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江风》是南宋丘葵的作品之一。丘葵(1244——1333),字吉甫,号钓矶翁,同安县(今属厦门)人。笃修朱子性理之学,而终生隐居,不求人知。长期避居海岛。
“ |
江风淅淅日将暮,庭叶纷纷天已秋。 对酒欲消今夕恨,挑灯又动昔年愁。 月如有意穿窗罅,虫故移声近枕头。 百感关心不能寐,起开尘匣看吴钩。 |
” |
— [南宋]丘葵 |
作诗明志
元朝确立统治后,四处搜寻名士、能人为其政权服务,在风闻邱葵名气颇高之后,元帝特遣御史[1]中丞马祖祥(字伯庸)前来征召邱葵。不料,邱葵竟以“种圃自匿”,避而不见,完全不给元帝和马祖祥面子。后来,马祖祥带着府官达鲁花赤“贲币至家”,前来重礼聘请。在金银财宝面前,日子过得苦哈哈的邱葵照样没有选择“折腰事权贵”,而是果断回绝了延聘要求。最后,马祖祥无计可施,只好“取其书以去”。
马祖祥走后,邱葵决意不仕出,并赋“却聘诗”一首以明其志:“皇帝书征老秀才,秀才懒下读书台。张良本为韩仇出,黄石特因汉祚来。太守枉劳阶下拜,使臣空向日边回。床头一卷春秋笔,斧铖胸中独自裁。”敢拿皇帝开怼,邱葵展示的不仅有气节,还有惊人的胆量。这首诗极大地鼓舞了当时不堪忍受元廷统治的宋室遗民,并在后世被广泛追诵。
邱葵陵墓
邱葵卒于元统元年(1333年),享年90岁。据明代兵部主事卢若腾在《钓矶诗集·序》中所述,邱葵身后,他的家人遵其遗嘱,在小嶝屿薄葬之,“先生一抔土,不立碑碣,入国朝二百余年无知之者”。明代蔡献臣有《访小嶝屿丘吉甫先生旧宅》诗咏之:“一卷突兀水中间,遥想先生冰雪颜。人拟柴桑真伯仲,诗追击壤异间关。生当颓运身终隐,志在遗经手自删。为问百年归骨处,后昆指点泪痕斑。”
后来到了明万历年间,经邱葵后裔争取,“官为勘验,㔉地得志铭,乃加封而表识焉”,找到了邱葵葬身的确切地点。再后来,后裔就地构坟,刻石立碑,书“宋隐士钓矶丘公之墓”。可惜,1958年该陵墓被破坏,迄今未修复。
元顺帝至元年间,同安县尹孔俊建大同书院祀朱熹[2],以吕大奎、邱葵配祀。明洪武元年(1368年),邱葵又与吕大奎一同入祀同安朱子祠。