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汉族

移除 1,930 位元組, 4 年前
添加{{copyedit}}和{{copypaste}}标记到条目
{{copyedit|time=2019-11-29T05:33:43+00:00}}
{{copypaste|time=2019-11-29T05:33:43+00:00}}
[[File:汉服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b812c8fcc3cec3fd6f54a5fdd788d43f869427cb?fr=lemma&ct=single#aid=0&pic=b812c8fcc3cec3fd6f54a5fdd788d43f869427cb 原图链接]汉族服饰---汉服]]
{{Infobox ethnic groupperson
|group = 漢族
|languages = [[现代标准汉语]]及[[漢語方言]],部分海外华人则使用所在国语言<ref>如[[泰語]]、[[馬來語]]、[[英語]]、[[法語]]、[[越語]]、[[西語]]等</ref>
| pop39 = 11,218
| ref39 = <ref>[http://beyond2020.cso.ie/Census/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1835] {{webarchive |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21016092935/http://beyond2020.cso.ie/Census/TableViewer/tableView.aspx?ReportId=1835 |date=2012-10-16 }}</ref>
 
|rawimage = <!--Please avoid using any political images between PRC/ROC issue-->
{{(!}} border="0" 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center;"
{{!}}-
{{!}}[[File:Laozi.jpg|80x100px]]
{{!}}[[File:Confucius - Project Gutenberg eText 15250.jpg|80x100px]]
{{!}}[[File:Qinshihuang.jpg|80x100px]]
{{!}}-
{{!}}<small>[[老子]]</small>
{{!}}<small>[[孔子]]</small>
{{!}}<small>[[秦始皇]]</small>
{{!}}-
{{!}}[[File:漢武帝.jpg|80x100px]]
{{!}}[[File:Zhang_Heng.jpg|80x100px]]
{{!}}[[File:TangTaizong.jpg|80x100px]]
{{!}}-
{{!}}<small>[[漢武帝]]</small>
{{!}}<small>[[张衡]]</small>
{{!}}<small>[[唐太宗]]</small>
{{!}}-
{{!}}[[File:A_Tang_Dynasty_Empress_Wu_Zetian.JPG|80x100px]]
{{!}}[[File:Libai_touxiang.jpg|80x100px]]
{{!}}[[File:Wentianxiang_touxiang.JPG|80x100px]]
{{!}}-
{{!}}<small>[[武则天]]</small>
{{!}}<small>[[李白]]</small>
{{!}}<small>[[文天祥]]</small>
{{!}}-
{{!}}[[File:Yue fei.jpg|80x100px]]
{{!}}[[File:明太祖画像.jpg|90x100px]]
{{!}}[[File:Sun Yat-sen 2.jpg|90x100px]]
{{!}}-
{{!}}<small>[[岳飛]]</small>
{{!}}<small>[[明太祖]]</small>
{{!}}<small>[[孫文]]</small>
{{!)}}
}}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族群|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蒙古人種]],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族群|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ref name=wdp129>《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ref><ref>《漢民族發展史》第3頁</ref>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8.2%,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ref name=wdp129 />,然而在[[中国大陆]]汉族與部分[[中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中国各民族生育率表|生育率]]低於世代更替水平<ref>{{cite journal |author1=Robert D. Retherford |author2=李希如 |author3=Minja Kim Choe |author4=Chen Jiajian |coauthors=崔红艳 |title=中国的生育率: 到底下降了多少? |journal=《人口研究》 |date=2004 |volume=28 |issue=4}}</ref>。
 
[[File:黄帝1.jpg|缩略图|左|[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b812c8fcc3cec3fd6f54a5fdd788d43f869427cb?fr=lemma&ct=single#aid=0&pic=4b90f603738da977bfa0cc8eb251f8198718e38c 原图链接]汉族先民---黄帝]]
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在[[魏晋南北朝]]時“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我称谓,而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ref name="許倬雲2009">見p.33, p.67 {{cite book|author=許倬雲|title=我者與他者:中國歷史上的內外分際|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Zmt-cMz-BtEC|accessdate=2012-10-26|year=2009|publisher=Chinese University Press|isbn=978-962-996-415-3}}</ref>。漢族自稱“漢人”<ref>《舊五代史·卷九十八·晉書二十四·列傳第十三·安重榮》天福中,朝廷姑息契丹,務安邊塞,重榮.......上表論之。.......其表數千言,大抵指斥高祖稱臣奉表,罄中國珍異,貢獻契丹,凌虐漢人,竟無厭足。又以此意為書,遺諸朝貴及藩鎮諸侯。</ref><ref>《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37頁</ref>,其他民族称之“[[唐人]]”<ref>《宋朝事實類苑·卷第七十七·南蕃呼中國為唐》:「太宗洎明皇擒中天竺王,取龜茲為四鎮,以至城郭諸國皆列為郡縣。至今廣州胡人,呼中國為唐家,華言為唐言。」</ref>、“[[華人]]”<ref name=ming1 />、“[[秦人]]”<ref name=sjdayuan />、“[[桃花石]]”<ref>《[[長春真人西遊記]]》:“桃花石诸事皆巧。桃花石,谓汉人也。”</ref>。
 
[[File:大禹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b812c8fcc3cec3fd6f54a5fdd788d43f869427cb?fr=lemma&ct=single#aid=0&pic=a50f4bfbfbedab647142f865f536afc379311e66 原图链接]大禹治水]]
