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南短肠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南短肠蕨,(Allantodia metteniana (Miq.) Ching,蹄盖蕨科短肠蕨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i叶片长25-40厘米,羽裂长渐尖的顶部以下一回羽状;侧生羽片6-10对,镰状披针形,顶部长渐尖,两侧羽状浅裂至深裂;侧生羽片的裂片约达15枚,边缘有浅钝锯齿.孢子囊群线形,略弯曲,单生于小脉上侧中部,在基部上侧一脉常为双生。

山谷林下常见。

形态特征

常绿中型林下植物。根状茎长而横走,直径3毫米,黑褐色,先端密被鳞片;鳞片狭披针形,长约3毫米,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厚膜质,边缘有小齿;叶远生。[1]

叶子形态

能育叶长达70厘米;叶柄长30-40厘米,直径2-3毫米,基部褐色,疏被狭披针形的褐色鳞片,向上有浅纵沟;叶片三角形或三角状阔披针形,长25-40厘米,基部宽20-25厘米,羽裂长渐尖的顶部以下一回羽状-羽片羽状浅裂至深裂;侧生羽片约10对,互生或近对生,近平展,镰状披针形或矩圆披针形,长达18厘米,宽达4厘米,顶部长渐尖,两侧羽状浅裂至深裂,基部截形或阔楔形,基部的柄长达1.5厘米,向上的柄渐短至无柄或贴生;侧生羽片的裂片约达15对,稍斜展,密接,半圆形或镰状披针形,圆头或短渐尖头,边缘有浅钝锯齿;叶脉羽状,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小脉单一或基部的偶有二叉,斜向上,在侧生羽片的裂片上约达5-7对。叶纸质,干后绿色或灰绿色,两面光滑;叶轴禾秆色,光滑,上面有浅纵沟。

孢子形态

孢子囊群线形,略弯曲,在侧生羽片的裂片上有2-5(-7)对,偶为1条,大多单生于小脉上侧中部,在基部上侧1脉常为双生;囊群盖浅褐色,薄膜质,全缘,宿存。孢子近肾形,周壁透明,具少数褶皱,表面具不明显的颗粒状纹饰。 染色体

染色体

数目n= 82。

小叶短肠蕨(变种)

又称麦氏短肠蕨小羽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叶较小,叶片长15-20厘米,宽7-10厘米,羽片通常长4-7厘米,宽约1-1.5厘米,边缘呈锯齿状或浅波状,每组小脉有2-3素材,通常有孢子囊群1条,偶有2-3条,大多单生,偶有双生。

分布于福建(武夷山、建阳、德化)、浙江(杭州、鄞县、普陀、遂川、文成、庆元、苍南)、江西(井冈山、龙南)、广东(乐昌、清远滑水山、从化三角山、增城南昆山、惠阳莲花山)。生林下溪边阴湿处岩石上,海拔400-500米。也分布于日本(本州的纪伊半岛、四国、九州、琉球)及越南北部。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下,海拔600-1400米。也分布于日本(本州中部以南、伊豆诸岛、四国、九州、琉球)、越南北部及泰国东北部。

分布范围

分布于安徽(潜山、宁国、祁门)、浙江(鄞县、开化、遂昌、龙泉、文成、庆元、平阳)、江西(庐山、德兴大茅山、安福、井冈山、赣县、寻乌、金南)、福建(武夷山、德化、龙岩、上杭、南靖)、台湾(台北、新竹、宜兰、南投、嘉义、高雄)、湖南(武冈、宜章莽山)、广东(乐昌、曲江、翁源、博罗罗浮山、高要、肇庆鼎湖山、信宜)、海南(五指山、尖峰岭)、香港(马鞍山)、广西(金秀大瑶山、平南、武鸣大明山、龙州大青山)、四川(峨眉山、马边、古蔺)、重庆(南桐矿、南川金佛山)、贵州(赤水、雷公山、贵定云雾山、都匀、荔波)、云南(广南、屏边大围山、绥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