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淮流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淮流域

中文名: 江淮流域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地理范围: 豫皖苏

夏季温度: 33~35℃

江淮流域指的是长江淮河流域。而此时长江流域主要说的是长江下游地区。不包括长江上中游。而淮河流域主干道主要是指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也就是豫皖苏平原。而淮河支流有山东湖北。 其中湖北的支流在大别山顶流入淮河而非淮河流入湖北的支流。其中湖北的淮河支流竹竿河地势海拔要远高于地势平坦的华北平原豫皖苏但是在淮河主干流域豫皖苏地理河南又为淮河上游,安徽为淮河中游, 江苏为淮河下游。江淮地理范围主要是指:安徽大部、江苏大部、河南东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天气预报说的江淮地区有时是指淮河 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1]


气候特点

伏旱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 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东北地区,长江与淮河中下游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


梅雨介绍

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每年6月初,当大气环流的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跳到北纬20°以北,就开始人梅。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北纬25°时,梅雨期结束,这时长江流域进入伏旱期。


梅雨特点

在梅雨时期,从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维持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雨带中的暴雨分布不均匀,常有数个暴雨中心。梅雨锋的暴雨强度一般比台风暴雨要小得多,但由于梅雨锋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区域一般比台风要大。如1991年和1999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均达2个月,长江下游、太湖、淮河等地区出现了暴雨天气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害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重, 均为历史罕见。太湖、里下河、滁河、秦淮河地区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大气环流条件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使得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则中尺度系统如锋面气旋非常活跃。这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梅雨锋暴雨则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不同,早晚可相差40多天。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时梅雨锋不明显,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如1954年、1991年和1999年,都是由于梅雨期特别长,降水特别多,从而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而1994年出现少梅,使江淮地区显得异常干旱。还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如1980年8月的“倒黄梅”对浙江各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 ,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7月上旬后,江淮流域梅雨自南而北陆续结束,锋面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