古籍中也有以「汉」作為民族的称呼<ref>白居易《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其中一虜語諸虜,爾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問,欲說喉中氣憤憤。自云鄉管本涼原,大歷年中沒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系毛帶。唯許正朝服漢儀,斂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暗思幸有殘筋力,更恐年衰歸不得。蕃候嚴兵鳥不飛,脫身冒死奔逃歸。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驚藏青塚寒草疏,偷渡黃河夜冰薄。忽聞漢軍鼙鼓聲,路傍走出再拜迎。遊騎不聽能漢語,將軍遂縛作蕃生。........沒蕃被囚思漢土,歸漢被劫為蕃虜。早知如此悔歸來,兩地寧如一處苦。縛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自古此冤應未有,漢心漢語吐蕃身。」</ref><ref>《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契丹上》張礪,明宗時翰林學士,晉高祖起太原,唐廢帝遣礪督趙延壽進軍於團柏谷,已而延壽為德光所鎖,并礪遷于契丹。德光重其文學,仍以為翰林學士。礪常思歸,逃至境上,為追者所得,德光責之,礪曰:「臣本漢人,衣服飲食言語不同,今思歸而不得,生不如死。」</ref><ref>《遼史·本紀第十九·興宗耶律宗真》 重熙十五年春正月乙酉,禁契丹以奴婢鬻與漢人</ref><ref>《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錄第二·契丹下》初,德光之擊晉也,述律常非之,曰:「吾國用一漢人為主可乎?」德光曰:「不可也。」述律曰:「然則汝得中國不能有,後必有禍,悔無及矣。」</ref><ref>《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四十三》引《節要》曰:.......又聞粘罕初圍太原,有保正石竧起寨於西山保聚村民,人甚眾且強悍多豪俠,每朔望告戒必以忠孝為主,由是戶多可恃人盡知方,金人攻之往往為竧敗,金賊屢屢遁去及多邀金人出掠者,由是粘罕遣大軍破而擒之,皆粘罕怒使之也,當破之日,竧已保守八月矣。粘罕既得竧,命釘之於車,剚刃於股將欲支解之,竧頗節義,自持皇恩素感忠赤,昂藏之概傲慢之態磊磊落落,絕無顧慮之念生死鼎鑊之懼,鐵石忠貞不是過也,粘罕雖腥膻部落,不覺驚異,徐謂竧曰:「爾若降我,當命爾以官。」竧嫚罵曰:「爺是漢人,甘死不降番狗,你識爺麼!姓石,石上釘橛更無移改!」竟為賊所害。</ref><ref>《明實錄·太祖·卷一百九》洪武九年,曾秉正在上疏中提到:“近來蒙古色目之人多改為漢姓與華人無異。”及《朝鮮王朝實錄·世宗實錄·卷九十六》朝鮮世宗二十四年(1442年),申槪在辨別仇赤羅的族屬時說:“仇赤羅之言,固未可信。其稱本名仇所時沙,亦是野人之名,似非華人,且轉賣,尤不可信其爲漢人,不問漢人與否,實告爲限,拘留爲便。”</ref>{{better source}}。
 
[[File:刘邦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b812c8fcc3cec3fd6f54a5fdd788d43f869427cb?fr=lemma&ct=single#aid=0&pic=86d6277f9e2f0708f6f82688e824b899a801f2bd 原图链接]刘邦:汉朝开国皇帝]]
古代漢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 (中國)|九州]]」<ref>《北史·卷九十四·列传第八十二》人寓形天地,禀气阴阳,愚智本于自然,刚柔系于水土。故霜露所会,风气所通,九川为纪,五岳作镇,此之谓诸夏,生其地者则仁义所出。</ref><ref>《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史臣曰:「禹畫九州,周分六服,斷長補短,止方七千,國賦之所均,王教之所備,此謂華夏者也。」這裡的「華夏」一詞,是指漢族</ref>或「[[漢地]]」,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ref>《舊五代史·卷七十·唐書四十六·列傳第二十二·李嚴》 嚴曰:「吾國視契丹如蚤蝨耳,以其無害,不足爬搔。吾良將勁兵布天下,彼不勞一郡之兵,一校之眾,則懸首槀街,盡為奴擄。但以天生四夷,當置度外,不在九州之本,未欲窮兵黷武也。」此處「四夷」的具體民族或國家參考《舊五代史外國列傳》</ref><ref>《新五代史·卷二十六·唐臣傳第十四·李嚴》嚴曰:「唐滅梁如拉朽,況其不及乎!唐兵布天下,發一鎮之眾,可以滅虜使無類。然而天生四夷,不在九州之內,自前古王者皆存而不論,蓋不欲窮兵黷武也。」此處「四夷」的具體民族或國家參考《新五代史四夷附錄》</ref><ref>《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錄第一》夷狄種號多矣。其大者自以名通中國,其次小遠者附見,又其次微不足錄者,不可勝數。其地環列九州之外,而西北常彊,為中國患。</ref>,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ref>《新五代史·卷七十三·四夷附录第二》世宗自乾宁军御龙舟,艛船战舰,首尾数十里,至益津关,降其守将,而河路渐狭,舟不能进,乃舍舟陆行。瓦桥淤口关、瀛莫州守将,皆迎降。方下令进攻幽州,世宗遇疾,乃置雄州于瓦桥关、霸州于益津关而还。周师下三关、瀛、莫,兵不血刃。述律闻之,谓其国人曰:“此本汉地 ,今以还汉,又何惜耶?”</ref><ref>《辽史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耶律延禧》保大四年秋七月,天祚既得林牙耶律大石兵归,又得阴山室韦谟葛失兵,自谓得天助,再谋出兵,复收燕、云。大石林牙力谏曰:“自金人初陷长春、辽阳,则车驾不幸广平淀,而都中京;及陷上京,则都燕山;及陷中京,则幸云中;自云中而播迁夹山。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当养兵待时而动,不可轻举。”</ref><ref>《元史卷一百二十六·列传第十三·廉希宪》初分汉地为十道,乃并京兆、四川为一道,以希宪为宣抚使。</ref><ref>《元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二·高智耀》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ref>。
[[File:朱元璋2.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b812c8fcc3cec3fd6f54a5fdd788d43f869427cb?fr=lemma&ct=single#aid=0&pic=b2de9c82d158ccbf0ec5c6b218d8bc3eb1354138 原图链接]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ref name="Olson1998"/> ,“[[炎黄子孙]]”及“[[炎黄子孙|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ref>[http://big5.gmw.cn/01gmrb/2008-02/04/content_731909.htm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海内外中华儿女”提法的由来]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2071908/http://big5.gmw.cn/01gmrb/2008-02/04/content_731909.htm |date=2013-10-22 }}炎黃時代沒有文字,也不可能有“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這樣的名詞,但卻為後世此類名詞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炎黃子孫”稱謂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海內外華人自稱“炎黃子孫”實際上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是“文化尋根”和“文化自覺”的需要。因此,祗要這種認同心理繼續存在,“炎黃子孫”稱謂就會繼續使用下去。(作者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ref><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40/12163661.htm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海内外中华儿女”提法的由来]“炎黄部落”集团是汉民族的主源,汉族世代自称“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宣传中华文明史要多提‘中华民族’的概念,慎用‘炎黄子孙’的概念,注意表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ref><ref>見「炎黃子孫,復興中華」的說法[[黃復興黨部]]</ref><ref>見:[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683&nbsp; 黃帝神話的流傳與「炎黃子孫」的美好想像]{{dead link|date=2018年1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辛亥革命前的十幾年,中國各大報章雜誌處處可見黃帝的各類論述,例如將黃帝事蹟作為歌謠以供兒童唱誦,一時「炎黃子孫」、「軒轅世冑」的說法風行草偃;又如光緒三十四年(1908)同盟會人士在東京遙祭黃帝陵寢,說到:「是我皇祖在天之靈」,默默保佑革命事業。....