們的思想就集中,容易學得好、記得牢,即使學習時間長些,內容多些,也不會損害身心健康。所以,我們開發孩子的智力,必須注意激發其興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老師的真正本領,不在於是否會講述知識,而在於能否喚起學生的求知慾,變學生怕上學為怕下課。三流的教師教知識,二流的教師教方法,一流的教師教智慧。我就想讓我們的學生聰明,在學習過程中輕鬆上陣,這樣在學習中提高能力。我也很高興學生能夠和我合拍、合節奏,也看到他們的成功。

相關事例

求知慾,實際就是掌握知識的能力。只有渴望獲得知識,才能不斷接受新的信息,才能不斷攀爬科學的頂峰。以下是一些科學家的故事:

布魯諾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思想家、自然科學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喬爾丹諾.布魯諾在強烈的求知慾的驅使下,1565年進入了多米尼克僧團的修道院,第二年轉為正式僧侶。布魯諾在修道院學校攻讀神學,同時他還刻苦鑽研古希臘羅馬語言文學和東方哲學。10年後,他獲得了神學博士學位,還得到了神甫的教職。布魯諾不僅在修道院學校學習,還經常參加當時的一些社會活動和一些人文主義者交往甚密。在當時強大的人文主義思潮影響下,布魯諾閱讀了不少禁書, 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和當代著名哲學家特列佐(1508 - 1588)的著作。他勇敢的捍衛和發展了哥白尼的太陽中心說,並把它傳遍歐洲,被世人譽為是反教會、反經院哲學的無畏戰士,是捍衛真理的殉道者。

愛因斯坦

小愛因斯坦在常人眼裡,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孩子,這一方面是因為他不大會說,一方面則因為他總是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讓人覺得有些低能、傻氣,大人們甚至懷疑他的智商是否有障礙。人們無法理解,這個幼小孩子所提出的貌似可笑無知的問題,原來出自對未知世界的強烈求知慾。愛因斯坦那被人誤認為平庸低能的小腦瓜里,充滿了對這個陌生世界的苦思冥想、百思不解,幾乎沒有安寧的時候。愛因斯坦對理論物理學的發展具有極其深刻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具有「改變世界」的重大意義。他在物理學多個領域均有重大貢獻,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狹義相對論,並在此基礎上推廣為廣義相對論。因物理學方面的貢獻,特別是發現光電效應定律,於1921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周海中

中國科學家周海中在攀登科學高峰的路途上,孜孜以求,堅定執著,樂於奉獻。他1955年出生於廣東省雷州市的一個中學教師家庭,從小就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慾和探索精神。1992年他給出了著名數學難題——梅森素數分布的精確表達式,為人們探究梅森素數提供了方便。這項重要成果被國際上命名為「周氏猜測」。2000年他率先提出了網絡語言學,為這門嶄新語言學科的創立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於科研成績顯著,1988年他被評為首屆「廣州十大傑出青年」,同年榮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立功證書,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約納特

以色列科學家阿達·約納特1939年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個貧困家庭,父母沒有太多文化,但盡力為她提供良好的教育。她在研究核糖體結構時,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同行都認為難以進行。疑惑不解差點讓她放棄,但正是好奇心和對自然奧秘的求知慾使她知難而行,並經過二十年的努力終成正果。她因在「核糖體蛋白合成,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領域中獲得突出成就,2006年獲頒沃爾夫化學獎,2008年獲得歐萊雅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是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以色列人,2009年因「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她被稱為以色列的「居里夫人」。

參考文獻

  1. 求知慾智典
  2. 求知慾的解釋新華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