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汉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纪

 

 

 

汉纪》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体例为编年体,三十卷,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荀悦。荀悦(公元148年~公元209年),字仲豫,汉献帝时做过侍讲,后来任秘书监、侍中。著作有《申鉴》等。汉献帝觉得班固的《汉书》难懂,于是让荀悦根据《左传》编年纪事的体例重抄《汉纪》供他参阅。

《汉纪》共约十八万字,不足《汉书》的四分之一。时间起于二世元年(前209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虽然《汉纪》的内容几乎全部来自于《汉书》,个人创作较少,但它促进了古代史书编年体的成熟与完善。另外荀悦虽然是“抄书”,但被梁启超称为“ 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

简介

《汉纪》,共30卷,约18万余言,为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断代体史书。作者为东汉的荀悦,汉献帝时常苦班固的《汉书》文繁难省,于建安三年(198年)命荀悦依编年体左传体例,删略《汉书》改编撰写。经过三年悉心抄撰,于建安五年(200年)成书。时人称美此书“辞约事详,论辨多美”,“省约易习,有便于用”(《后汉书·荀悦传》),后人袁宏称“才智经纶,足为佳史”(《后汉纪》序)。近人梁启超谓“善钞书者可以成创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本书成后,推动了往后编年体史著述的发展。张璠、袁宏等人都相继撰写出了编年体断代史。唐代史论家刘知几把《汉纪》编年体裁摆到与《汉书》纪传体裁同等地位,并说“班荀二体,角力争先。欲废其一,固以难矣”(《史通》二体)。

优点

《汉纪》的所用的史料,绝大多数来自《汉书》,但也稍有增补删改,自有剪裁,非一味抄袭,可补正《汉书》之误处。史事记载方面,如谏大夫王仁、侍中王闳的谏疏,为《汉书》所没有的;内容订正补充方面,《汉书·高帝纪》十年“夏五月,太上皇后崩。秋七月癸亥,太上皇崩,葬万年”,《汉纪》则作“夏五月,太上皇崩。秋七月癸亥,太上皇葬万年”,两者比较查考,显然《汉书》有误;关于壶关三老茂,《汉书》无姓,《汉纪》则云姓令狐;朱云请尚方剑,《汉书》作“斩马剑”,《汉纪》乃作“断马剑”,据唐代张谓诗“愿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证明《汉书》有误字。

《汉纪》虽然史料价值不高,但《汉书》精华大体被吸收,且以年系事条理清晰,头尾连贯,重点突出,不失为一部前汉简明大事记,可作研究前汉史的入门书来读。此外,荀悦立意“劝善惩恶”,除有意通过后汉中兴前一代的历史的评述,探究其成败得失之机,供汉献帝及其后继者们能“有监乎此”,获得“拨乱反正”,振兴汉室的启示外,并在《汉纪》中撰写大量论赞,约占全书二十分之一篇幅,其中不乏佳作。

现行版本

今日《汉纪》所能见到最早的版本,是明代黄姬水所刊的南宋王铚辑本。点校本方面,有北京中华书局将之与《后汉纪》合辑标点的《两汉纪》。

四库提要记载

《汉纪》·三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汉荀悦撰,悦,字仲豫,颍阴人,献帝时官秘书监侍中,《后汉书》附见其祖《荀淑传》。称献帝好典籍。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为《汉纪》三十篇。词约事详,论辨多美。张璠《汉记》亦称其因事以明臧否,致有典要,大行于世。唐刘知几《史通·六家篇》,以悦书为《左传家》之首。其《二体篇》又称其历代宝之,有逾本传。班、荀二体,角力争先,其推之甚至。故唐人试士,以悦《纪》与《史》、《汉》为一科。《文献通考》载宋李焘《跋》曰:悦为此《纪》,固不出班《书》,亦时有所删润,而谏大夫王仁、侍中王闳《谏疏》,班《书》皆无之。又称司马光编《资治通鉴》,书太上皇事及五凤郊泰畤之月,要皆舍班而从荀。盖以悦修纪时,固《书》犹未舛讹。又称其“君兰”、“简”,“端”、“瑞”,“兴”、“誉”,“宽”、“竟”诸字与《汉书》互异者,先儒皆两存之。王铚作《两汉纪后序》,亦称荀、袁二《纪》,于朝廷纪纲、礼乐刑政、治乱成败、忠邪是非之际,指陈论著,每致意焉。反复辨达,明白条畅,启告当代,而垂训无穷。是宋人亦甚重其书也。其中若壶关三老茂,《汉书》无姓,悦书云姓令狐。朱云请上方剑,《汉书》作斩马,悦书乃作断马。证以唐张渭诗“愿得上方断马剑,斩取朱门公子头”句,知《汉书》字误。资考证者亦不一。近时顾炎武《日知录》乃惟取其宣帝赐陈遂玺书一条,及元康三年封海昏侯诏一条,能改正《汉书》三四字。其馀则病其叙事索然无意味,间或首尾不备。其小有不同,皆以班《书》为长,未免抑扬过当。又曰:“纪王莽事自始建国元年以后,则云其二年、其三年,以至其十五年,以别于正统而尽没其天凤、地皇之号云云。其语不置可否。然不曰“尽削”而曰“尽没”,似反病其疏略者。不知班《书》莽自为传,自可载其伪号。荀书以汉系编年,岂可以莽纪元哉?是亦非确论,不足为悦病也。是书考李焘所《跋》,自天圣中已无善本。明黄姬水所刊亦间有舛讹。康熙中襄平蒋国祥、蒋国祚与袁宏《后汉纪》合刻,后附《两汉纪字句异同考》一卷。今用以参校,较旧本稍完善焉。[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