民國二十四年(1935),中國國民黨致祭「中華民族始祖黃帝軒轅氏之靈」,民國二十六(1937)中共的陝西蘇維埃政府則代表蘇區人民致祭黃陵,也說:「赫赫始祖,吾華肇造。」到了今天,各地華人的日常生活、自我意識,依然有「炎黃子孫」這樣的重要組成要素,例如錢穆肯定「我們自稱炎黃子孫,是很有道理的。」"</ref><ref>《〈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583-62》:作者:王明珂&nbsp; 出版社: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ref><ref name="icm">{{cite web | language = | publisher= | title=西汉水“天水”的发源地” | url=http://www.tianshui.com.cn/news/zjts/200905041947194174.htm| author= | date= | accessdate= }}</ref><ref>{{Cite web |url=http://www.gov.cn/test/2006-04/17/content_255850.htm |title=汉族 |publisher=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date=2006年4月17日}}</ref><ref>{{cite web |url=http://news.chinavoc.cn/ChinaCulture/Files/200804/44898.html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09-08-22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923224421/http://news.chinavoc.cn/ChinaCulture/Files/200804/44898.html |archivedate=2009-09-23 }}</ref>。 [[File:汉族图腾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b812c8fcc3cec3fd6f54a5fdd788d43f869427cb?fr=lemma&ct=single#aid=4394063&pic=cb8065380cd791235d483ef2ac345982b3b78088 原图链接]汉族的民族图腾]]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民系#漢族民系|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汉地|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ref name=zgmzsgy151-154 />。{{TOC limit}}
[[File:龙书法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810a19d8bc3eb13540ecb833a71ea8d3fd1f440a?fr=lemma&ct=single#aid=0&pic=810a19d8bc3eb13540ecb833a71ea8d3fd1f440a 原图链接]汉字书法---龙的繁体字]]
== 族稱 ==
[[File:汉族服饰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810a19d8bc3eb13540ecb833a71ea8d3fd1f440a?fr=lemma&ct=single#aid=0&pic=d0c8a786c9177f3e21f5bd0972cf3bc79e3d56f4 原图链接]汉族服饰---曲裙]]
=== 自稱 ===
漢族作為一個族群,直到[[漢朝]]才有了“漢人”一名。“漢人”得名於[[漢朝]],最初本意是指“漢朝之人”,而漢朝則得名於[[漢水]]。但在漢朝早期,因為[[秦朝]]的強大影響,其鄰居更多的將漢朝人稱作“秦人<ref name=sjdayuan>《史記·大宛列傳》:聞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內食尚多。</ref>”。<br>
“漢”作為漢族的族稱應不晚於[[南北朝|南朝]]初期<ref>《南史·杜驥傳》:“嘗侍宋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純結,<u>漢人</u>莫及’”</ref><ref>《世說新語·語言篇》:“高望道人,不作漢語,或問此意,簡文曰:以簡應對之煩。”</ref><ref>[[李慈銘]]《[[越縵堂日記]]》</ref>。[[唐朝]]在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交往中自稱為“漢”<ref>《新唐傳·列傳 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玄宗遣左卫中郎将王惠赍诏书谕解曰:“朕闻师克在和,不在众,以虔瓘、献宿将,当舍嫌窒隙,戮力国家。自开西镇,列诸军,戍有定区,军有常额,卿等所统,蕃汉杂之,在乎善用,何必加募?</ref>,自稱為“漢國”、邊界稱為“漢界”,其人民稱為“漢人”<ref>《唐蕃会盟碑》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文武孝德皇帝与圣神赞普猎赞陛下,二圣舅甥,濬哲鸿被,.......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以东悉为大唐国疆,已西尽是大蕃境土,彼此不为寇敌,不举兵革,不相侵谋。.......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已东,大唐祇应;清水县已西,大蕃供应。.......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乃合其大业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然三宝及诸贤圣日月星辰请为知证。如此盟约,各自契陈,刑牲为盟,设此大约。倘不依此誓,蕃汉君臣任何一方先为祸也仍须仇报及为阴谋者,不在破盟之限。蕃汉君臣并稽告立誓,周细为文,二君之验证以官印、登坛之臣亲署姓名,如斯誓文,藏于玉府焉。”</ref><ref>《欽定全唐文》卷九八八,第二十函:《盟吐蕃題柱文》:“今蕃漢二國所守見管……興實以西盡是大蕃境土,彼此不為寇敵,不舉兵事,不相侵謀封境。……每次通传……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已東大唐祇應,清水縣已西大蕃供應。……蕃於蕃國受安,漢亦漢國受樂,茲乃合具大業耳。依此盟誓永久不得移易”</ref>、「漢民」<ref>《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七·陳黯·代河湟父老奏》:「臣等世籍漢民也,雖地沒戎虜,而常蓄歸心。時未可謀,則俛僶偷生,既遭休運,詎可緘默。.......其蕃戎伺隙,侵掠邊州,臣等由此家為虜有。然雖力不支而心不離,故居河湟間世相為訓,今尚傳留漢之冠裳。每歲時祭享則必服之,示不忘漢儀.......今之所取,願止於國朝已來所沒秦渭之西故地,朗畫疆域,牢為備御,然後闢邊田,飽士卒,可以為永遠之謀,迥出周漢之右。則臣得棄戎即華,世世子孫無流離之苦。生死幸甚!」</ref><ref>劉景复《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我聞天寶十年前,涼州未作西戎窟。麻衣右衽皆漢民,不省胡塵暫蓬勃。太平之末狂胡亂,犬豕崩騰恣唐突。玄宗未到萬里橋,東洛西京一時沒。漢土民皆沒為虜,飲恨吞聲空嗢咽。時看漢月望漢天,怨氣沖星成彗孛。........。」</ref>,也可稱為「華人」<ref>《唐詩紀事·卷五十六·雍陶》杜元穎為西川節度使,治無狀。文宗大和三年,南詔蠻嗟巔乃悉眾掩邛、戎、巂三州,陷之。入成都,止西郛十日,掠女子工技數萬而南。至大渡河,謂華人曰:「此吾南境,爾去國當哭。」眾號慟,赴水死者十三。故陶賦《哀蜀人為南蠻俘虜五章》,其《初出成都聞哭聲詩》云:「但見城池還漢將,豈知佳麗屬蠻兵。錦江南渡聞遙哭,盡是離家別國聲。」 又賦《過大渡泣望鄉國詩》云:「大渡河邊蠻亦愁,漢人將渡盡回頭。此中郵寄思鄉淚,南去應無水北流。」.......《蜀中戰後感事》云:「蜀道英靈地,山重水又回。文章四子盛,道路五丁開。詞客題橋去,忠臣叱馭來。臥龍同駭浪,躍馬比浮埃。已謂無妖土,那知有禍胎。蕃兵依漢柳,蠻旆指江梅。戰後悲逢血,燒餘恨見灰。空留犀厭怪,無複酒除災。歲積萇宏怨,春深杜宇哀。家貧移未得,愁上望鄉台。」</ref>。到近代19世纪末以後,由於“民族”一詞的含義引入,“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ref>《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36-238頁</ref><ref>《漢民族發展史》第233頁</ref>。
 
