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江戶城 |
---|
|
江戶城(えどじょう)是位於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千代田(古武藏國豐島郡江戶)的城堡,別名為江城(こうじょう)、千代田城(ちよだじょう),為日本規模最大的城郭,周長含外郭約4日里(15.6公里)。江戶時代的統治者德川將軍家在此居住歷經十五代,统治二百六十五年,至1868年遷出為止。其城址即現今的皇居,但使用區域與江戶時代有所不同。[1]
概略
十二世纪初,江戶是平安時代才出現的地名,為武藏國江戶鄉,最早出現在鐮倉時期的書籍《吾妻鏡》,江戶意思是江川(荒川)的出海口或入湖入川口。秩父地區秩父氏(武藏國守代理職河越氏分家,畠山氏的分家)的分家,秩父重綱之子四朗,在江戶櫻田築居館(現在皇居的本丸、二之丸範圍),並以地方為「名字」,改名為江戶重繼。以地為名因此得名「江户城」。长禄元年(1457年),扇谷上杉氏的家臣太田道灌开始修筑江户城。爾后,随着扇谷上杉氏的衰落,于16世紀初成為了後北條氏的一座支城。城南的品川湊自古為武藏國府的外港港區,淺草的江戶湊亦為室町時代武藏國知名的港區(海上稱港,陸上設施稱湊)。與神奈川湊(橫濱)為東京灣三大繁榮港市,太田道灌時期即形成城下町,有一定的發展。
天正十八年(1590年),關白豐臣秀吉藉故討伐後北條氏,于小田原之战攻陷小田原城,沒收後北條氏領地統一天下,德川家康入封关东,以江户为居城,江户城开始繁荣起来。庆长6年(1601年)闰11月2日江戶大火全城焚毁。庆长八年(1603年),家康在江户开设了延續二百多年的江户幕府,著手增築江戶城,最大規模為擁有五重六層天守。歷經3次修築,最終天守於1657年明曆大火中燒燬,三代天守扣除中間修築時間,天守總共存在僅五十年不到,改由富士見櫓替代,石垣高7間(實際11公尺),長18間寬16間(28m×25m),含石垣建築總高度22間半(35公尺),矮於大阪天守與駿府天守,因位於大奧後方遂放棄建築,但是經過多次大火。現今有很多部份仍然未能確定。从此,作为幕府將軍的居城,成為全國幕政中心,加上參勤交代的建立,以整個日本的力量發展江戶,大量不事生產的武士家族於此繁衍,服務武士階層的商人、工匠、使役作為町人亦大量湧入,在江戶幕府中後期終於趕上京都、大阪成為经济中心,江户城得到很大的发展,最终形成了现在的东京。江戶亦為全球歷史上知名的火災城市,江戶幕府267年間,包括1601年全城焚毁的大火共49次,大小火災1,798次。
明治元年(1868年),江戶城由維新政府接管。3年後,天皇入住,江戶城成為天皇居所。1948年更名為皇居。部份城內建築,如冰川神社以及喜多院被移往其他地方。目前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家的「特别史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