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江海区,江门市辖区。位于市境南部,北濒蓬江,东临西江。总面积111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2010年)。辖江南、滘北、滘头、外海、礼乐5个街道。区政府驻滘头街道。
境内河涌纵横,东、北两面江水环绕。水路距香港95海里,距澳门53海里。盛产桂花鱼、罗氏沼虾。名胜古迹有白水带旅游风景区、茶庵寺、辛亥革命元勋陈少白墓、陈少白纪念馆、龙溪第一泉[1]等。
历史沿革
1985年为江门市城区。1994年4月因江门市扩大市区范围调整市辖两区行政区域,以河为界,分南北设区,城区更名江海区。【1994年8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119号)江门市城区更名为江海区,郊区更名为蓬江区】
江门市区原分为29个保345个甲,人口67000多人。1950年10月把市区划分为6个段,每段建立××段冬防委员会,下以10户到30户建立冬防治安小组,各段受江门镇冬防委员会领导。各冬防组织作为团结好人、管制坏人及传达上级指示的群众性组织形式暂时代替旧的保甲制。
1952年3月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人民政权,设街道办事处,按人口及地方情况划分为水上、河南、北街、堤东、太平、圩顶、仓后、羊桥、沙仔尾9个办事处(北街圩原属石冲乡现划归市区)。办事处属下有6至7个居民委员会,每一居委会辖内有300至600户。居委会属下有17至22个居民小组,每一居民小组管理13至15户。1957年下半年办事处合并,由9个并为5个,堤东并太平为堤东,仓后并圩项为仓后,沙仔尾并羊桥为沙仔,水上并河南为水上,北街不动,共为5个办事处。1958年10月间水上归并仓后为仓后办事处。
1960年人民公社化时于5、6月间将街道4个办事处改为4个分社,即北街为北街分社,堤东为堤东分社,仓后为中区分社,沙仔为沙仔分社,各居委会、居民小组按原来不动。1961年4月将4个分社合并为两个公社,北街、堤东并为东区公社,仓后、沙仔并为西区公社,下设管理区,共有9至11个管理区,各居委会、居民小组仍未变动。1963年3月左右,将2个公社合并为街道人民公社,各管理区取消,恢复1957年时的5个办事处,即北街、堤东、水上、仓后、沙仔尾5个办事处,下属共有43个居委会。
1969年3月8日由市革委会民事组划出成立江门市民事战线改为江门市民事战线革命委员会。战线属下5个办事处,改为“××区革命委员会”居委会改为“××居民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1969年下半年民事战线撤销,街道5个区革命委员会复为江门市街道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5年初街道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撤销,街道5个区革命委员会改由“中共江门市委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1978年3月中旬成立“江门市革命委员会办公室街政科”代替“中共江门市委街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街道5个区的革命委员会。
1979年11月后街道5个区革命委员会改为“××街道办事处”,即北街、堤东、水上、仓后、沙仔尾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革命领导小组恢复称“××居民委员会”。1983年4月革委会办公室街政科改为江门市街道工作办公室,领导属下5个街道办事处[2]。
1996年,江海区面积107.4平方千米,人口13.9万人。辖3个街道、2个镇:江南街道、滘头街道、�滘北街道、�外海镇、礼乐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江海区总人口189024人,其中:江南街道37610人,滘头街道17366人,滘北街道9911人,外海镇59471人,礼乐镇64666人。
2002年,江海区辖江南、滘北、滘头3个街道和外海、礼乐2个镇。2005年,江海区辖滘头、江南、滘北、外海、礼乐5个街道。
2009年末,江海区面积111平方千米,辖滘头、江南、滘北、外海、礼乐5个街道,共有22个社区、34个行政村。区政府驻东海路338号。
视频
江海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原第一汤泉,龙溪火山岩温泉,你来过吗? ,搜狐,2021-02-10
- ↑ 街道办事处属于什么机构,搜狐,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