[[File:算经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810a19d8bc3eb13540ecb833a71ea8d3fd1f440a?fr=lemma&ct=single#aid=4933612&pic=9d82d158ccbf6c812f96e33ebd3eb13532fa4047 原图链接]算经十书]]
學者杜家骥說,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ref>杜家骥:清代满族与八旗的关系及民族融合问题</ref>。
[[File:汉族建筑1.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pic/%E6%B1%89%E6%97%8F/130605/0/810a19d8bc3eb13540ecb833a71ea8d3fd1f440a?fr=lemma&ct=single#aid=4398026&pic=f11f3a292df5e0fe26d564875d6034a85fdf7263 原图链接]汉族建筑]]
=== 他稱 ===
由於秦朝聲威遠震,也影響到其他國家對漢朝的稱呼,如古代的[[古印度|印度]]、[[古希臘|希臘]]與[[古羅馬|羅馬]]等國仍稱其為Cina,Thin,Sinae等等<ref>《漢民族發展史》第216頁</ref>。<br>
=== 漢族先民(约前3000-前3世紀) ===
{{主|华夏}}
漢族在先秦稱作“夏”或“華夏”,其形成的時間,有著多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華夏族是由[[周朝]]的夏人、商人和周人所融合形成。在[[黃帝]]部落的後裔建立[[夏朝]]後,夏部落形成為夏族,再經夏、[[商朝|商]]、周[[三代]]一千六百多年的發展,與中原[[黃河流域]]的戎、狄、夷、蠻部落融合而形成華夏,其標誌是[[周禮]]與[[華服]]<ref>《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3頁</ref>;另一種觀點則以為華夏族早在傳說中的[[五帝]]時代就已形成,夏朝的建立便是其形成的標志,同時以其“冕服採章曰華”稱作華夏,而後由於夏族的分裂而稱作“[[諸夏]]”或“[[諸華]]”<ref>《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4-226頁</ref>;此外還有一種觀點主張華夏族是形成於[[春秋时期|春秋]][[戰國]]時期。通過春秋時期的民族融合過程出現了一個融合夏、商、周、楚、越和蠻夷戎狄的新生民族——華夏族<ref>《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第227頁</ref>。
==== 南北朝时期 ====
{{seealso|漢族#民系}}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因数个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南下建立政权,史称“[[五胡乱华]]”,尤其是在前趙和後趙時期的數十年裡,民族矛盾尤為突出,迫使汉人大興向南遷徙到[[长江]]中下遊、[[珠江]]及中国东南部,史称“[[衣冠南渡]]”,據統計南下人口要佔西晉各州總人數的八分之一以上<ref>譚其驤:《晉永嘉喪亂之後的民族遷徙》,(長水集)上</ref><ref>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頁</ref>。當時,由於佔據東北的[[鮮卑慕容氏]]接受東晉封號,並實行安置流民、設置[[僑郡]]等政策,使得黃河中下遊不少漢人舉族遷往[[遼東]]和[[遼西]];而在西北,漢人張氏建立的前涼也招致人數不少的漢人西遷,其後續的政權也一並貫徹這項政策,令今甘肅、青海東部和新疆南部的漢人數量大為增長。由此到南北朝時便出現了漢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雜居的情況。<ref>《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33-134頁</ref>也是這個時期,“漢”成為這個民族的穩定的族稱。
==== 宋朝时期 ====
[[File:Pie-grièche_sur_un_arbre_en_hiver_par_Li_Di.png|left|thumb|汉族李迪的著名美术作品“雪树寒禽”。]]
這段時期形成了南北政治上的分裂及至三国鼎立的局面。這時期的[[漢地]]經濟重心也向南轉移。北方的漢人在[[辽朝|遼]]、[[金朝|金]]和[[西夏]]屬於被統治民族,但人口佔据多數,漢人的基礎為農耕經濟,漢文化佔主要地位,實行的是與[[契丹]]、西夏或女真人不同的[[唐制]]、[[唐律]]和[[宋制]],稱之為漢法。因為民族的雜居,且漢人的人口要佔優勢,使得內遷的少數民族開始漢化,出現“契丹,漢人久為一家”<ref>《金史·盧彥倫傳》</ref>、“猛安與漢戶,今皆一家,彼耕此種,皆是國人<ref>《金史·唐括安禮傳》</ref>”的局面。當時金朝的官制、法律都仿照漢人,逐漸接受漢化,金朝的皇帝也提倡[[儒學]],在統治者的提倡下,金人和漢人在血統和文化上都造成了緊密的融合。待金朝滅亡後,蒙古人按語言和習俗將契丹與女真人劃為[[漢人 (元)|漢人]]或蒙古人<ref>王壽南《中國通史》五南圖書 第13-14頁</ref>。
==== 元朝时期 ====
{{seealso|汉人 (元)|南人|四等人}}
[[元朝]]统一中國後,稱原金朝境內的漢族和漢化的胡人為「漢人」,而將[[南宋]]境內的漢族和南方的少數民族稱作「南人」。這種民族政策是繼承了[[金國的民族歧視|金朝的政策]],並更加強了民族壓迫,但這仍阻止不了女真人的漢化。<ref
name=zgmzsgy149-150>《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49-151頁</ref>在[[元朝]]對漢地不到一百年的統治時間裡,進入漢地的蒙古人有一部分被漢化。同樣的,蒙古人從[[中亞]]和[[西亞]]帶來的[[阿拉伯人]]或其他同被稱為[[色目人]]的群體也逐漸漢化。這些[[西域]]來的外族人于明朝以後融入漢族,當中一部分成為回族的先民。<ref name=zgmzsgy149-150 />
=== 汉族在現代的發展(1949-今) ===
{{seealso|民族主义|中国民族主义}}
随着[[殖民主义]]的浪潮席卷全球,古老封闭的[[大清帝国]]亦被捲进融入世界,随着[[殖民主义]]的衰退和民族主义的高涨,多民族的[[大清帝国]]亦受到波及。
== 內部支系 ==
{{Main|汉族民系}}
*[[北方民系]]: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黔桂以西,包抬東北三省、四川及雲南在內的地區,總人口為8億,操'''[[官话]]'''及'''[[晋语]]'''(广义的北方民系,并非北方人),其內也可分為[[江淮民系]]、[[胶辽民系]]、[[冀鲁民系]]、[[甘肅民系]]、[[中原民系]]、[[巴蜀民系]]
*[[吴越民系]]:分布在[[江苏]]南部、[[上海市]]、[[浙江省]]、[[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人口约7700万,操'''[[吴语]]'''或'''[[徽语]]'''。<ref name="davidpbrown.co.uk">{{cite web|url=http://www.davidpbrown.co.uk/help/top-100-languages-by-population.html|title=Top 100 Languages by Population|accessdate=2009-10-16}}</ref>
| url = 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html/B0201.htm
}}</ref>所製成約略的(假設海外華人數相當於漢族人數)漢族人口的世界分佈圖,分佈區域以中國[[黑河-騰衝線|璦琿-騰沖線]]([[胡煥庸線]])東南一側及近代[[中國移民史#.E6.98.8E.E6.9C.9D|華人移民史代]]的移入國為主。<ref name="MaCartier2003">{{cite book|author1=Laurence J. C. Ma|author2=Carolyn L. Cartier|title=The Chinese Diaspora: Space, Place, Mobility, and Identity|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Uw_ld2wXjo4C&pg=PA1|accessdate=2012-12-05|year=2003|publisher=Rowman & Littlefield|isbn=978-0-7425-1756-1|pages=1–}}</ref><ref name="VeeckPannell2011">{{cite book|author1=Gregory Veeck|author2=Clifton W. Pannell|author3=Christopher J. Smith|coauthors=Youqin Huang|title=China's Geography: Globaliz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url=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K3XdB5o4VFAC&pg=PA298|accessdate=2012-12-05|date=2011-07-16|publisher=Rowman & Littlefield|isbn=978-0-7425-6784-9|pages=298–}}</ref>[[冷戰]]結束後[[大中華地區]]指經濟全球化下以漢族/華人為主的跨國網絡。
就地理人口學上來說,漢族在中國主要集中於[[黑河-腾冲线|騰沖黑河線]]的東部{{citation needed}} ,此外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歐]]也有较多的分布,特別是[[新加坡]]、[[聖誕島]]和[[马来西亚]],分別佔當地人口的74%、70%和30%。{{citation needed}}
=== 汉族的迁徒 ===
[[File:汉族历代迁徙路线图.png|thumb|汉族历史较大规模的迁徒路线]]
漢族是安土重遷的[[農耕民族]],極為注重鄉土觀點。但在歷史上卻由各種原因發生過數次大規模的[[遷徙]],並最終形成當今的分佈格局。帝制結束以前,由於北方數次的多年戰亂,漢族有過三次大的遷徙浪潮。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7年-312年)為高潮一直持續到南朝[[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3年-453年),為第一次大南遷。再是從唐朝[[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到唐末和五代時期,由於北方連年戰爭,[[中國經濟]]重移向相對穩定的南部,黃河中下遊的人群便開始了繼永嘉之亂後的再一次南遷浪潮。而北宋[[靖康之難]](公元1126年)時的金兵南侵造成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漢人出現自永嘉以後的第三次南遷高潮,是次南遷歷時一百多年,其中又出現過數次小的波動。等到蒙元中期,[[秦岭-淮河线|秦嶺——淮河線]]以下的戶口要佔當時全國戶數的百分之八十五,實際人口估數也在八成以上,完全將西漢時南北人口比例顛倒過來。<ref>葛劍雄主編:《中國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一卷,第45-59頁</ref><ref name=zgmzsgy151-154>《中國民族史綱要》第151-154頁</ref>
除卻三次大的南遷浪潮外,黃河中下遊的人口也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向其他方向進行小規模的遷徙,但不及南遷的影響深遠。而除了戰爭和[[災害]]原因的大規模遷徙外,還有通過[[屯田]]、[[駐軍]]和政府有組織的強制[[謫遷]]等形式向邊地的[[移民]]。而當人民在故土不能維持生計時,也會向主動向邊疆移民。在早期歷史上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雜居,基本已被當地人所同化。明朝時,漢人開始向雲貴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遷徙,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軍屯]],以及[[商屯]]或其他方式。明朝出現的“[[改土歸流]]”政策在清雍正五年(1727年)後開始在[[雲貴]]、[[四川]]和[[湖廣]]全面推廣,原[[土司]]地區的漢人遷徙活動加快。而在今[[內蒙古]]和[[甘肅]]、[[青海]]在漢朝己有定居,明朝時出現具一定規模的移民,當時主要是以屯田,及一部分的流徒。而自[[韃靼]]首領[[俺答]]與明朝改善關係後,也開始有漢人進入草地開荒墾地。至於漢人大量進入西北、內蒙古和東北的邊疆地區則主要是滿清末期為防止沙俄被迫實行的“移民實邊”與放墾政策的產物。而黃河流域的漢人南遷從明朝以後則基本停止,這是由於南方的人口密度要高於北方。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除[[西藏自治區|西藏]]外,漢人已經在漢地以外的其他民族地區成了重要組成部分。形成了現代漢族的呈東密西疏的分佈網絡。<ref name=zgmzsgy151-154 />
[[File:十九世紀漢人移民全球路線圖.png|thumb|十九世紀漢人移民全球路線圖]]
漢人遷徙到[[海外]]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南宋末年,由於宋國被蒙古人消滅,不少南宋[[遺民]]選擇向南逃亡。這其中就有[[宰相]][[陳宜中]]和[[鄭思肖]],他們一直逃到了[[爪哇]]。其次則是明朝滅亡後,為數不少的[[士大夫]]與普通百姓的南下。而大規模的向海外的移民則主要是清末民初時期,自從1860年滿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失敗後,和英法簽訂《[[天津條約]]》,迫使清廷放棄[[海禁]],從此以後中國人可以自由遷徙到海外,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流向了[[東南亞]]<ref>《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第4頁</ref>。當今的海外華人約五千萬以上,這當中絕大多數是漢族。<ref name=zgmzsgy151-154 />
=== 中国大陆汉族分布 ===
[[File:汉族比例(2000年).png|thumb|汉族分布比例]]
汉族人口绝大部分都分布在[[中国]],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1%,分布于各个省市。2005年,人口达12亿180万。(根据前几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汉族的民族人口比例在不断下降。)
=== 台灣汉族的分布 ===
{{Main|臺灣漢人}}
漢族人數約22,575,365人,約占[[台灣人口]]的95%。<ref>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原住民人口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4.xls</ref><ref>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外籍配偶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14.xls</ref><ref>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月報 現住人口數{{cite web|url=http://sowf.moi.gov.tw/stat/month/m1-01.xls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4-02-02 }}</ref>
=== 海外漢族的分布 ===
{{main|華人移民史}}
自中晚明起汉族开始零星向东南亚移民,从19世纪中叶起又有汉族向[[欧洲]]、[[北美]]等地移民。
==== 果敢族 ====
{{main|果敢族}}
'''果敢族'''是[[緬甸]]的一個很特殊的民族:緬甸官方聲稱他們為從中國雲南省而來,居住在[[果敢县]]的中國漢人<ref>王士录,(2005年),{{〈}}[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sjmz200505010 缅甸的"果敢族":族称、来历、状况及跨国互动]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927212858/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sjmz200505010 |date=2007-09-27 }}{{〉}},《[[世界民族]]》第2005年05期。</ref>;而果敢當地人和中國人皆認為果敢族是[[明朝]]和清朝在緬甸一帶的漢人遺民後裔,原本屬於中國的果敢地區後來被英國殖民者佔領並劃入英屬緬甸<ref>第三媒體,(2006年),[http://ido.3mt.com.cn/Article/200612/show578298c30p1.html 缅北的明朝遗民——果敢族]</ref>。
==== 明鄉人 ====
{{main|明鄉人}}
[[鄭經]]在[[三藩之亂]]時出兵大陸,後因戰事不利撤退,若干將領四散海外,禮武鎮總兵[[楊彥迪]]投奔廣南,二鎮總兵[[周雲隆]]率一隊船在舟山,[[房錫鵬]]也有一支船隊在浙江烏洋,[[黃進]]在琉球。<ref>[http://taiwanus.net/history/2/56.htm 亡國後的海上]</ref>。後以楊彥迪部將[[陳上川]]投奔越南定居西貢〈今[[胡志明市]]〉,設明鄉會館,並有「恥作北朝臣,綱常鄭重;寧為南國客,竹帛昭垂。」對聯自述身世。以明鄉人之名傳後世。
==== 朝鮮 ====
{{主|箕子朝鮮|韓國外來歸化姓氏#中國系}}
[[商朝]]的遗臣[[箕子]]率商朝遗民(古河南、山東人,具體數目不明)到朝鲜半岛建立了“箕氏侯国”,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此一說法為「箕子東來說」({{lang|ko|기자동래설}})。韩国历史学家[[尹乃铉]]在其所著的《韩国古代史新论》中承認箕子朝鲜的存在,并认为箕子来源于中国中原<ref>[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yW9Lyom56T4C&pg=RA1-PA27&lpg=RA1-PA27&dq=%E6%B8%8A%E5%87%80%E5%9C%9F&source=bl&ots=BQE8_irzZm&sig=T3XG3kcutvUew8SO6Se3CL-Ee-E&hl=en&ei=AaEpSuydHZ7aswOI6LSnCw&sa=X&oi=book_result&ct=result&resnum=5#PRA1-PA8,M1 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By Jiang-zuo Jian]</ref>。
==== 日本 ====
{{主|渡來人|日本秦氏|東漢氏|阿知使主}}
日本秦氏為日本一個古代的氏族,與東漢氏同為具影響力的氏族。自稱秦始皇的後代(新撰姓氏錄說是三世孫孝武王)。東漢氏則於三世紀至四世紀人,漢靈帝四世孫,應神天皇二十九年(太康十年)劉阿知帶兒子劉都賀與二千名族人由百濟東渡日本。居住在大和國高市郡一帶,被賜姓東漢直,他死後兒子襲職都加使主。他也成為倭王權中東漢氏始祖。他也與兒子都加使主與身狹村主青到江南請織匠到日本被日本雄略天皇賜姓為直(因此被稱為都賀王),子孫因此以直為姓。他們主要擔任手工業與保安工作(他曾經救出履中天皇)。日本的高橋、原田氏、大藏氏、秋月、江上氏、坂上氏、志賀、櫻井、木津等姓這些多是阿知王后裔。東漢駒與遣隋使中的福因、坂上苅田麻呂、坂上田村麻呂也是他後人。在天武天皇時代東漢氏被授忌寸。
====琉球[[閩人三十六姓]]====
{{主|閩人三十六姓|久米村}}
[[明朝]]時,[[明太祖]]接受[[琉球]][[察度王]]的邀请,賜[[閩中]]舟工三十六姓。這些移民到達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久米村]],並定居於此。
== 文化 ==
=== 汉族对汉文化的传承 ===
{{seealso|汉文化|中華文化}}漢文化為今日中華文化組成的一部分,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汉族有數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數千年间,无论政治、军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众多的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在[[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以[[孔子]]、[[老子]]、[[墨子]]及[[韓非]]为代表的四大哲学体系,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汉族思想与文化两千余年;同时,程度不同地影响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与中国相邻的国家。在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期就有军事名著《孙子兵法》问世。   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代军事著作的精华。注重史学也是汉族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的特点。自司马迁撰《史记》,历代都有纪传体史书,至清代已形成著名的《二十四史》;编年体以《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其他各种纪事本末体史书及古史、杂史、地方史志、史学理论等官私撰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古代历史文献最丰富的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出于汉族学者的手笔。   在自然科学方面,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一向为世人所瞩目,中如[[张衡]](78-139)、[[祖冲之]](429-500)、一行(俗名张遂,683-727)、[[郭守敬]](1231-1316)等已被举世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古代农学往往包括古代科学技术的多方面成就,据不完全统计,2000多年间,包括已经散佚与流传至今的农书达370余种,其中如《汜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是古代农学著作的代表作。   在[[文学]]方面,诗歌、散文的创作,占有显著地位,涌现了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如小说创作,到明清时,获得很大发展,《[[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均享有盛名。   在绘画、书法、工艺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方面,也涌现出不少蜚声中外的名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民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各民族之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格。在一些类书巨著的编纂方面,也是由来已久。   唐宋时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特别是明清的《[[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可称世界上著名的古老的百科全书,显示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成就<ref>陈连开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汉族</ref>。
=== 汉族普遍文化 ===
==== 語言與文字 ====
{{seealso|现代汉语|普通话|国语}}{{seealso|汉字|正体字|简体字}}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漢語的歷史至少有一萬年以上,殷墟的甲骨文距今則有三千多年的歷史。<ref>《漢語史稿》修訂本第587頁</ref>漢語為典型單音綴的[[孤立語]],一個音節就能表示相當於一個詞的意義單位<ref>張世祿《張世祿語言學論文集·中國語的演化和文言白語的分叉點》學林出版社1948年10月</ref>,同時又存在[[聲調]]的平仄變化,並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成語、俗語、歇後語、對聯以及謎語等獨特的語言形式。<ref>《漢民族發展史》第327頁</ref>
===== 語言 =====
{{main|汉语方言}}
語言分類上,漢語被通常認為是属[[汉藏语系]],曾被劃分為與暹羅侗傣語族、苗瑤語族及越南語同屬漢台語群<ref name=wangli25>《漢語史稿》第25頁</ref>,還有學者引用例證指漢語與南島語存有親屬關係<ref>《漢語的祖先》漢語——南島語的連接:南島語形態學方面的審察</ref>。由於漢語在數千年前開始獨立發展,令[[現代漢語]]無論是在語音還是語法、詞彙上都與同系語言有很大距離<ref name=wangli25 />。国内学术界传统上认为汉语是单一语言,可分[[官话]]、[[闽语]]、[[吴语]]、[[湘语]]、[[赣语]]、[[客語]]、[[粤语]]七大方言(''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参见[[汉语方言]]'')。学术界另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是汉藏语系内的一个语族,包含一组由古汉语演化而来的亲属语言(即[[漢語族]]親屬關係)。
==== 漢字文化圈 ====
{{main|漢字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其指的是文化相近,歷史上受中國政治及中華文化影響,過去或現在仍使用漢字,曾共同使用文言文(日韓越稱之爲:漢文)作為書面語言,並覆蓋東亞及東南亞部分地區的文化區域(並不使用口頭語言的漢語官話作為媒體)。漢字文化圈的覆蓋地域與現代地域區分所指的的東亞地區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國(漢族)、越南([[京族]])、朝鮮半島([[朝鮮民族]])、日本([[大和民族]])、[[琉球]]([[琉球民族]])、[[缅甸]]([[果敢族]])等。漢字文化圈從地理角度可以稱爲“東亞文化圈”,從文化角度可稱爲[[儒家文化圈]](儒教文化圈),以器物戏稱為“稻米文化圈”、“筷子文化圈”,亦被稱為「漢字文化圈」<ref name="a">[http://uwazura.up.seesaa.net/image/89AA938791E498p.pdf 「漢字文化圏」とは]</ref>。
===== 姓氏 =====
{{main|汉姓}}
漢族的姓氏多为單字:张、陈、林、李、王、杨等,也有複姓:司徒、歐陽、上官等。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芈]]、[[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芈、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天子]]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諸侯]])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
===== 服飾 =====
{{seealso|漢服|中山裝|唐裝}}
<gallery>
File:太平風會圖05.jpg|元代漢人服飾
File:康熙帝南巡图卷,治黃河.jpg|清初漢滿服飾
File:清俗紀聞-清代婦女1.png|清代漢族婦女
File:清俗紀聞-清代兒童.png|清代兒童
File:Chinesemusicians.jpg|[[唐裝]]與[[中樂]]
File:Hanfu man and lady.jpg|[[襖裙]]和[[道袍]]
File:China, Mao (2).jpg|[[中山裝]]
File:Hui`an girl.JPG|[[惠安女]]的特色服飾
File:蟳埔女7.jpg|[[蟳埔女]]的簪花圍
</gallery>
清軍入关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推行剃发易衣冠令,要求漢人男子在十天之内全部剃髮,更有制度称“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者杀无赦。”与此配合的是强行更改汉人衣裳式样。将满族的服饰文化强加在汉族厚积了几千年的传统服饰之上,以满族服饰文化来改变汉族服饰文化,而这种强制使汉人习异族风俗的行为,使得汉文化服饰在后来的发展中大量融合了满族服饰的元素和风格<ref>[http://www.xzbu.com/7/view-5409398.htm 浅谈汉族传统意义下的民族服饰]</ref>。
以下是一些常被提及的漢族藝術品或漢文化概念:
* 漢文化概念:
{{Details| 雅樂|武俠文化|儒家思想|琴棋書畫|成語|道教|禅宗|茶藝|花藝}}
* 藝術品:
{{Details| 水墨畫|書法|刺繡|中國結|陶器|瓷器|漆器|玉器|青銅器|喪葬文物}} ,如:房屋模型、人形與動物塑像、漆磚墓碑等。<ref>[http://db1x.sinica.edu.tw/caat/caat_rptcaatc.php?_op=?SUBJECT_ID:300018385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漢(中國)]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1110183103/http://db1x.sinica.edu.tw/caat/caat_rptcaatc.php?_op=%3FSUBJECT_ID%3A300018385 |date=2011-11-10 }}於2011年4月1日查閱</ref>
==== 日常生活文化 ====
===== 饮食 =====
{{main|中国饮食文化|八大菜系}}
汉族人通常以[[稻]]、[[麦]]为主食,搭配[[蔬菜]]、肉食和[[豆制品]]等多种菜点,通过蒸、炒、煎、炸、煮等等不同烹饪方法制作主食和菜点。汉民族善于[[烹饪]],经过几千年的烹饪历史发展,菜式基本分为八大菜系,即川、鲁、苏、粤、徽、湘、浙、闽等[[八大菜系]],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
;送禮
{{main|送禮}}
漢族的[[社會關係]]是一種典型的互惠型社會關係。通常社會關係的不同是通過類似家庭稱呼來表達的。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聯繫[[感情]]。華人的社會關係通常是通過互相送禮來進行。自古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的說法,表示禮物的價值在於送禮者的善意和心意,而非禮物本身的價值,尤其是定情信物。華人送禮的習俗是報恩的具體表現,恰當的禮尚往來,牽繫華人人際關係的維護<ref>陳國明《中華傳播理論與原則》,五南圖書出版,第412頁</ref>。
;喪葬
{{main|葬禮}}
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稱,與紅事(喜事)相對。随死者的信仰和经济情况,整个过程中经常混杂有关的[[佛教]]、[[道教]]或[[风水]]仪式。
=====民俗传统节日 =====
{{main|漢族民俗節日列表}}
(以下均按照漢族農曆日期算起)
[[寒食節]](冬至日後壹百零五日,清明前壹二日)
[[清明節]](於清明日)
;*四月
初八:浴佛節(釋迦牟尼誕辰)
;*十一月
冬至節(於冬至日)
;*臘月
初七:驅儺日
===== 建築 =====
{{main|中國傳統建築}}[[File:Square north2DayanTower.jpg|thumb|300px|俯瞰四合院]]
漢族因家/氏族群居生活發展出[[四合院]]、[[三合院]]等傳統民居、因地理氣候人文環境等需要發展出[[窯洞]]、[[福建土樓|土樓]]等不同形式。
==== 民族圖騰 ====
[[File:Nine-Dragons1.jpg|thumb|200px|九龙图]][[File:Chinese silk, 4th Century BC.JPG|left|thumb|150px|于湖北出土的文物(公元前四世纪)上绘有龙、凤和虎]]{{main|龍|凤凰}}
古代[[漢族]]王朝的帝王多自稱“真龍天子”,具有權威以及民族的象徵。龍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皇宮使用器物以及皇帝服飾也多以龍為裝飾。與皇帝有關的事物也背影上了龍的標記,如「龍床」、「龍顏」、「龍袍」等,漢族先民將龍作為祖神敬奉,普遍尊尚「龍」,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甚至被稱為“[[祖龍]]”。曾被滿族建立的[[清朝]],以及被越共滅亡的[[越南共和國]]用為國旗及國徽,當今[[不丹]][[不丹國旗|國旗]]中也有龍的存在。
==== 宗教習俗 ====
===== 巫教 =====
{{main|中國巫覡宗教}}
商代巫教盛行,巫者在商代有極高的政治地位,君王官吏皆出自巫,是一個巫政合一的時代。具體的巫術活動包括甲骨占卜、祭祀等。<ref name="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趙容俊">"趙容俊《殷商甲骨卜辭所見之巫術》 </ref>
==== 婚姻習俗 ====
===== 一夫一妻多妾 =====
{{main|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姊妹婚}}
在中國傳統社會的婚姻制度中,「一夫一妻制」是一個基本原則,在很多朝代的法律中都給以明確的規定。中國古代妻與妾有嚴格區別,妻一般稱正室、元配,妾通常出身低微,地位較低下。妻姊妹婚是指男子同時以兩個或多個姊妹為配偶,或者在妻子去世後續娶其姊妹的行為或習俗。此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社會中經常出現,為漢族固有習俗,古稱[[媵]][[娣]]制。
===== 聯姻 =====
{{main|同姓不婚}}
同姓不婚是同姓的男女不得互相通婚的婚姻制度。漢族誕生以前,華夏部落民時代便有所謂:「同姓不婚,懼不殖也」之說。
姑換嫂就是窮人家無力婚娶,將自家女兒許配別人家為妻,換娶回那家女兒為媳,也有稱作「調換親」。由於漢族重視宗法與家族關係的延伸與補充,對於感情良好的兄妹或姊弟,或是藉由表兄妹聯姻成親血脈相連,自己人總是比較好講話,被認為親上加親的美事。
{{main|童養媳}}
為中國各民族的婚姻習俗之ㄧ,漢族亦然,童養媳的婚俗約於宋朝出現。是把未成年的女孩送養或賣到另一家庭,由該家庭撫養,長大後與對方的兒子正式完婚,結為夫妻的一種婚姻習俗。
===== 義結金蘭 =====
{{main|結誼}}
是兩個或以上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結為一種擬親屬的關係,稱為誼親,又稱契親、乾親,俗稱乾字輩,彼此以親情維繫,可以是長輩和幼輩,也可以是同輩。通常友上加親,亦友亦親,關係比一般的遠親和一般的朋友更密切。同輩的結誼又稱結拜、結義、換帖。
==== 科技 ====
* [[發明]]
{{main| 中國四大發明}}{{Details|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 [[数学]]
{{Details|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祖冲之|刘徽|算盘}}
* [[天文学]]
{{Details| 天象}}{{Details| 圭表|浑仪|简仪|高表|仰仪}}
* [[历法]]
{{Details| 农历|二十八宿}}
* [[百科]]
{{Details| 山海经|夢溪筆談|天工開物|永樂大典|四庫全書}}{{Details| 沈括|宋应星}}
* [[農學]]
{{Details| 齐民要术|贾思勰|授時通考|王禎農書|農政全書}}
* [[地理]]
{{Details| 水经注|郦道元}}
* [[哲學]]
{{Details| 八卦|道|陰陽學說|五行学说|朝代輪替}}
* [[风水]]或[[堪舆]]
{{Details| 形法|理气|风水|堪舆}}
==== 醫學 ====
{{main|中醫}}{{Details|漢方|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導引|房中}}
以古代中國漢民族的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中醫學以[[陰陽五行]]作為理論基礎,將人體看成是氣、形、神的統一體,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漢方]]、[[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導引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
==== 體育 ====
以下是一些漢族代表性體育文化項目。
{{main|中國武術}}
基於漢醫學理論為基礎,以氣功、導引、套路等術方行內練一口氣,以[[按摩]]、[[推拿]]、[[漢方]],[[藥浴]]及其他秘方行外練筋骨皮,達成內治外練成強身手搏之能。人們都認為武術起源於戰鬥的需要,可是《中國武術——歷史與文化》一書提出武術雖然部分來自軍事需要,但是大部分還是來自民間的私鬥。軍事用途的武術和民間武術的要求不同。
{{main|角抵}}
'''角抵'''是一种中国古代的角力[[游戏]],又称[[相扑]]。它们主要是通过力量型的较量,用非常简单的人体相搏的方式来决出胜负。[[宋太祖]]曾制定军中以相扑决高下升迁的法则,并以相扑高手担任御前“内等子”{{ref|c}},每逢朝廷大朝会圣节或御宴,照例用左右军相扑助兴。相扑在宋代军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将[[韩世忠]]、[[岳飞]]在军中推行相扑练武,提拔相扑比赛得胜者。
{{main|拔河}}
根據中國[[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春秋时期]]的[[楚国]]一带,军中已經出現拔河運動,用来训练士兵称為“牵钩”。书-{云}-:“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ref>[[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 中华书局 2005 ISBN 710104722-Z</ref>。
{{main|蹴鞠}}
[[File:chujutu.jpg|thumb|200px|[[明代]][[杜堇]]所繪《仕女圖-蹴鞠》]]
'''蹴鞠'''({{標音|拼音=cù jū|中古=chiuk giuk}}<ref>《[[廣韻]]》屋韻:“鞠,蹋鞠,以革爲之,今通謂之毬子,(渠竹切,)又菊、麴二音。”</ref>)是[[中國]]古代的[[足球]]運動,也见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亚洲]]国家。蹴就是“踢”,鞠是“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被認爲是現在足球的雛形,[[国际足球联合会|国际足球联合会(FIFA)]]在2004年初公開確認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滿族建立清朝後,全面禁止了上層社會蹴鞠,加上當時漢族女子的[[纏足]]方式由側纏改為折骨纏,不能參與體育活動,蹴鞠就此沒落。
=== 中國與漢族王朝列表 ===
{{main|中國朝代}}
漢族在中國建立多數王朝,長久主導中國政治,期间也有被异族征服统治的历史,[[西晋]]亡于[[匈奴人]]建立的[[汉赵]](前赵),[[北宋]]亡于[[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南宋]]亡于[[蒙古族|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南明]]亡于[[满族|满洲人]]建立的[[清朝]]。
=== 現代國家:漢族與中華民族關係 ===
{{main|中華民族}}
清末留日[[滿族|滿]][[蒙古族|蒙]]人士及清朝官員在「國民」觀念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群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影響了[[中華民國]]建立後的族群思想與族群政治。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王朝轉化為近代國民國家的共識,「[[五族共和]]」族群論述被晚清政府接納並且成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將自身定位為合「五族」、「五地」為一體的「中央」政府。[[辛亥革命]]後,主張種族革命的革命派放棄種族復仇主義的主張,接受新成立的中華民族民族國家的立國理論基礎——「中華民族」觀念和「五族共和」政策<ref name = "wu">吳啟訥,[https://presciencetw.blogspot.com/2016/02/blog-post_90.html 少數族群在民國肇建前後的抉擇 --認識多族群統一國家的民族與族群現象]</ref>。
# [[黃校連]] 著 《東南亞華族社會發展論》 ISBN 978-7-80515-749-8
=== 外部連結 ==={{Wiktionary}}{{Portal box|中国|人類学}}
* {{zh-cn}}{{cite web|publisher =華夏文化傳播網|title =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汉族的起源和分布数据|url =http://www.huaxiaculture.com/html/xungenwenzu/jiazutanyuan/201005/12-6861.html|author =|date =|accessdate =|deadurl =yes|archiveur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1115001644/http://www.huaxiaculture.com/html/xungenwenzu/jiazutanyuan/201005/12-6861.html|archivedate =2010-11-15}}
== 參見 ==
*[[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国音樂]]
*[[漢水]]、[[漢朝]]、[[漢人]]、[[胡人]]、[[南人]]
*[[唐人]]、[[華人]]、[[中國人]]
*[[中國大陸人]]、[[香港人]]、[[澳門人]]、[[台灣人]]
*[[華夏族]]、[[東夷]]、[[南蠻]]、[[西戎]]、[[北狄]]、[[百越]]、[[百濮]]
*[[中華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華人地區]]
*[[大民族主義]]、[[大西藏地區]]、[[大中華地區]]、[[大尼泊爾地區]]
*[[蘇聯人民]]、[[大英國協]]、[[大德意志]]、[[大義大利]]、[[阿拉伯世界]]
*[[民族主義]]、[[大熔爐]]
*[[曾向中原王朝朝貢的政權列表]]、[[中國古代和親制度]]
{{華人主題}}
{{中华民族}}
{{Authority control}}[[Category: 汉族| ]][[Category:亚洲民族|汉]][[Category:中華民族|汉390 人類學總論]]
8,6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